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曹伯启
江千岁晚苦多阴,抱膝真成梁父吟。此日饯行无别物,赓歌聊识故人心。
庚戌立夏秋声真人阶前木香盛开刘叔敬提举共赏有诗别后想像二绝呈 ...
咫尺仙凡列二途,至人怀抱只清虚。一尊共适悠然趣,鲲化鹏抟不羡渠。
初到江阴寄徐路教仲祥五首 其四
自古江南地,东南别一天。楼台红烛底,车马翠围边。
忝预官曹贵,难逄吏属贤。不图争腐鼠,危坐看飞鸢。
次朱路教
十年萍梗走京尘,惭负萱堂鹤发亲。重读新诗见真趣,西风黄叶更愁人。
九日月下小酌咏怀四首 其四
花满东篱月满楼,一尊清兴滥风流。归来不及陶元亮,俗事纷纷欲破头。
张文在府教以诗示举人因倚韵述怀
涵空白露嫩凉天,角艺公堂结庆缘。楚土产材供晋用,南方载庆胜西偏。
辞家已号青霄客,释褐才为陆地仙。座主无私眼如月,宁教得失动诸贤。
水龙吟 再和修甫学士
舟至常德出陆由辰抵沅书事三首 其二
兰澧分岐望芷沅,渡头杨柳欲飞绵。囊无薏苡防私论,茶有茱萸敌瘴烟。
心定渐忘行役苦,愁浓不觉岁时迁。从今暴殄为明诫,曾见山头火种田。
陪诸公杖屦登梁王吹台,悠悠悼古之情,不能
初到江阴寄徐路教仲祥五首 其三
自古江南地,民安乐最深。稻畦云漠漠,松畹雾森森。
鹅鸭喧池水,鸡豚憩竹林。小舟维古岸,销我利名心。
如梦令·荣悴本来何处
咏怀寄赵君
铅椠生涯二十秋,无依如鹊拙如鸠。胸蟠子美千间厦,眼豁元如百尺楼。
知命岂争蕉底鹿,兴宗要远梦中牛。壮怀磊落凭谁语,时问东陵谒故侯。
游灵隐
岧峣鹫岭梵王城,秋气平分宝界清。火宅久居心独苦,云林初界眼增明。
禅关已被猿参透,仙洞谁教鬼凿成。惭负半生泉石约,暂来偷暇洗尘缨。
君山宴集用韩学正韵
与客携壶上碧山,茫茫天宇一开颜。江涛汹涌怀思处,民屋萧条指照间。
落日照蓬趋水驿,清风拂座笑尘寰。安仁解作閒居赋,栖鹘危巢也自攀。
元夕会饮命教堂各赋一绝时招讨张公在座
煌煌灯火万家新,和气薰涵太古春。有酒不妨连夜饮,金吾同是座中宾。
寄郝知事二首 其二
山光水色古犹今,人事联翩苦见侵。俗务日新公论减,簿书星急吏权深。
名场久欲抽身去,诗伯相陪拥鼻吟。台阁搜贤到岩薮,故人能识向来心。
送朱教之姑苏二首 其二
斗南名士浙东宾,落纸云烟字字新。道出羲皇非傲物,学宗伊洛反疑人。
楩楠生世终为贵,诗礼传家未属贫。常记江城风雨夜,短檠相对话情亲。
八声甘州 和郑泽民
题许宜之三诗卷 其一 乐善楼
心君乐善故名楼,占却人间第一筹。视履考祥端可必,郎星烱烱照吾州。
郭文美由西台御史迁中台以母夫人在堂不待传车预归觐省忠孝备见三 ...
粲粲牙绯陕右来,俄观衣紫赴中台。不辞迂路三千里,要博慈颜一笑开。
安平客舍
荒城四面尽陂陀,人傍西山语渐讹。一夜饭牛棚下宿,愁闻闾里笑声多。
曹伯启
曹伯启(1255—1333)元文学家。字士开。砀山(今属安徽)人。元世祖至元中,荐除冀州教授,累迁集贤侍读学士,进御史台侍御史,出浙西廉访使。泰定初以年老告退。天历初,起任淮东廉访使,拜陕酉诸道行台御史中丞,辞疾不起。赠河南行省左丞,谥文贞。性庄肃,奉身清约。著有《曹文贞公诗集》(一名《汉泉漫稿》)十卷。生平事迹见《曹文贞公诗集》附录曹鉴《溢文贞公神道碑铭》、《元史》卷一七六。 ► 366篇诗文
金华道中
寿毛潜夫
上李相
敬题仁庙御笔加郭西野等官手卷
和丁仲谦
饯高显卿参政辞职北归二首 其二
兰溪郊行
送独吉经历迁内台
中元日雨不出悼所丧马呈宪府诸公三首 其一
泊舟洞庭感兴
题金御史所藏王彦章观马图
赠吴道录
雨宿无锡驿有怀潘景梁
次韵王菊圃朋益相公二首 其一
舟至常德出陆由辰抵沅书事三首 其三
挽刘损斋提举
保定
漂阳道中寄金陵诸友
和张受益二首 其二
良月既望忆仲通宰公兼寄君平察推
寿苏显卿郎中母夫人
次韵赵仲权留别
题宋成之画马卷
中丞敬公九日登真州南城以诗见示爱其閒逸迈往之气惜不得侍行遂想 ...
和曹彦礼书怀六首 其四
水调歌头 和卢仲敬太守
送蔡季良
蔡茂先御史种德堂
题朱孝子卷后二首 其二
舟至常德出陆由辰抵沅书事三首 其一
九日省舅氏郭西独行因书所见十首 其七
酹江月 用子周佥司咏雪韵
贺朱鹤皋除江阴教三首 其三
姑苏馆夜雨
题何舜卿鱼水清白图
暮春登鹤皋书楼
夜宿太湖岸
谩成寄朱伯海主簿
乙酉馆中二首 其二
湖头镇阻雪
题许宜之三诗卷 其二 文会堂
和何御史登蒋山二首 其一
减字木兰花 为监司寿
中丞公叠示佳章恬愉佚老情见乎辞如六日取蟾七年求艾之句至切至当 ...
送吴餋浩贡士归省
送寇致中归永城
九日省舅氏郭西独行因书所见十首 其六
次韵申仲礼寻梅
赠元伯士瞻二友
细丞公示诗隐然有确乎不拔之气讽咏之馀再赓高韵略摅愚衷但求免以 ...
寄菊圃宪副
示二舍弟仲吉四首 其四
次韵毛潜夫咏怀
就学东平嘉祥道中书事二首 其一
题东丹王乳驹图
道过东昌申仲礼佥司暨状元呼都克岱尔诸父台辅贤昆仲厚意相邀别后 ...
苏昌龄时光山水小景图二首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