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彦集圭父择之同饮白云精舍以醉酒饱德为韵熹分得饱字醉中走笔奉呈

彦集圭父择之同饮白云精舍以醉酒饱德为韵熹分得饱字醉中走笔奉呈

宋代 朱熹

奔趋名利场,祸福急相绞。夜窗一反侧,肤垢纷两爪。

岂知亲朋集,晚食聊一饱。心期共悠悠,文字各稍稍。

华烛既屡更,诗肠亦频搅。寒更尽渠深,孤讽宁至卯。

诗人朱熹的古诗

登福山远眺

宋代 朱熹

迢迢百里外,望望皆闽山。皎日中天揭,浮云也有闲。

赠内弟程允夫三首 其二

宋代 朱熹

故家归来云树长,向来辛苦梦家乡。行藏正尔未坚快,又见春风登俊良。

感事书怀十六韵

宋代 朱熹

胡虏何年盛,神州遂陆沉。翠华栖浙右,紫塞仅淮阴。

志士华虞切,朝家预备深。一朝颁细札,三捷便闻音。

授钺无遗算,沈机识圣心。东西兵合势,南北怨重寻。

小却奇还胜,穷凶祸所临。旃裘方舞雪,血刃已披襟。

残类随煨烬,遗黎脱斧砧。戴商仍夙昔,思汉剧讴吟。

共惜山河固,同嗟岁月侵。泉蓍久憔翠,陵柏幸萧椮。

正尔资群策,何妨试盍簪。折冲须旧衮,出牧仗南金。

众志非难徇,天休讵可谌。故人司献纳,早晚奉良箴。

马上赠林择之

宋代 朱熹

与君归思渺悠哉,马上看山首共回。认取山中奇绝处,他年无事要重来。

奉酬子厚咏雪之作

宋代 朱熹

遥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仰视天正黑,寒气惨悲凉。

飞霰忽下零,雪花亦飘扬。飘扬未云已,须臾满空翔。

前山失旧姿,川谷流素光。念昔少小时,无事志四方。

五年江海上,不见雪与霜。飘飖今日情,浩荡谁能量。

凌晨饮一杯,竟日守空堂。伫立玩奇变,永言获新章。

踌躇欲何报,玉树生琼冈。

次二友石井之作三首 其一

宋代 朱熹

一窦阴风万斛泉,新秋曾此弄清涟。人言湛碧深无底,只恐潜通小有天。

入瑞岩道间得四绝句呈彦集充父二兄 其二

宋代 朱熹

翩翩一马两肩舆,路转秋原十里馀。共说前山深更好,不辞迢递款禅居。

同安官舍夜作二首 其二

宋代 朱熹

窗户纳凉气,吏休散朱墨。无事一翛然,形神罢拘役。

暂愒岂非闲,无论心与迹。

送汪大猷归里

宋代 朱熹

濯濯才华耀禁林,翩然忽起故园心。九天得请恩方重,一舸东归春未深。

照眼湖山非昨梦,及时诗酒合同襟。不应便作真狂客,讲殿行思听履音。

秋日告病斋居奉怀黄子厚刘平父及山间诸兄友

宋代 朱熹

出山今几时,忽忽岁再秋。江湖岂不永,我兴终悠悠。

况复逢旱魃,农亩无馀收。赤子亦何辜,黄屋劳深忧。

而我忝朝寄,政荒积

月夜述怀

宋代 朱熹

皓月出林表,照此秋床单。幽人起晤叹,桂香发窗间。

高梧滴露鸣,散发天风寒。抗志绝尘氛,何不栖空山。

次韵择之怀张敬夫

宋代 朱熹

往时联骑向衡山,同赋新诗各据鞍。此夜相思一杯酒,回头犹记雪漫漫。

题囊山寺

宋代 朱熹

晓发渔溪驿,夜宿囊山寺。云海近苍茫,层岚拥深翠。

行役倦脩途,投归聊一憩。不学塔中仙,名涂定何事。

寿母生朝 其三

宋代 朱熹

阴澹园林岁欲霜,怪来和气满中堂。要知积善工夫巧,变得人间作寿乡。

训蒙绝句 静二首 其一

宋代 朱熹

心惟动与静相乘,当静之时乃动源。所以功夫先要静,动而无静体难全。

读道书作六首 其四

宋代 朱熹

四山起秋云,白日照长道。西风何萧索,极目但烟草。

不学飞仙术,日日成丑老。空瞻王子乔,吹笙碧天杪。

次韵傅丈武夷道中五绝句 其三

宋代 朱熹

勋业今从镜里休,箧中空有敝貂裘。死灰那复飞扬意,惠许深惭不易酬。

山北纪行十二章章八句 其八

宋代 朱熹

山水诚乃奇,云谁究终始。昙远亦何人,神君岂其鬼。

东西妄采获,诬谄共恢诡。百世踵谬讹,彝伦日颓圮。

闻二十八日之报喜而成诗七首 其五

宋代 朱熹

汉节荧煌直北驰,皇家卜世万年期。东京盛德符高祖,说与中原父老知。

行视武夷精舍作

宋代 朱熹

神山九折溪,沿溯此中半。水深波浪阔,浮绿春涣涣。

上有苍石屏,百仞耸雄观。崭岩露垠堮,突兀倚霄汉。

浅麓下萦回,深林久丛灌。胡然閟千载,逮此开一旦。

我乘新村船,辍棹青草岸。榛莽喜诛锄,面势穷考按。

居然一环堵,妙处岂轮奂。左右矗奇峰,踌躇极佳玩。

是时芳节阑,红绿纷有烂。好鸟时一鸣,王孙远相唤。

暂游意已惬,独往身犹绊。珍重舍瑟人,重来足幽伴。

朱熹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831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