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海谷

海谷

元代 李孝光

归墟谷在渤海东,八纮之水注其中。不盈不缩浩无际,吞吐日其涵空濛。

灵鳌于此负山出,上有缥缈金银宫。人间相去几万里,弱水满眼多回风。

琴高来时踏赤鲤,少灵归来乘白鸿。秦皇到老不得渡,嗟我欲往将焉从。

子房有孙海谷子,告我有路非难通。只随云气相上下,与子共谒扶桑公。

诗人李孝光的古诗

次韵虞学士见寄

元代 李孝光

白发眉山老,玉堂清昼閒。声名满天下,翰墨落人间。

才俊贾太傅,行高元鲁山。独怜江海客,尊酒夜阑珊。

玄真馆饮酒分韵得冲字

元代 李孝光

良朋谢悁悒,仙赏属玄冬。野净梅将发,山乾雪不封。

生荑近芳节,出日媚川容。愁用诗湔浣,寒凭酒折冲。

幽人每多暇,俗子自无悰。聊以共娱悦,讵知縻万钟。

读陶隐居九锡文录呈赵虚一真士

元代 李孝光

独鹤能空鸡鹜群,仙阶还许世人闻。题诗未倚李太白,学道愿人茅长君。

白鹿随车绕山木,丹砂出鼎染溪云。先生少留亦不恶,共读华阳九锡文。

次梁有章韵

元代 李孝光

谁怜范叔老犹寒,客里兼旬酒榼乾。天若无情天亦老,自调绿绮向君弹。

鲁氏怡云堂

元代 李孝光

山有云兮为雨滂沱,山有云兮媚汝维何?山中之人兮和乐而有仪。

余心休休兮媚余匪他,休而有容乎于余寤歌。

用前韵寄张尊师

元代 李孝光

鸿雁南飞草木零,放歌重上草玄亭。坐深狂客俄吹帽,语久清童屡触屏。

晏岁风多衣自短,空山月出酒初醒。江南客子归来得,漂泊何须影问形。

吴趋曲送萨天锡

元代 李孝光

四座并清听,有客歌《侠邪》。《侠邪》不可听,听我为尔歌《吴趋》。

美人珠衱貂诸于,美人宝钗有九雏,美人投我明月珠。

次仲举韵送亭上人

元代 李孝光

垂垂笠子上吴船,去过扬澜浪蹴天。狂客还寻破虱录,清童解蹴野狐禅。

江来全蜀如衣带,云破中原见岳莲。唯有天边旧时月,还随老子发残年。

采莲曲二首为 其二

元代 李孝光

采莲复采莲,水深不得归。儿饥须母哺,当令阿谁饴?

送刘好古归武昌

元代 李孝光

游子结束向何处,城中雪花几尺围。去家万里多梦见,辞亲十年今始归。

道士吹箫赤壁下,行人泊舟黄鹤矶。我亦张帆拂南斗,卧看明月去如飞。

水龙吟 与北山觉公

元代 李孝光

倚阑蓝玉西边,长松千尺鼪鼯走。风吹香雾,云生幽树,泉鸣缺走。

嘻笑山翁,看山不厌,别来浑瘦。且休嫌俗客,竹床乌几,半分与,真耆旧。

已办泽车款段,时时过、竹扉花牖。人来问我,功名老矣,狂歌摇首。

袖里经纶,与时消息,只令杯酒。唤香山居士商量,添个似侬肯否。

久客寄刘弘度

元代 李孝光

有客凄凉甚,思家少定欢。夜深知笛短,秋半觉衣单。

积水莼丝滑,高田豆叶乾。月明星露坠,慎莫倚阑干。

避风龙潭五日登岸即事

元代 李孝光

建业放舟下京口,候风三老正高眠。歌长且复忘羁旅,游远何如归力田。

茅屋晨炊系牛犊,丛祠社祭落乌鸢。故乡风动浑相似,祇忆南溪蹋钓船。

临江仙 寿李后山

元代 李孝光

种竹栽花溪上宅,此翁初赋归欤。试尝菊水味何如。人间霖雨手,天上寿星图。把酒祝翁千岁寿,翁言政不关渠。少令高大我门闾。平反亦多矣,有驷马高车。

六月初十日雨止月出坐大桂树旁西风先秋

元代 李孝光

软玉衣裳翡翠环,暖笙初学凤锦蛮。广寒宫阙西风紧,一夜天香满世间。

题留侯庙

元代 李孝光

感慨留侯庙,曾闻客下邳。手扶仁义主,身是帝王师。

兴汉功居最,存韩志可悲。如何劫高后,反使卯金卮。

送裕上人归仪兴

元代 李孝光

行寻桂树隐,已与菊花期。江永鱼龙夕,风高鸿雁饥。

独怜相见晚,况复欲归时。楚雨枫林黑,劳予入梦思。

送林彦清

元代 李孝光

有客新自东方来,瞳子如月无纤埃。言昔东见容成君,接上轩辕张乐之层台。

手扪青天冷至骨,白榆列宿何崔嵬。轩辕仙成去已久,皆骑威凤骖龙媒。

珠珰明佩隔风雨,天门晃朗相当开。仙家玉女少愁思,踏雪双歌紫云回。

君尝教我三洗髓,已觉灵气生根荄。我时坐客桂树下,纵之使言手拄颏。

客似师横差短耳,眼似恨小髯䯱䰄。不见横君三十年,眼中见子吾已衰。

却忆相携入雁谷,山中二月如天台。风吹桃花行水面,大笑酌我紫霞杯。

客今好游自不恶,名山往往多奇才。傥逢俗子莫与语,世贵瓦缶轻尊罍。

舟行江中慎濯足,矶下乃有鳌与能。更莫燃犀照水怪,自倚善幻驱霆雷。

望见九华足云气,一上绝顶驱莲莱。

次萨使君韵四首 其二

元代 李孝光

大江北岸望南岸,山色微茫似破罾。石马麒麟竟何有,南公空说晋诸侯。

念奴娇·江南春暮

元代 李孝光

江南春暮,看麦枯蚕老,故乡风物。缟袂青裙桑下路,笑动斜阳村壁。鹅鸭比邻,牛羊日夕,父老头如雪。桑麻旧语,宁论汉庭人杰。谁办草草杯盘,朱樱绿笋,逸兴尊前发。冉冉年华吾老矣,目送孤云明灭。拾穗行歌,摘瓜抱蔓,此事真毫发。逢君轰饮,与吾唤取明月。
李孝光

李孝光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后代学者多称之“李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七年(1347)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1350)辞职南归,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岁。著有《五峰集》20卷。 ► 30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