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林择之黄云之句兼简同游诸兄

和林择之黄云之句兼简同游诸兄

宋代 朱熹

登览日云晏,归车眇重冈。天风振余旟,夕露沾我裳。

数子情未厌,春山杳茫茫。还瞻长江白,迥眺飞云黄。

当念尘中友,心期邈相望。无为跨鸿鹄,决起凌青苍。

诗人朱熹的古诗

夜雨二首 其一

宋代 朱熹

拥衾独宿听寒雨,声在荒庭竹树间。万里故园今夜永,遥知风雪满前山。

斋居感兴二十首 其七

宋代 朱熹

晋阳启唐祚,王明绍巢封。垂统已如此,继体宜昏风。

麀聚渎天伦,牝晨司祸凶。乾纲一以坠,天枢遂崇崇。

淫毒秽宸极,虐焰燔苍穹。向非狄张徒,谁办取日功。

云何欧阳子,秉笔迷至公。唐经乱周纪,凡例孰此容。

侃侃范太史,受说伊川翁。春秋二三策,万古开群蒙。

次韵择之见路傍乱草有感

宋代 朱熹

世间无处不阳春,道路何曾困得人。若向此中生厌斁,不知何处可安身。

刘子澄远寄羊裘且有怀仁辅义之语戏成两绝为谢以发千里一笑 其二

宋代 朱熹

谁把羊裘与醉披,故人心事不相违。狂奴今夜知何处,月冷风凄未肯归。

方广奉怀定叟

宋代 朱熹

偶来石廪峰头寺,忽忆画船斋里人。城市山林虽一致,不知何处是真身。

送李道士归玉笥三首 其二

宋代 朱熹

玉笥山连都水坑,拂云楼殿对峥嵘。君归后夜无馀事,卧听寒泉落涧声。

送德和弟归婺源二首 其二

宋代 朱熹

十年寂寞抱遗经,圣路悠悠不计程。误子南来却空去,但将迂阔话平生。

庐山双剑峰二首 其二

宋代 朱熹

双剑峰高削玉成,芒寒色淬晓霜清。脑脂压眼人高卧,谁斩天骄致太平。

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 其十四 落星寺

宋代 朱熹

浩浩长江水,东逝无停波。及此一回薄,湖平烟浪多。

孤屿屹中川,层台起周阿。晨望爱明灭,夕游惊荡磨。

极目青冥茫,回瞻碧嵯峨。不复车马迹,唯闻榜人歌。

我愿辞世纷,兹焉老渔蓑。会有沧浪子,鸣舷夜相过。

次韵傅丈武夷道中五绝句 其五

宋代 朱熹

诸郎步武各骎骎,季子尤怜产万金。衣钵相传自端的,老生无用与安心。

次韵择之金步喜见大江有作

宋代 朱熹

江头四望远峰稠,江水中间自在流。并岸东行三百里,水源穷处即吾州。

方广版屋

宋代 朱熹

秀木千章倒,层甍万瓦差。悄无人似玉,空咏小戎诗。

云谷杂诗十二首 其二 值风

宋代 朱熹

山下风吹衣,山上风拔木。茅茨何足保,瀛海虑翻覆。

永念执鬯人,无心还自恧。

闻二十八日之报喜而成诗七首 其三

宋代 朱熹

雪拥貂裘一马驰,孤军左袒事难期。奏函夜入明光殿,底事庐儿探得知。

宿黄沙以山如翠浪涌分韵赋诗得如字

宋代 朱熹

日中秣吾马,日暮膏吾车。崎岖涉南岭,浩荡凌八岖。

夜雨岖峰前,朝登碧琳瓀。苍茫永啸罢,翕忽清景徂。

去此二三子,我行将焉如。崔嵬正丘垤,万里思南图。

武夷七咏 其六 大小藏岩

宋代 朱熹

藏室岌相望,尘编何莽卤。欲问伯阳翁,风烟迷处所。

伏蒙秘阁张丈宠顾下邑并以长篇为贶降叹之馀牵勉继韵仰求斤削僭率 ...

宋代 朱熹

向来灭迹东山东,闭门不问乌雌雄。门前有路向尘土,两足未举心先慵。

当时亦有车马客,此意欲说嗟谁同。穷居聊复追仲蔚,笃论何必须刘龚。

平生故人子张子,相思安得长相从。每劳书疏问生死,坐想星宿罗心胸。

几年持节汉水上,木牛流马旌旗红。君王辍馈思颇牧,外庸且讫来朝宗。

因能过我紫霄下,后乘载得珠帘栊。苍颜白发应笑我,曷不饱卧陶窗风。

开樽鹅池水清激,下马醮石烟空濛。须臾路转山更好,摩天巨刃排双峰。

少看银河忽倒挂,直欲跳下清泠中。南临汇泽共指点,缥缈贝阙浮珠宫。

公言平日爱登览,到此一洗群山空。坐间为我出奇句,不用远寄南飞鸿。

上言云泉足奇赏,下叹契阔欢相逢。纷吾失脚堕世网,乃有此会宁天穷。

流光过眼惊昨梦,旧约回首羞尘容。明朝却上烟艇去,灭没万顷追凫翁。

谢张彦辅留别之作

宋代 朱熹

一别屡更岁,思君无已时。知君亦念我,相望两嗟咨。

我病君田间,君行护疆陲。隐显既殊迹,会合安可期。

今年定何年,有此一段奇。我来五峰阳,君归九江湄。

闻君肯来辱,欢喜不自持。迎君紫霄峰,举觞白鹅池。

强健初共欣,艰棘旋相悲。相顾出危涕,薄言首东岐。

留连十日饮,怆恨八哀诗。散怀水石幽,遂忘筋力疲。

雄篇既鼎来,逸韵方穷追。云胡遽告别,牙纛风披披。

揽祛不得留,酌酒前致辞。愿君酬此觞,去上白玉墀。

国论罄忠益,庙谟参设施。一请正纪纲,再请诛羌夷。

及时树勋业,慰我空山饥。

送德和弟归婺源二首 其一

宋代 朱熹

十舍辛勤触热来,琴书曾未拂尘埃。秋风何事催归兴,步出闽山黄叶堆。

伏蒙某官宠示和陶见寄旧作伏读叹仰又感知待期许之意盖非一日率易 ...

宋代 朱熹

吾公抱经济,轩冕非所欣。向来清禁闼,本自山林人。

浩歌归去来,神交邈何因。一朝脱冠去,妙境聊同臻。

谓予虽后来,臭味亦有闻。赓词久见属,重以告语勤。

荒寒想高风,令人思无邻。甘棠矧在此,踯躅晴湖滨。

朱熹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831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