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庄昶
万里江山陈瑞画,白头开眼定山村。谁人得与青天阔,独有孤帆岛树痕。
寄元敬性夫
性夫论别与诗辞,元敬山中亦寄诗。病老虚名何足齿,二公高谊可从知。
经书在古真糟粕,义理人间自茧丝。拨尽寒炉煨栗火,不胜相忆弄残卮。
题松筠诗卷
满城二月花惊眼,风雨寻常便打残。雪冷江空何日是,来人真忆二公难。
栽树 其一
一径梅花一径桃,东风移得满山坳。肯愁明日灵根萎,自有贫家活水浇。
着眼风光皆此意,醉人春色自吾醪。白头笑尔青藜杖,一日烦君更几遭。
除夜和黄子明员外 其二
人世经纶元自在,山中日子没寻思。乾坤病手惟堪酒,山野桃符不写诗。
万事新挑明日菜,一行刚了历头时。严光脚板无人梦,知可清风是钓丝。
寄任生之参议用送行韵 其一
秋爽曾携坐马看,是为垂绂是垂竿。留连万古知非浅,老病深山见颇难。
鸿在雪泥留指爪,天来草阁了阑干。行藏断定公知我,潦倒终焉七里滩。
和白沙先生封何孝子诗卷之作
一丸点化有神功,盘木曾渠透几冬。何梦许真言下醒,先生刚为此贤封。
百千病痛三年艾,九万扶摇一日风。感叹不胜还捧读,焚香几日拜天峰。
无锡游秦方伯池亭和韵
池亭天放手,都付浴沂翁。此乐真谁得,狂夫亦偶同。
春游三月几,酒更万花中。敢向鸢鱼眼,乾坤误主东。
活水亭杂诗 其一
出门山水游,小孙每相喜。殷勤捧鸠藤,请与老翁拄。
卧林亭杂诗 其二
尘埃满眼君东海,明月高楼每见之。几载别离今酒共,两人肝肺此灯知。
支离万事何如我,潦倒千年却与谁。伍月孤舟还问路,老怀甘与水东随。
读谢叠山与刘忠斋书
尽把夷齐许后身,荐贤当日果何人。山中宋史人希见,元是忠斋也宋臣。
访人不遇 其一
问水寻山偶自行,瘦筇聊复尽吾情。山禽不识贤东意,尽向花前管送迎。
奉荅司马提学 其四
风花舞弄江亭月,水石烟花共酒缘。老我醉中都忘却,是谁吾道是谁禅。
授南京吏部郎中 其二
一官老许向南京,遁卦同人万古情。迂阔自知无一用,祗能开眼看升平。
三江渔樵卷
水月山云可认真,三江人醉古冈春。一双我有平生眼,看尽人间几样人。
寄荅朱推府
高才雅足当府政,馀子自知无宦情。海国风潮催夕棹,蛮方花柳被春城。
名香帘引清朝动,病草风医昨夜生。泽物洗冤两无憾,遗编残烛有深更。
寄司马先生 其四
别无书寄去无诗,形迹俱忘老病时。昨夜朱弦弹绝意,只惟溪月洞云知。
过张秋行台忆东山 其一
欲同何处许同论,著眼云泥老自昏。留取行台高万丈,他年一笑醉龙门。
吊易羽士姜守一 其一
一鹤西来瘦有馀,每将生死问何如。几回见我扶还拜,两月来书病不除。
枕上希夷千古梦,手中庄子十年书。人间若果神仙有,愿候新江旧草庐。
泉上和司马
万古乾坤万古心,一泓泻此托孤吟。天机在我真鱼鸟,逝者如斯自古今。
羲卦画来元有易,朱弦弹绝已无琴。镜光且莫轻相照,老子惊看白发深。
司训廖先生家观菊 其八
天意秋香未肯涯,绕篱黄白尽容誇。物中若道无凡圣,岂有人间不落花。
庄昶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 ► 564篇诗文
上西华山先陇 其八
东圃为胥江范能用乃翁作
华亭张博父子持司马书来且有求教之说于其别也诗以送之 其二
题周敬叔菊花孤鹤出韵 其三
耒阳吊工部祠墓 其二
蜀山草堂为沈月作东坡旧堂址也元为独山东坡去犬为蜀今从之
桃源寄家书
月宫仙子和韵
次韵沈都宪 其一
与孤鹤翁夜坐活水草亭
天全亭为秦方伯作
斗山杂诗
寄休宁程詹事时先生家居
和司马提学倡和诗韵 来教和王尚文司谏见怀之作奉和一章兼呈司谏 ...
答周天庆用韵
题县主山水画 其一
衡州邓贰守示寄石翁诗次韵奉答 其一
张秋 其一
用韵寄常邦靖
送昌期御史出守抚州 其一
冬至和石翁 其三
败荷鹡鸰为文二作
石翁见寄次韵 其二
寿陈天益乃翁
和答许巡按枉顾定山韵 其五
弘治三年秋七月喜雨有作 其二
用前韵寄东峤兄 其二
植松为叶掌教作
送董孟吉 其三
送王判簿归蜀时萧尹在邑 其三
南海梁宗烈枉顾定山有诗和之 其二
崧台别意卷为巴陵方氏
定山和老痴韵
华亭金藻休宁汪循上海张澡诸友枉顾定山且索一言于其别诗以道意 ...
蜀山草堂为沈月古东坡旧堂址也元为独山东坡去犬为蜀今从之
黄公山钓台浸水荅陈二教先生 其一
栽树 其二
寄沈仲律先生 其二
司训廖先生家观菊 其三
题江湖逸兴卷
泰山和通伯侍御 其一
访人不遇 其三
喜诸生夜读 其三
萱草 其二
入洪山 其二
送直夫陈侍御 其二
见贤堂见贤思齐之意也
静观亭和南川 其一
静观亭为南川先生题 其一
赏臧老原西窗牡丹和韵
送郭子升同年和韵
李黄门琼林燕归图 其二
承惧庵先生题定山溪云亭和韵
衡州邓贰守示寄石翁诗次韵奉答 其二
六合别俞邦诚
送程郎中弟致仕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