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顾子重过海上同宿东林用杜韵为别

顾子重过海上同宿东林用杜韵为别

明代 朱朴

海上秋风吹客衣,清觞犹记送君时。两年为别音书杳,千里相逢鬓发稀。

春草路长嗟独往,冥鸿天阔羡高飞。他时会合元无定,莫道分携是暂违。

诗人朱朴的古诗

谈淼石用李白寄远古调韵见寄次答

明代 朱朴

迢迢女牛星,淼淼河汉水。淼西咫尺间,相去若万里。

终焉灵鹊渡,奈尔阳乌催。君心谅未怠,妾肝宁不摧。

安得双玉箫,驾凤登瑶台。

上巳同友辈村郊行乐

明代 朱朴

三月三日出郭行,风和日暄天气晴。衔泥补巢旧家燕,隔水唤春何处莺。

垆头小姬酒正熟,道傍古坟人自耕。劝君行乐贵及早,明日清明花满城。

董两湖扇图

明代 朱朴

南湖春水平,北湖春草绿。中有击楫人,解唱沧浪曲。

残阳在山曲未终,万壑天风振林木。

顾子重过海上同宿东林用杜韵为别

明代 朱朴

海上秋风吹客衣,清觞犹记送君时。两年为别音书杳,千里相逢鬓发稀。

春草路长嗟独往,冥鸿天阔羡高飞。他时会合元无定,莫道分携是暂违。

雪窗画兰四绝 其二

明代 朱朴

苍苔白石蔽芳丛,湛露幽香湿翠蓬。自古佳人老空谷,不须零落怨春风。

答汤廷择见寄

明代 朱朴

清言犹在耳,良会更无期。岁月频消息,江湖有梦思。

病馀秋草变,天远雁书迟。自笑疏慵甚,惟应爱尔诗。

集句拟少陵秋兴八首 其二

明代 朱朴

江涵秋影雁初飞,家在千峰独掩扉。棋局动随幽涧竹,白云应长故山薇。

越裳翡翠无消息,蜀道干戈有是非。多少朱门锁空宅,五陵衣马自轻肥。

霜降日得西皋诗中有速诸公社饮意予亦以此订约

明代 朱朴

九月降霜寒草衰,三秋落木塞鸿来。鬓丝可绾年华住,花事聊苏病眼开。

杜老长贫淹酒债,何郎新兴动官梅。便须拟看东楼雪,莫待缄书再四催。

西湖竹枝词五首 四

明代 朱朴

阿侬家住湖水傍,菰米莼丝野饭香。猫头紫笋尺围大,沙角红菱三寸长。

和西皋送春三首 其二

明代 朱朴

南浦送春去,绿波江可怜。萋萋三百里,愁共草连天。

武原杂题八首 其二 紫云村

明代 朱朴

紫云山下紫云村,山水盘旋草树蕃。桃李春风二三月,人家疑在武陵源。

立夏日海村社集

明代 朱朴

天气清和月过辰,营门细柳集嘉宾。尊前芍药犹含笑,叶底樱桃已荐新。

复有琴书延白日,谩劳词赋惜馀春。主人醉拔龙泉舞,不忝皇朝旧虎臣。

次云村见寄

明代 朱朴

避地入嵓谷,高居生事幽。紫云回绝嶂,苍壁泻寒流。

山水谢灵运,文章秦少游。可能陪杖屦,寻壑复经丘。

集句拟少陵秋兴八首 其八

明代 朱朴

教儿且覆掌中杯,尊酒家贫只旧醅。白发不辞今日醉,黄花深映棘丛开。

青枫江上秋天远,旧国霜前白雁来。关塞极天惟鸟道,临岐终日独徘徊。

题沈石田画

明代 朱朴

独自吟诗数落花,野桥沙竹到君家。杖头一带春山色,不是天平是麓华。

天宁寺天风海月楼

明代 朱朴

水竹西林台殿隈,平地涌出高崔嵬。南山苍翠可揽结,下方城郭相萦回。

天风垂帘白云散,海月到枕寒潮来。倚阑中夜发清啸,声入乱峰嵓谷摧。

次戴双湖子陵高长句

明代 朱朴

子陵高,高于山,深于水,竿山一丝缕,力能回挽两汉之清风。

羊裘蒙茸不为贱,麟阁嵯峨安足崇。君臣义分本鱼水,朋友意气犹云龙。

富春之田可以饱我腹,桐江之水可以洁我衷。客星入座犯天子,物色想像由良工。

古人有至论,仕者乃为通。唐尧世远荣禄驰,剩见此老巢由同。

吾闻七里滩前利名路,纷纷冠盖时相逢。低山顿足不敢蹑崖岸,上有子陵先生一亩烟霞宫。

光华高出日月上,气节直与乾坤终。君不见汉家宫阙芜已尽,寒云蔓草迷秋宫。

子陵钓台至今在,伟哉万古真英雄,呜呼伟哉万古真英雄。

近山为徐履卿题

明代 朱朴

垂萝绝壁好跻扳,只隔烟岚数步间。不用移居深处隐,桃源风景在人寰。

丰厓雨中有怀奉答

明代 朱朴

春雨作风风作雨,城南閒却望春台。人曾有约漫相失,老不待招还自来。

酒兴诗狂难料理,黄莺紫燕莫疑猜。倦飞亭上晴堪赏,分付桃花缓缓开。

四十卖妇谣

明代 朱朴

东家少妇价万钱,西家大妇五六千。痴儿肚肠铁石坚,妇人性命徒苟延。

不关恩爱无因缘,又非两情相弃捐。灶前数日无火烟,腹中饿病何由痊。

官家赈贷解倒悬,予夺已属豪民权。初来写券涕泗涟,放手恸哭声彻天。

肢体割裂心连牵,恨不死别归黄泉。明朝捉落江南船,只有去日无归年。

怀中弱息呱呱然,抛掷竟堕蛟螭涎。风吹落花江水边,蓬漂梗断不复联。

妇人去家何足怜,风俗所系谁之愆。我今歌此卖妇篇,倩谁写入筝琶弦。

官家早晚开玳筵,一弹一唱公堂前。

朱朴

朱朴

浙江海盐人,字元素。体瘦长,而音声琅琅,务农为生。工诗,有《西村诗集》,许杞山序而刻之。► 182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