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赠道夫四首 其三

赠道夫四首 其三

明代 郑善夫

颓风吹岊水,饮子白玉杯。意长酒力微,日暮倚徘徊。

十年绨袍恋,岁杪起离哀。咎愆孰与陈,游衍孰与偕。

故国不可居,鲁生行凿坯。金台何崒嵂,首山亦崔嵬。

茂子竹柏心,馀阴及枯荄。

诗人郑善夫的古诗

西湖同李水部孟玉詹进士泮

明代 郑善夫

春城万水散晴湖,南北高峰相对孤。雨后舟航分气象,年来心迹落虚无。

只妨鱼鸟催人事,不厌菩提混世途。小折梅花携二子,竟无秀句吊林逋。

威凤篇

明代 郑善夫

景风布南服,晨曦射丹台。威凤何契阔,千载一徘徊。

声响世不传,箫韶昔所谐。虞庭既寂寞,岐下亦蒿莱。

孔雀与野鸟,朝代纷疑猜。今时夫何如,天未鸣喈喈。

乃有抟牛䖟,附托凌太阶。此曲不可竟,九土方喧豗。

赠王双林游宦海门

明代 郑善夫

振铎维扬去,堂斋俎豆幽。岂为苍水使,与度海门秋。

三鳣随风至,群龙抱日游。山阳篴可听,展转忆良俦。

沱水三章 其一

明代 郑善夫

仙人骑白豻,远在苍梧山。我欲往从之,沱水深以澜。

沱水深可厉,苍梧郁巑岏。

秋夜偕应天彝黄宗贤宿灵岩天柱峰大雷雨作

明代 郑善夫

日落风回天柱阴,峰前云木正萧森。古堂衾枕秋灯净,永夜雷霆山雨深。

漠北不闻麟凤信,海滨空寄蕨薇心。结庐欲拟南阳卧,抱膝长歌梁甫吟。

赠道夫四首 其三

明代 郑善夫

颓风吹岊水,饮子白玉杯。意长酒力微,日暮倚徘徊。

十年绨袍恋,岁杪起离哀。咎愆孰与陈,游衍孰与偕。

故国不可居,鲁生行凿坯。金台何崒嵂,首山亦崔嵬。

茂子竹柏心,馀阴及枯荄。

大田篇

明代 郑善夫

君王提一旅,礼法用三驱。木落鸿能矫,天寒虎在嵎。

风尘收猛士,骑射局文儒。锐首谁家子,人间大丈夫。

十三夜玩月

明代 郑善夫

粤南秋色复欲暮,城东闭欲岁载阴。清霜上鬓岂春事,明月在天关客心。

水昏鱼龙已浩荡,木落桑梓亦萧森。杜老中年更愁思,猿啼来往巴渝深。

读维新录

明代 郑善夫

日下金鸡出绛銮,皇皇天语万方看。喜闻圣主兴周道,竟使苍生起谢安。

云捧翠旂含五色,草生屈轶指群奸。早时抱志投簪客,独向沧溟把钓竿。

送林以乘谪夷陵二首 其二

明代 郑善夫

水部青云志,忧君双鬓斑。同时谏羽猎,独尔窜荆蛮。

波撼黄牛峡,天连白虎关。栖迟下客食,直以长瑜还。

寄容台旧僚友

明代 郑善夫

上德符元命,南宫列隽才。周王郊祀毕,汉日辟雍开。

法驾新承幸,芝坛定数陪。百年大礼乐,述作意悠哉。

江上赠汝厉侍御之荆湖

明代 郑善夫

浙水重逢地,闽州旧话稠。雷霆喧独夜,风雨动三秋。

骐骥行堪见,鹰鹯击更优。他时有谏草,知上岳阳楼。

谒紫阳精舍

明代 郑善夫

山水奇如此,乾坤气所储。昔贤遗笋蜕,异代俨门庐。

岁晏芝苓长,天高风露馀。蹉跎逐簪笏,尚愧紫阳居。

题南野旧居

明代 郑善夫

南山百亩地,记得种瓜时。风日蜻蜓下,犁锄布谷知。

辋川流水在,谷口主人非。独鹤青天外,空亭自落晖。

早发临安

明代 郑善夫

玄阴早发临安县,远道真寻何处山。一夜雨声惊木叶,几年云气望函关。

赤云近在风尘外,黄鹄高飞霄汉间。闻道襄城迷七圣,中原回首泪潺湲。

岁晏怀近夫

明代 郑善夫

不见殷郎又一年,每凭䰟一到青田。成家文学人皆仰,为邑风流世共传。

嵇吕岂辞千里驾,桃哀真结此生缘。孤山云物负残腊,雁宕烟霞愁远天。

黄山杂诗十首 其六

明代 郑善夫

回溪下钓缗,溪水见我志。绪风扬伏波,波伏风不起。

中有双文鱼,筛筛不受饵。履兹钓鲸鲵,掊击东溟水。

闻吾廷介避乱客死藁

明代 郑善夫

识面胥台夕,论心浒墅时。功名非尔辈,文藻是吾师。

命薄长遗世,才高更忍饥。天如产麟凤,王不梦熊罴。

久着东山屐,频歌濮水词。邴原明进退,杜甫昩生涯。

已是哀黄发,仍兼陷赤眉。修身浑欲到,得祸一何奇。

寂寞榱楹折,荒芜气运衰。人皆牖下死,子有道傍疑。

叔宝时多惜,嵇康我独悲。君门数行泪,不但致吾私。

赠欧阳崇道

明代 郑善夫

使君廊庙器,秪惜颖川名。世事忧无尽,吾邦兆已行。

况逢王者作,要使海波平。倘及莘中隐,深耕自性情。

彭城避地

明代 郑善夫

朔水蓟门谁问津,洪河波问眼中新。孤舟此夜山城雨,短剑长年驿路尘。

郑老有官无饱饭,杜陵多难每依人。飞书近报齐梁破,何地江湖托此身。

郑善夫

郑善夫

(1485—1523)福建闽县人,字继之,号少谷。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事,弃官归。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谏南巡,受廷杖,力请归。嘉靖初,以荐起为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画善诗。有《少谷集》、《经世要谈》。► 53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