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苏辙
送姜司马
宿荥阳宁氏园
喧卑背城市,旷荡临溪水。车流溯绝壁,河润及桃李。
居人有佳思,过客得新喜。中桥一回顾,欲入迷所自。
三不归行
老柏
闻诸子欲再质卞氏宅
仙游潭五首·南寺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露香亭
送文太师致仕还洛三首 其三
西都风物汉唐馀,养作溪山养退居。盈尺好花扶几杖,拂养修竹倚庭除。
白头伴侣谁犹健,率意壶飧久已疏。我欲试求三亩宅,从公它日赋归欤。
思归二首
次韵答张耒
五郡
再次前韵四首
藏菜
次韵子瞻雨中督役夜宿水陆寺诗二首
集贤殿考试罢二首 其一
振鹭纷纷未著行,初从江海觇清光。卷声风雨中庭起,笔势云烟累幅长。
病眼尚能分白黑,众毛空复数骊黄。禁中已许公孙第,得失何私物自忙。
次迟韵对雪
次韵王君 其三
禁籞封金殿,清河贯石门。时平馀古木,兵散有空屯。
形胜山围阔,蕃宣海内尊。川原不论顷,云梦可胜吞。
太白山祈雨诗
田漫漫,耕挹挹。拔陈草,生九谷。人功尽,雨则违。苗不穗,莩不米,哀将饥兮。
次韵程相公以柳湖久涸辄引蔡水溉注感而成咏
和子瞻和陶渊明杂诗十一首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986篇诗文
见儿侄唱酬次韵五首
登嵩山十首 法华岩
石盆种菖蒲甚茂忽开八九华或言此华寿祥也远因生日作颂亦为赋此
次韵发运路昌衡淮见山堂
次韵子瞻记十月十六日所见
河冰
雨病
次韵毛君绝句
次韵子瞻再游径山
送青州签判俞退翁致仕还湖州
次韵范景仁侍郎移竹
次韵李公朝著作见赠二首
次韵子瞻连雨江涨二首
逢章户掾赴澧州
次韵李豸秀才来别子瞻仍谢惠马二首
次韵毛国镇赵景仁唱和三首一赠毛一赠赵一自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七舜泉诗
送刘长清敏
初闻得校书郎示同官三绝
索居三首
陪毛君游黄仙观
题李公麟山庄图·建德馆
画叹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绝句二首
徐孺亭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一李公麟阳关图二绝
次韵子瞻和陶公止酒
江上早起
次韵孔武仲三舍人省上
送陈安期都官出城马上
次韵张刍谏议燕集
次韵子瞻饮道者院池上
次韵子瞻道中见寄
送毛滂斋郎
初到绩溪视事三日出城南谒二祠游石照偶成四
寄梅仙观杨智远道士
元绛参政挽词
游泰山四首 岳下
王诜都尉宝绘堂词
欧阳伯和仲纯挽词二首 其一
送吕由庚推官得替还洛中二首
溯潮二首
鲁元翰中大挽词二首 其一
次韵吴兴李行中秀才见寄并求醉眠亭诗二首 其一 和见寄
初成遗老斋待月轩藏书室三首其二待月轩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 桐轩
次韵子瞻谪居三适其二午窗坐睡
荥阳唐高祖太宗石刻像〈并叙〉
次韵子瞻麻田青峰寺下院翠麓亭
送吴思道道人归吴兴二绝
孔毅父封君挽词二首
劝子瞻修无生法
次韵子瞻广陵会三同舍各以其字为韵 刘莘老
仙游潭五首·马融石室
次韵子瞻竹(鼠卯)
题王生画三蚕蜻蜓二首
饮酒过量肺疾复作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冬日即事
次韵刘泾见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