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南洲词四首 其四

南洲词四首 其四

明代 祝允明

春烟杨柳暗,秋露芙蕖鲜。慎莫生宿莽,沙鸥不得眠。

诗人祝允明的古诗

陇头树

明代 祝允明

陇头多嘉树,君持作梁柱。清晨覆宾相,白日抱歌舞。

哀哉北邙麓,日日听人哭。

病閒

明代 祝允明

病閒身懒趣偏长,书策纵横掷满床。医业探寻胜士业,闺房清寂似禅房。

青春总误今何及,白昼长閒梦始忙。此境可留终岁月,岂须重觅引年方。

卧病怀勉之二首 其一

明代 祝允明

郊原行中春风颠,闭门缩脚七日眠。惟怀落落五岳客,仰头抱膝作何物。

尧舜殂落文王没,仲尼寂寞书在壁。山川结阴草木僵,驰今骋古皆未得。

携君璠玙之乐来,黄金香炉紫玉杯。烧沉爇蕙降古杰,共听君手奔风雷,颓然一醉万事开。

寄李刑部子庸

明代 祝允明

夫子道中庸,谁言世不容。山河开正气,江海辱高踪。

竹素期千载,梅花又一冬。永怀金玉韵,无计久相从。

松寿 其一

明代 祝允明

陶径曾蒙元亮抚,君家今辱武功题。护持长使松无恙,桑梓清阴百岁齐。

宿摄山栖霞寺三首 其一

明代 祝允明

寒林日暮息车徒,却得南朝最胜区。廿载不登禅子榻,一宵权作佛家奴。

齐梁寂寞名犹是,儒释纷纭念已无。最是宦心能败道,羞将束带问衣珠。

次韵表弟蒋烨及门生翁敏见赠喜予归田之作(

明代 祝允明

高眠不怕唤当关,一月华胥游未还。
意在可兼无可处,身居材与不材间。
琼敷玉藻六七子,金雀雅头十二鬟。
愧有金陵无李白,栖霞即是虎丘山。

简杨三

明代 祝允明

不将黄土点心胸,六十年来气似龙。竹坞霜寒青凤峙,芝田春暖白云封。

各看明月同千里,共对梅花又一冬。吴水吴山休负约,酒壶诗卷日相从。

述行言情诗 其四十七

明代 祝允明

学优在用行,时舍乃含章。士业岂空言,斯世存维纲。

脩政用熙载,树礼为周防。生养蕃卵胎,芟夷谢萧■。

文思翊无为,乐声荐登康。本未有宏模,千目森铺张。

褐襟衷短简,可布亦可藏。

失白鹇

明代 祝允明

何处青冥会一冲,短翎应近井庐中。来时想见银塘静,去后休嗟蕙帐空。

自笑无鱼难久馆,谁言有鹄不如笼。归心一夜秋来月,吴水吴山几万重。

宝应衡君公式授宰番禺在都诸君为燕台春饯之什君至粤出示允明倩为 ...

明代 祝允明

皇都日日敞离筵,夫子分符岭海天。见面谩询为县谱,观诗遥想过溪贤。

陀楼桂雾迷蛮堞,宓室秋涛杂雅弦。我愿君王明万里,岂宜重咏北山篇。

泪 其二

明代 祝允明

鲁国潸然可柰何,洛阳年少更能多。静中怕似奸和妇,换作临风两韵歌。

述行言情诗 其十九

明代 祝允明

学聚勤殖藏,息游解纡结。宽原或流衍,澄泉共甘洌。

攀条采硕果,循畦屏衰叶。幽禽答遐韵,候虫依气节。

芳霭蒙晨荣,明煇扬夕月。拔时附绝驾,塞兑谢尘辙。

怀施侍御儒遂赠 其一

明代 祝允明

崇堞倚紫冥,丹谯摩空青,城中树稀无鸟声。昨日闻公入朝列,相思一夜肠欲绝。

古人不可见,今人交多面。古人千载只可慕,今人可慕难可遇。

君离越王台,吴王台下来。执手一徘徊,销尽万古胸中埃。

与君交一日,一日一日益。交君未渠央,我长不可极。

答黄鲁曾

明代 祝允明

昔与君子别,朔雪正霏霏。惠音阻良正,叹息避炎威。

偃卧怀夙昔,风雨渰凄凄。磊磊井上松,秋菊晚相依。

倏忽时候变,星霜迅若飞。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四

明代 祝允明

大鲲本渊潜,化形亦天飞。截鹤续凫胫,二物均为悲。

日月绕玄度,万象各有依。天地会有终,脩短同一归。

吾生向妍华,何惜此日衰。有酒不解饮,而问彼从违。

怀知诗 其八 表弟蒋烨允晖

明代 祝允明

风雨床空坐独阑,分襟两见岁华残。萧条鸥鹭江湖阔,寂寞宫商草树寒。

王谢风流吾子在,武功中外老夫单。怀君有句君应笑,不向沧浪共钓竿。

咏新安许氏石潭

明代 祝允明

沈沈山下潭,粲粲潭中石。结宇子亦贤,喜作石潭客。

将同丘生栖,可有奇章癖。兹标本余契,遐咏亦驰适。

读河源郑明府公牒有感

明代 祝允明

读罢昌言耳目明,头风虽愈沸归情。海南潦倒江南客,强饭看君作太平。

白莲寺

明代 祝允明

台殿切层霄,丹霞远建标。名传白莲妙,年纪赤乌遥。

迤逦城连郭,回环水贯桥。重来拟分榻,尘虑未全消。

祝允明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 458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