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李孝光
古帝南巡事已非,土阶茅屋尚依依。夜深月底吹箫去,度得云门一曲归。
陪观志能萨天锡二使君游城西光孝寺
客子知寒归未归,北风鸿雁又南飞。东家借马看黄菊,头白山僧开竹扉。
湖山八景 其一 沙头酒店
陌头杨柳金虫落,雨过桃花香漠漠。沙堤小市如新丰,阿姬十五当垆恶。
缕金半臂双鸳鸯,翠杓银瓶唤客尝。嘶杀门前五花马,罗敷有夫空断肠。
寄同别峰
雨洒高城柳散丝,扁舟长忆送君时。前时书去惟凭客,今日诗成欲语谁?
修竹娟娟当石净,归云故故入山迟。平生不解求人识,惭愧黄金铸子期。
次韵虞学士见寄
白发眉山老,玉堂清昼閒。声名满天下,翰墨落人间。
才俊贾太傅,行高元鲁山。独怜江海客,尊酒夜阑珊。
赠胡仲宾
九月风多裋褐单,剑光抱月忽飞还。人言华顶峰前路,正在白云飞处山。
赋天芗
我登凤凰山,夜半望踆乌。高秋爽气豁,金茎露涂涂。
青天一浩爽,挂此白玉壶。嵯峨千里冰,下连江与湖。
月胁亦何有,丹桂八九株。山河孕灵气,白兔不受呼。
仙人骑凤凰,翩然上清都。神女皆青腰,共守明月珠。
五老顾之笑,带剑立玉除。归来梦犹汹,醉坐锦氍毹。
送李仲羽归江东因寄伯循御史
江中八月雨如烟,去买徐州送客船。采石山头送李白,身骑明月上青天。
祠宇观登楼三首 其三
祠宇观前斸茯苓,偶登高阁眼为青。西南到江三百里,只此案头双砚屏。
九霞听松图
不到茅山又五年,煮茶更试碧云泉。山中百事便静者,惟苦松声搅醉眠。
次萨使君韵四首 其四
江气萧萧如过雨,起看北斗挂船头。犹忆前年称使客,卧听笳鼓入扬州。
老莺
千丝影里一梭金,织得閒愁满绿阴。花外不知春已去,绵蛮犹自语芳心。
夏日荷亭即事
辟暑何所适,南亭俯中渚。鸥鹭了不惊,况复凉入髓。
水华露未晞,香气纷旖旎。美人美无度,婵娟照江水。
■■玉雪姿,何能畏袢暑。南风从天来,入我怀袖里。
高气行青云,且置吾白羽。迩来不饮酒,煮药咽香蕊。
群贤政自佳,有作动盈纸。但恐清兴阑,遭此催诗雨。
次韵萨天锡杂咏四首 其一
题门人至从书凤,写字谁怜可博鹅。独露亭中未归客,懒闻成癖奈诗何。
灵隐十咏 其五 鍊丹井
人生百岁期,乃欲比金石。鬼神守丹火,龙虎泣玄液。
寒泉石已冻,繁露秋易碧。往者汲井生,高举有飞舄。
秋晓角
青天荡荡吞孤月,众星荧荧明复灭。城中鸡鸣如苍蝇,城头画角哀鸣裂。
八月九月风惊沙,穷边夜夜吹梅花。四方无事卧笳鼓,行子何用思还家。
满庭芳·山色*蓝
送张子约
系铗高歌里,丈夫轻别离。鸡鸣裹行橐,灯暗覆残棋。
行矣复何适,嗟哉我所思。且归慰妻子,莫学五羊皮。
乐成
万叶萧萧独厌听,长江日脚未全晴。豆遗晨垄芽齐白,稻尽秋田孕更青。
偶向前村逢断岸,欲寻古寺傍山行。嫩寒日暮添萧索,无那新来禁酒亭。
杂诗四首 其一
高堂风雨夕,深夏生微清。但惊秋气至,壁间蟋蟀鸣。
起坐念始衰,遂令百感并。前修谅非远,学道何由成。
哲士不言命,烈士恒徇名。放歌泪欲出,乃复有吾生。
次王彦谦韵
升州逆旅竟何物,安识人间有子房。东野英年空说剑,临邛当日亦求凰。
鱼生春水桃初雨,雉没高原草欲香。寄语归来双燕子,乌衣巷口又斜阳。
李孝光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后代学者多称之“李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七年(1347)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1350)辞职南归,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岁。著有《五峰集》20卷。 ► 307篇诗文
灵隐十咏 其二 冷泉亭
十二月十三日登凤凰台望淮南雪中诸山兼书道上所见二首 其二
古诗七首 其五
水调歌头 和韵送公
灵隐十咏 其四 飞来峰
青天有雕鹗
衡门有一士
送人兼简丁仲容
水龙吟 与北山觉公
十五夜泊舟渚矶
大星
择木为娄所性作
送茂上人二首 其二
送廉公亮佥事江西
湖山八景 其六 木蔽檐日
避风龙潭五日登岸即事
次铎志文韵送之归武昌
采莲曲二首为 其二
送杨明仲
九日登应天塔
灵隐十咏 其一 灵隐寺
次萨使君韵四首 其三
灵隐十咏 其十 龙泓潭
赠林泉生兄弟
送国侍者
送达兼善典佥
萧萧饥马鸣
湖山八景 其四 晓寺僧钟
登石头城二首 其二
怀萨使君二首 其一
君乘马送彭元亮
灵隐十咏 其七 水台盘
北风寄陈辅贤
丙子泛舟登奥
水调歌头·月来印千水
冯秦卿藏书
送刘好古归武昌
越乡次旧韵
送翁景旸作台州掾
陪萨使君饮酒铁塔寺分题得箨龙轩分韵得而字
龙鼻水听琴为刘芳在作
古诗七首
送陈杏林赴潮州医学教授
觉此山和尚新住持双峰作此赞叹之
宿雁山下作瀑布诗寄徐仲礼
寄夏友伯
与朱希颜会玉山人家书其壁
箫台八景 其三 双瀑飞泉
环碧斋
登鸡笼山
铁笛歌为铁厓赋
青玉案·儿童齐唱民安作
柳桥渔唱
竺云为昙上人作
过山寺
念奴娇·江南春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