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书颜子传后

书颜子传后

宋代 薛季宣

几庶都缘有若无,宁论刍狗矧蘧庐。要须非复周公梦,而亦何为子夏书。

行苇至仁均草木,中孚大信洽豚鱼。穷神至命知奚事,不远周流意六虚。

诗人薛季宣的古诗

还返释言 其六

宋代 薛季宣

尝闻曾子书,金火中外明。圆方递含施,二景参黄庭。

天端月亏盈,宛在日之情。谁何液浑金,坩锅置煎烹。

闻黄仲益云梦辟书报命

宋代 薛季宣

三府书交上,群公座尽倾。量包云梦岭,名动洛阳城。

鸡肋刀焉用,牛腰轴定盈。江南望江北,无可赠梅英。

夏口怀旧

宋代 薛季宣

夏口伤前事,毛精泪暗垂。白龟生不报,黄鹄去无期。

岭雪炎云炽,瓜田古岸移。战尘愁满眼,聊付一篇诗。

县民诉事有以禅僧见况者

宋代 薛季宣

讼庭披诉者,道我似禅僧。不悟无生理,安知最上乘。

修行心懒慢,溘睡日瞢腾。说法还知否,宰官非所能。

寒食甚雨中泛东舍溪偶晴游张公石室三首 其三

宋代 薛季宣

天河重泛客星槎,便好成都访卜家。渭水未成浮竹叶,武陵犹记落桃华。

传闻铁骑充牛口,暗想楼船破虎牙。浊酒一杯山水绿,棹歌三叠百啼鸦。

喜闻

宋代 薛季宣

若恨珷玞多乱玉,几能沙砾尽披金。虞庠旧意无多子,也有箫韶拊搏音。

诚台晚意

宋代 薛季宣

麦夏西山日脚斜,峰云千里尽丹霞。晴岚榱桷水春涨,芳草园林路晚花。

远近子规啼怨抑,高低乳燕语淫哇。官身归是何年社,信美诚台不似家。

周待制淙挽诗

宋代 薛季宣

昭代开昌运,名臣取世资。权谋乘保障,弹压治京师。

方接清风会,俄惊汗漫期。此情谁与论,虞殡属篇诗。

远景图 其一

宋代 薛季宣

芦花飞雁烟村静,一点青山波万顷。人在孤舟唤不应,儿言客写潇湘景。

还返释言 其二

宋代 薛季宣

道人与我言,熬水可丹成。阴阳忖节度,金玉争精明。

问之谁因尔,惟言火力停。毫釐谬以消,造物亦何情。

传闻北虏请和

宋代 薛季宣

会稽吴功薄,夫椒越报深。汉驱胡远遁,周任狄来侵。

赖是佛狸死,何当颉利禽。请和君信否,无故莫容心。

石盆

宋代 薛季宣

髯翁久埋没,岁月来成奔。当年脍鱼处,齑臼徒形存。

想方高会时,猛士侔云屯。连鳌觊一钓,欲以大口吞。

尺鲫剉红雪,烹葵植兰荪。王馀弃玉食,银刀乱洄沄。

堕台不禁醉,网漏如鲸鲲。座中尽群彦,人亡失丛墦。

吾游怀此都,重到郭外村。聊兴广武叹,徘徊受辛盆。

颓然凤凰台,路走临津门。催归趁人马,谁念古帝魂。

愁无有力者,窊樽负云根。斯焉共杯饮,垂纶具盘飧。

读鬼诗拟作二首 其二

宋代 薛季宣

至乐纷华苦未真,至游无朕亦无身。细看浮世多尘坌,如我得归能几人。

贵游行

宋代 薛季宣

沙堤大盖何穹窿,底人佩玉鞍蒙狨。傔如熊虎马游龙,谁何出入咸阳宫。

笑刀瓠体颜芙蓉,步趋持重为雍容。诸侯爰统掌百工,调元为职裨九重。

万钱一食声鼓钟,犹言下箸终无从。异时糠啖肠不充,家徒壁立其室蓬。

抄撮语丽文彫虫,绘为绣句欺南宫。不分菽麦俦知侬,且无万卷浇胸中。

脂韦媕婀陈小忠,竭民膏髓自为功。榻前触事惟迎逢,肯思责难始为恭。

君王谓贤拜三公,门如沸汤贿赂通。财侔县官邑侯封,积金犹欲齐灊崇。

家有钱炉非范铜,卖官鬻狱扬成风。后房的灿燕支红,皆民女妇来无踪。

有忧失得常忡忡,杀贤贼能摧英雄。汲将同类塞要冲,害苗之心饶蝗螽。

忽弯射羿逢蒙弓,怡然自得豁心胸。黯如抹漆何赤衷,问人自欺咤匪躬。

高自标置人盲聋,言立便拟称儒宗。学禅逃俗坐谈空,元非友朋相磨砻。

世间将谓无轲雄,言出波流士与农。却矜巧宦官既穹,笑伊鲁儒嗟道穷。

那知达人节青松,视而土苴及蛆虫。古今异时理道同,奸邪未必皆令终。

君不见晋朝失国隳金墉,为奴为胔岂惟怀悯巡北戎。

开渠

宋代 薛季宣

开渠引檐溜,涓涓绕茅楹。政尔江河流,锵如环佩声。

澄澜漾沦漪,曲甃随浅清。上有翔飞蚋,无殊化抟鹏。

广狭讵易量,大小终强名。何从汎天潢,同归在寰瀛。

吾惭论齐物,扬波叹平生。

晚渡东坡 其二

宋代 薛季宣

浮生万事尽尘埃,瑞庆堂今榜快哉。惟有东坡旧烟柳,道人犹解指莓苔。

二十五日雪

宋代 薛季宣

裘褐透肤寒,

赴调

宋代 薛季宣

三年踪迹走泥涂,走遍泥涂一事无。今日又行当日路,旁人为我一邪歈。

重阳马上看菊

宋代 薛季宣

秋菊粲真色,落若千金卮。对此好时序,馨香散幽奇。

烂漫在伊昔,邂逅不可期。吾来倦逢迎,玄黄马常驰。

二子复何事,相从意熙熙。奔走尘埃间,一见蹙我眉。

向之念佳赏,惭颜朵人颐。

李斯 其一

宋代 薛季宣

猎尽山东六暴强,脩明律令起秦皇。还思税驾知无地,逐兔应当尔许忙。

薛季宣

薛季宣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 360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