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吕思抑户部之淮上三首 其一

送吕思抑户部之淮上三首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诏使发河阳,仙郎惜署香。家临京口郡,节建海陵仓。

冰后过全鲁,花时到下相。苍苍葭菼外,明月定相望。

诗人王慎中的古诗

赠王仁和邑博

明代 王慎中

广文先生笑索居,越中胜事定何如。云峰对席惟耽酒,芳草闭门足著书。

观海秋涛天地浴,弹歌夜铗斗牛虚。旅山寂寞梅花晚,迟尔六桥白鹿车。

刘函山田庄宴集同顾雍里三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白日永留欢,田园胜事偏。盘餐兼野蔌,厨火杂村烟。

逸兴看中圣,高谈接上贤。相忘宾主意,留滞不言旋。

丰城县长至日

明代 王慎中

岁晏勤王事,乡心扰客居。闭关当此令,行路欲马如。

江净霜飞后,城开日出初。署斋频眺望,云物正堪书。

游少林寺四首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三十六峰面面开,分形殊态照香台。阙涌金银拔地起,风传钟磬出云来。

闻沈青门游迹至泉二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闻道新词三百首,燕赵传无一字讹。闽中久断人游迹,岭外今知子夜歌。

赠翁仁夫司

明代 王慎中

光仪慰深衷,聚散会有渝。条风熙自南,王事遑启居。

扬旆首朔郊,结轸临广衢。恻怆杯酒间,揽袪一踟蹰。

岂曰无居士,非子谁为愉。流尘奄忽至,服马遄驰驱。

送窦宪长入觐

明代 王慎中

离亭杯酒日初曛,征马长嘶首北云。为畏简书三载觐,自陈功伐四聪闻。

试言定拜纶音重,锡宴应沾御醴芬。欲问风裁清海岱,但看满路雪随君。

塞下曲五首 其三

明代 王慎中

拂云堆上望岩峣,火遍秋原白草烧。数骑南来鸣镝响,边人探是射生雕。

辛卯元日二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候转三阳泰,天周一纪分。纬缠占聚景,日表应重轮。

建寅夏时历,王正鲁史文。鸿恩将瑞气,四国奉欢欣。

得陈华山书

明代 王慎中

柴门曲巷迹如何,车辙时时碾雀罗。薾疾自宜形貌恶,匿瑕易使垢疵多。

己无心想交人事,岂有文章致客过。何为汀洲贤太守,犹题缄赠到云萝。

赠翁仁夫司

明代 王慎中

洵彼南海英,识子良在蚤。抗志程令猷,兴文振华藻。

结谊值休运,投分输明抱。浮岁奄四踰,世故多纷扰。

骐骥鸣枥间,康瓠以为宝。抚事增慷慨,沉思乱如捣。

宿员通寺题壁

明代 王慎中

终日匆匆意似猿,高斋一宿制惊奔。白云枕上醒魔力,流水窗中浸梦魂。

题溪洲别业赠罗生希晦

明代 王慎中

孤洲宛在水中央,中有伊人一草堂。四绕波澜绝径术,独开户牖假沧浪。

时时雨点沾春卷,往往滩声聒夜床。寂寞垂帷心自适,最怜地与人间隔。

每看草木无俗容,久对凫鸥尽相识。雾里豹藏已泽文,鷇中鹄养将成翮。

扑几繁香杜若秋,侵裳湿气素烟浮。晶荧曾照香藜火,摇曳尝亲桂树舟。

白露霜时葭菼劲,思君徒欲溯清流。

郊工 颂成也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于辟翼承序,祗德鉴昊苍。观文釐元命,造哲焕令章。

诤臣秉周釐,纳议光文昌。经始揆皇览,测臬即灵壤。

巍基摩地轴,层构罗天纲。营陔三奇积,疏陛四维张。

象形以创规,效运故乘阳。躨跜白虎守,蚴蟉青龙翔。

宅岳既崒崒,侦河亦汤汤。县圃激神岳,蓬壶峙中央。

启度非近算,祖烈今有光。道存羲轩始,典迪夷龙襄。

维新弘有谧,作固亘无疆。康哉宜有咏,圣谟始我皇。

赠章心壶名医

明代 王慎中

年来多病交游简,半是名僧半是医。本访缁流参佛乘,忽逢国士话黄岐。

隔肤见胆神观异,刳腹浣肠法术奇。独赖值予未反走,此身料得尚堪为。

点绛唇 堠亭举火

明代 王慎中

徒御威迟,愁如飞絮纷难扫。思随路绕。满目迷芳草。

乞火空村,岩谷人家晓。容易道。一餐便了。此路仍须到。

朔日昌平城登览二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宿雨山城净晓晖,高楼临眺思依依。仙人掌上云初散,白马关西雁自飞。

古木寒鸦啼朔雾,荒隈迟日上征衣。天山直北谁传箭,目断秦兵未解围。

送许进士应元知泰安州三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高才美少年,为吏即神仙。入境花迎绶,行春雨映旃。

汉时供奉邑,鲁国谢归田。化理今良牧,何须倚昔贤。

初祖洞赋得四物 其一 㘙树

明代 王慎中

百文岩前无限树,繁条布叶备书经。文字不立何所用,空留千载色青青。

检荒行田野中

明代 王慎中

秋巡躬适野,不给愧民康。尝馌知非旨,观场愁大荒。

行间除茂草,息处就阴棠。老稚无惊避,吾来省尔方。

王慎中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 9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