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寄凤阳府斯文诸君子 其十一 吴孟周

寄凤阳府斯文诸君子 其十一 吴孟周

明代 郑真

延陵季子最风流,琴剑风风上国游。每把篇章夸李杜,时将波磔辨虞欧。

诸生讲下齐襟佩,具庆堂深肃膳羞。闻说黉宫新币聘,西风遥想菊花秋。

诗人郑真的古诗

靳子英巡检寄赠虎皮作诗以谢

明代 郑真

寄来弓箭虎皮斑,想象威风百步间。肯令戎毡夸雪白,未容蜀锦炫朱殷。

寝床不觉惊魂梦,讲席多应发笑颜。感荷情亲无以报,题诗附与片云还。

十一月初九日早出南门

明代 郑真

狐皮为帽裹头颅,造化春融病骨疏。濠上独行霜雪晓,旁人认得老髯苏。

玉山李道会颜则求着福庆观记以黄谷二十六咏见示用韵以寄 其二十 ...

明代 郑真

清水生肥荐玉池,独将玄液饮玻璃。云炉兰麝香飘转,坐对风帘窣地垂。

题方壶溪山胜处

明代 郑真

万迭溪山万丈溪,两舟相逐过林西。幽栖不作金銮梦,莫遣哀猿夜半啼。

次韵答俞明逸先生 其一

明代 郑真

仙翁家住海瀛边,六十容颜似壮年。夜月梦回苍玉佩,秋风吟拥紫茸毡。

牙签插架芸香合,鹤骑当轩树影圆。笑我客居淮水阔,白云千里思凄然。

题广信府李经历仲谋所藏画 其二 梅花寒雀

明代 郑真

谁传春信到人间,涧谷神仙玉雪颜。冻雀预知生处乐,枝栖不似纥干山。

题浮玉山房

明代 郑真

削成尖玉涌玻瓈,疑似昆仑瀚海西。宝气伏藏丹壑暗,佩声缥缈彩云低。

长材自许充瑚琏,高爵终期赐璧圭。夜月秋深瑶帙启,浮光耿耿烛星奎。

题梅花 其六

明代 郑真

孤芳老干雪崖重,六出春涵造化工。千里西湖魂梦杳,紫箫吹断月明中。

和百户韵

明代 郑真

柳营深处绿依依,雉堞云屯壮国基。誓欲斩蛟临沔水,剩夸跃马过檀溪。

婺城盛说东莱学,渭水犹传吕望碑。文武一家今有后,抚摩戎伍煦寒饥。

客边写怀二首 其二

明代 郑真

教官新授得临淮,养拙悬知计已谐。险历冈峦随地势,光看星斗近天街。

门前上客簪裾集,馆下诸生砚席排。深愧不才无补报,西风矫首一长怀。

题采芝卷

明代 郑真

清歌缥缈遂云行,采采芳华涧谷春。雪鬓老如商岭客,绛衣朝儗汉廷臣。

疗饥不待香炊玉,酣醉何辞草当茵。笑我铜池应有颂,愿随步履上星辰。

再用韵三首贻文举训导 其二

明代 郑真

翩翩云锦属多才,洒洒清飙洗俗埃。旧典好抽金椟秘,玄关政待玉匙开。

须知佳士经题品,莫道诸生劝寿来。矫首京华天咫尺,梯空看上凤凰台。

寄古芳禅师

明代 郑真

上方形胜占祥符,矫首灵山似画图。火暖云炉然榾柮,酒香春瓮胜醍醐。

西天教演真乘秘,东鲁书探满架储。见说夜来禅定起,一龛坐对月明孤。

题庾岭图 其一

明代 郑真

夹道凉生涧壑秋,曲江祠下思悠悠。倚栏人在空中语,南去东南可自休。

明代 郑真

故园曾忆种芭蕉,长日熏风一扇摇。爱向淮南分别种,夜深凉雨听潇潇。

读东方翔传 其一

明代 郑真

幸应待诏上金门,宠赐煌煌奉至尊。谐谑随时成讽谏,不知曲学有公孙。

五月初一日太守试阖府县诸生命予为主试初六日揭晓太守有诗次韵

明代 郑真

艺战中场甲榜开,南州多士慰招来。升平正遇君臣会,俊造须期将相材。

词学尽夸綦北海,经题频问吕东莱。明公藻鉴归公论,耿耿中天玉镜台。

题曲江饯别图

明代 郑真

昔在唐家隆帝业,仙李盘根夸奕叶。曲江形胜冠名都,一镜光涵浪波帖。

香花节候春日低,楼船载妓如城围。公子千金买歌笑,酒酣拔剑鱼龙飞。

太平无事息争战,科场妙中穿杨箭。金榜题名雁塔高,同向江头赴秋宴。

是时南苑集旗旌,君臣岂乐接镐京。霓裳羽衣教法曲,千门万户皆新声。

鼓鼙动地渔阳变,旧日繁华都不见。白头愁杀杜陵翁,春日潜行泪如霰。

桑田悠悠知几年,大明赫日当中天。方面专城分阃寄,红莲幕下罗群贤。

吴君惯作都司客,啸歌曾醉长安陌。春深修禊濯冠缨,爱看江心明月白。

青云咫尺步亨衢,鹏抟万里真雄图。群公宴饯集冠盖,酒酣击碎青珊瑚。

笑我淮南两相遇,矫首咸阳问亲故。曲江愿得与同游,怅望西山愁日暮。

用韵寄王汉章三首 其一

明代 郑真

山中报政两年余,卓鲁声华总不如。遗迹向来询汉楚,淳风今得问庐舒。

据鞍自觉丹心壮,照镜应怜绿鬓疏。楚泽天高鸿雁远,短歌空复赋三闾。

岁暮写怀二首 其二

明代 郑真

故国山河战伐雄,新亭风景寂寥中。菁茅宁复供周祀,兰蕙谁能继楚风。

瀛海边防寒络马,辕门警肃夜櫜弓。人间总是经纶手,彝鼎重刊社稷功。

郑真

郑真

浙江鄞县人,字千之。洪武四年举人。官广信教授。治经学长于《春秋》。与兄郑驹、弟郑凤并以文学擅名。尝取诸家格言,著为集传集说集论。有《荥阳外史集》等。► 47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