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陆心梅

题陆心梅

明代 王慎中

梅是钱塘小陆心,终朝不见已伤神。能令掌上孤标出,赖有青门与写真。

诗人王慎中的古诗

病中柬缙上人二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伏枕不知久,庭柯绿已苍。以兹时序感,顿觉圃农荒。

养性资琴瑟,达生览列庄。今将未死骨,斋沐付医王。

夏日忆泮池芙蓉柬唐慱士

明代 王慎中

方池丛叶碧攒文,秀出鲜红数朵云。绿水含漪相映净,微风还度与扬芬。

幽姿冉冉偏难狎,挺立亭亭自不群。在泮歌游宜对此,谁知寂寞正思君。

送陈邑博子秀才辞亲还家成婚

明代 王慎中

成器专攻玉,传经胜遗金。日辞鳣馆爱,春动雀屏心。

执雁将脩䞇,求凰或弄琴。遥知扇枕恋,情不滞鸳衾。

挽周迹山周以谏杖死四首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万事真长已,孤生敢自私。批鳞当逆处,收肉在寒时。

复衣仍赭服,正寝托丹墀。片玉今埋矣,无因谏用尸。

寄赠陈侍御按岭南二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百粤参殊俗,六条握汉纲。骢行真到海,猿叫亦惊霜。

吏有捐黄绶,人皆识皂囊。仍闻揽辔暇,搦管擅词场。

刘函山田庄宴集同顾雍里三首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言驾出寻君,暂因屏世氛。不忘鸡黍约,解与麋鹿群。

比舍垂青柳,前山起白云。相看同此趣,无以仕农分。

宿上清道院

明代 王慎中

税驾遵山麓,爰得老氏宫。入门闻芬馥,行径悦青䓤。

灵草色难辨,幽禽声不同。泉流瑶砌上,池照绮楹东。

果药荣冬日,松筠含夜风。轻云拂修栋,皓月澄高空。

晏然讽道语,心悟一窗中。永愿托兹土,馀生于此终。

山行于嵓谷间见人家

明代 王慎中

山深交兽蹄,往往见巢栖。篱落藏茅屋,泉源灌稻畦。

刍荛不出户,桃李自成蹊。欲访居人宿,翻虞反路迷。

沈青门见访二首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翩翩公子似虞卿,所至侯王虚左迎。朱履锦貂全卸却,独欹高帻问柴荆。

检荒行田野中

明代 王慎中

秋巡躬适野,不给愧民康。尝馌知非旨,观场愁大荒。

行间除茂草,息处就阴棠。老稚无惊避,吾来省尔方。

寄大中丞思质王公十首 其五

明代 王慎中

绣斧独当天上立,牙门偏近日边开。谁知江左能文者,掩尽山西出将材。

秋日登鸡鸣寺阁寄友人

明代 王慎中

峻阁暮跻攀,凉风振客颜。青天湖外尽,平野雨中閒。

鸟度孤云去,人随落叶还。如何属延伫,伐木响空山。

题张封君南圃池亭四首 其三

明代 王慎中

人寰开径远,平地覆山危。薜荔缘青壁,芙蓉冒绿池。

岚烟萦几席,波影荡帘帷。更有封君乐,千头橘树知。

上已日游大慧寺后山二首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雅性遗生迫,微尚在幽深。联珂遵城隩,肃轸逗河阴。

春气柔且嘉,明霁旷遥寻。白日丽黄隰,惠飙荡芳林。

况此中园丘,不异西山岑。萦阜上岩嵌,攒石下亏嵚。

览物易成趣,即景纡登临。陟峻或拆秀,乘风时披襟。

目施晞阳葩,耳夷悦候禽。留连尘外侣,放浪阿中吟。

寝痾怅在昨,真蕴惬自今。

赠翁仁夫司

明代 王慎中

光仪慰深衷,聚散会有渝。条风熙自南,王事遑启居。

扬旆首朔郊,结轸临广衢。恻怆杯酒间,揽袪一踟蹰。

岂曰无居士,非子谁为愉。流尘奄忽至,服马遄驰驱。

寄大中丞思质王公十首 其十

明代 王慎中

许下偏资分鼎国,关中徒馈割沟师。请看今日逢全盛,廥庾如山守四维。

除夕示原弟卧病

明代 王慎中

深夜残炉火剩红,如灰一念懒书空。欲归旧里时难决,未遂初书岁又穷。

寒色暗消灯㷔里,春光细入漏声中。客居寂寞真怜汝,骨肉情亲病亦同。

秋夜篇

明代 王慎中

繁宿依天夜未央,皦月垂影鉴我床。厉风举帷露沾裳,惝恍不我循东厢。

哀雁流影之何方,揽衣屏立以徬徨。明镫荧荧烂夕堂,朱弦泠泠挥素商。

美人对之心不忘,不觉北斗低西方。繁销芬歇谁能常,努力懋德竞流光。

䗲蛄在户啼未安,庭鹤警露当夕寒。草木变衰凋玉颜,畹有蕙兮皋有兰。

霜黄沙白日摧残,含姱抱郁只自叹。盈盈织女濯双蛾,驷虬襄蜺扬孅婀。

牵牛耿耿阻明河,河深欲济水增波。望而弗觏时匪多,追叹戚别涕若沱。

翁以时新移所借育泉里庄氏之宅

明代 王慎中

移居寥僻远城隈,自说近人易染埃。爱物还将鸡犬去,悦生好取菊松栽。

却笑非公家是寄,毋庸谢客户任开。白衣教令知来径,欲遣清酤就绿杯。

至日虑囚宪府呈方

明代 王慎中

立戟府门清,持书人吏盈。平持三尺反,助取一阳生。

布令逢周正,援经览吕刑。怪来霜气重,骢马在江城。

王慎中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 9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