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怀节篇

怀节篇

明代 朱朴

吾家老祖母,吴姓里中女。洪武乙丑生,既长归吾祖。

行年二十九,吾祖遽作古。上侍老曾姑,下抚吾幼父。

父始年六期,从父方学乳。饥寒更死丧,茕独事嫁娶。

虽有薄田庐,未足输官府。恒产及性命,持护弗失所。

秋蓬断孤根,九鼎悬一缕。哀哀十五年,父稍立门户。

觊觎岂无人,决冽中有主。其间少差失,一坠不可举。

我父尚莫保,我辈安足数。细故天莫知,不得伸伛偻。

但能获微祉,强健力辛苦。卒成化己丑,世寿七十五。

呜呼我生晚,耳及热肠腑。抱此感激恩,徒切一无补。

惟恐后来人,日远谁与语。不见沟洫水,源塞流乃阻。

不见草与木,本敝枝即腐。因为怀节篇,揭之旧茅宇。

诗人朱朴的古诗

和曾尹

明代 朱朴

千里乡心去鸟边,九江春色暮帆前。陶潜解绶才三月,刘宠行囊但一钱。

风散竹堂教鹤舞,雨晴桑坞看蚕眠。南丰旧业依然在,万卷经书二顷田。

送春日仍送东川二首 其一

明代 朱朴

春来不见故人来,及至来时春又回。花事旋随风信了,独留红药待君开。

重阳独酌怀社中诸友

明代 朱朴

登高忽见塞鸿飞,九月川原木叶稀。宋玉有才堪作赋,沈郎多病不胜衣。

黄花细雨年芳在,白发秋风故旧非。笑把茱萸成独酌,一年佳节忍相违。

立夏日海村社集

明代 朱朴

天气清和月过辰,营门细柳集嘉宾。尊前芍药犹含笑,叶底樱桃已荐新。

复有琴书延白日,谩劳词赋惜馀春。主人醉拔龙泉舞,不忝皇朝旧虎臣。

风入松 次宋人题西湖

明代 朱朴

武陵春酒不论钱,红杏竹论边。画桥一带青青柳,兰舟系、玛瑙坡前。

隔树数声鹦鹉,谁家一簇鞦韆。

朱唇玉板鹧鸪天,歌罢鬓云偏。杜鹃啼歇清明雨,楼台锁、几处新烟。

沈醉折花归去,路傍拾得遗钿。

宿集庆寺浩公房

明代 朱朴

野寺摧残后,山僧起废初。草生龙甃涸,花落雁堂虚。

碧殿栖金像,香斋报木鱼。看春重借榻,犹得饭园蔬。

渔笛图

明代 朱朴

晚峰隔树留残照,秋水连天映落霞。长笛数声人不见,一行联雁起平沙。

武原杂题八首 其二 紫云村

明代 朱朴

紫云山下紫云村,山水盘旋草树蕃。桃李春风二三月,人家疑在武陵源。

雪窗画兰四绝 其三

明代 朱朴

一从尼父罢弦琴,寂寞哀音直至今。留得杏花坛上谱,后人传指不传心。

僧半筠

明代 朱朴

山僧寂寞老无伴,把玩脩竹情何长。夜深禅定万籁息,僧邪竹邪俱两忘。

三月五日燕沈紫峡池亭

明代 朱朴

何处寻游花正开,紫微岩下小池台。青山不负新年约,白发重添旧雨来。

三月暮寒催熟食,两峰春兴引深杯。临流却忆兰亭事,便欲劖诗埽石苔。

和西皋送春三首 其二

明代 朱朴

南浦送春去,绿波江可怜。萋萋三百里,愁共草连天。

为西皋画山水

明代 朱朴

天上归来鬓未秋,杜陵幽兴付沧洲。丛篁绝壁空山晚,独抚寒松看水流。

上巳同友辈村郊行乐

明代 朱朴

三月三日出郭行,风和日暄天气晴。衔泥补巢旧家燕,隔水唤春何处莺。

垆头小姬酒正熟,道傍古坟人自耕。劝君行乐贵及早,明日清明花满城。

挽陈墨山二首 其一

明代 朱朴

人言李太白,醉月沈江津。如何汨罗水,能死独醒人。

以画寄云村

明代 朱朴

朝望南山云,暮望南山云。云山朝暮望,一望一思君。

赠云峰长老

明代 朱朴

云峰大禅师,佛日现真相。长耳深眸青,圆顶毫光放。

得非惠远流,无乃汤休行。了心岩壑中,寄迹云水上。

若人问所处,无住无来往。兹夏忽相逢,石门古方丈。

翩翩山云衣,系以孤锡杖。天龙为护持,泉石作供养。

时焚戒定香,遍阅华严藏。从游诸弟子,一一大小朗。

我本尘蒙徒,心目稍清畅。此意良有因,累日得閒讲。

行当谢不敏,作礼合吾掌。普济在众生,功德不可量。

为云居正长老画小幅山水

明代 朱朴

记得危岩倚石楼,西湖烟景坐来收。遥岑寸碧空王殿,断岸飞凫独客舟。

九曲屏山因雨洗,六桥练水带花流。重游预订春来约,未许青山笑白头。

答紫峡山人过访

明代 朱朴

溪上寒梅已露春,溪边艇子系柴门。沈郎病后缘诗瘦,朱老家贫只破村。

梦里几回虚怅望,尊前一笑竟忘言。十年两度真嘉会,更上西楼看白云。

谢王雨舟灵寿杖

明代 朱朴

武当山高几万丈,中有千年灵寿杖。金光玉芝秀所钟,生在青霞石嵓上。

雨舟先生道者流,赠我一枝东海头。琅玕润滑铁坚瘦,昂首屈项苍精虬。

老夫病足如跛鳖,藉此扶持少颠蹶。朝出横拖石壁云,暮归倒拄溪桥月。

乘舟著篙马著鞭,凌高涉下无不便。为寻短句谢远意,绕径啄碎青苔钱。

不愁化龙忽飞去,不愿提携朝玉陛。但愿长挑沽酒钱,日日登堂共君醉。

朱朴

朱朴

浙江海盐人,字元素。体瘦长,而音声琅琅,务农为生。工诗,有《西村诗集》,许杞山序而刻之。► 182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