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李孝光
谁怜范叔老犹寒,客里兼旬酒榼乾。天若无情天亦老,自调绿绮向君弹。
念奴娇·江南春暮
灵隐十咏 其四 飞来峰
石室藏素猿,丹穴养玄鹫。刻画鬼力穷,疏凿禹功旧。
贝叶多虫鱼,璞玉泯螭纽。栋宇何王作,后人遂奔走。
过山寺
隔溪茅屋半开扉,缘护晴林昼打围。野鹿饮泉山影动,幽禽出树岸花飞。
百年往事回头换,一路斜阳送客归。要识上方何处是?钟声隐隐隔烟霏。
山宫观瀑
山宫寺前瀑布流,直下千尺垂林丘。山僧无灯静欲死,夜气如月空中浮。
黄河昆崙何壮哉,鬼神牵挽天下来。先生藜杖来照影,白发千尺空崔巍。
古诗七首 其五
旭日始曰旦,有鸟鸣嘐嘐。牡出得饮啄,雌居完守巢。
幽人念兹久,尼父讵系瓠。先民重自任,贵器藉白茅。
江头春日
江头杨柳弄黄金,柳下春江绿已深。可见东风能富贵,吹将红紫上园林。
鹊桥仙 为邱梅边赋
丙子泛舟登奥
鸡埘豚阱半榛荆,村北村南感易生。雨过雪消连日冻,潮平水歇下塘声。
鸦啼古树寒烟湿,人谒荒祠小艇横。一段乡情浑漠漠,隔江斜日暗孤城。
送冯秦卿
天下承平边事小,将军卧治莫谈兵。公庭吏散无来客,自数阶前挝鼓声。
雨后村行二首 其二
泽国秋深景物非,西风猎猎又吹衣。路行落日离人去,山破寒烟独鸟飞。
潮信到滩推月上,邻家停火候船归。村醪香软鲈鱼美,自笑吟边貌不肥。
宿雁山下作瀑布诗寄徐仲礼
金台刺天一万丈,涌出海底开青莲,下有三千六百地轴相钩联。
压遍东南地欲坼,白龙捲海飞上天,雷公击鼓冯夷鞭。
龙漦入江化为石,巨灵扶起太古色。应真晏坐天人来,十八招提若幻出,长风吹开天骨碧。
箫台八景 其五 白鹤晨钟
风约疏钟下窈冥,天南曙月飐飞星。驼鸣阊阖嚣声起,老鹤巢深梦未醒。
灵隐十咏 其九 高峰塔
地势倾东维,华岳持厚载。灵户俯河汉,孤标拔江海。
初日谢芳晖,蜿蜒贯华采。扬舲指吴粤,遥见出晻霭。
次天锡题畅曾伯幽居
淮水清瀰瀰,好山多近村。市收僧乞米,舟舣客过门。
灯火邻家夕,风沙泺水昏。卜居谙土俗,野老旧能言。
子昂画
汀洲木叶下,斜日倚湘娥。我欲采芳草,洞庭秋水多。
滁水
滁水兮滔滔,其坎兮有蛟。谓子兮无济,遂济兮无匏,使余兮心惙。
其幽兮有虎,啄害人兮不吐。谓余兮无斧,又无兮强辅。
曾是兮弗顾,独奈何而逢其怒。
北风寄陈辅贤
萧萧北风吹客船,月未出海天苍然,客子放歌脚扣舷。
萧台东头天裹海,萧台西头山刺天。君行西过钓台口,寄谢江边老病叟,坐看云台落人手。
丈夫岂敢爱微躯,奈此黄花一尊酒。
送青玄观道士玉泉
淮南道士传鸿宝,眸子照人双电光。贯日白虹生玉气,出山青髓射天浆。
去年蹋雪寻丹井,连日题诗满画廊。长忆青玄送客处,柳花无数绕衣裳。
梅魄
处士孤魂不可招,夜深疑与雪俱消。香流东阁风吹树,梦过西湖月满桥。
隔岁冰霜哀契阔,空山玉雪想孤标。萧萧翠袖令人瘦,莫遣尊中一片飘。
同萨天锡饮凤皇台
凤凰高飞横四海,锦袍犹赋凤凰游。天随没鹘低淮树,江学巴蛇入楚流。
勋业何如饮名酒,衣冠未省识神州。天涯芳草萋萋绿,王粲归来更倚楼。
李孝光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后代学者多称之“李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七年(1347)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1350)辞职南归,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岁。著有《五峰集》20卷。 ► 307篇诗文
赋得越山越水
鄱江寺拥翠楼
水调歌底 和韵送公弼
祠宇观登楼三首 其二
水龙吟·举头南极星明
送裕上人归仪兴
游艮岳
乐成
送仲亨文学精舍山长
次仲举韵送亭上人
次韵萨天锡杂咏四首 其三
观龙鼻水赠天柱钦上人
有樊
水调歌头·月来印千水
题本觉寺空翠亭
次伯雨韵
湖山八景 其五 竹引流泉
郊礼庆成
祠宇观登楼三首 其三
水调歌头 和韵送公
与叔夏游石门叔夏很石忽中断势若两虎斗之句余辄足之
过青枫岭王贞妇庙
青玉案·儿童齐唱民安作
题铁仙人琴书安
灵隐十咏 其六 呼猿洞
夜梦老人身长而峨冠自称住钓台仆意其为严子陵居旁者曰此朱元晦也 ...
箫台八景 其七 东塔云烟
同靳从矩宿雁山天柱院
春草谣为华彦清作
十五夜泊舟渚矶
环碧斋
天台道上闻天香
十二月十三日登凤凰台望淮南雪中诸山兼书道上所见二首 其一
怀萨使君
访王君济
病起用伯循御史韵二首 其一
送辅贤出山作首尾吟二首 其二
次韵萨天锡杂咏四首 其一
采莲曲二首为 其二
送观志能分韵得更字
玄真馆饮酒分韵得冲字
鲁氏怡云堂
送陈杏林赴潮州医学教授
读陶隐居九锡文录呈赵虚一真士
笋
湖山八景 其六 木蔽檐日
赵汝甫枯木竹石卷
满庭芳 赋醉归
送廉公亮佥事江西
沁园春·花压双溪
莱上人弱水颂
次萨使君六合诗韵二首 其二
黄鹄谣题余节妇诗卷
越乡次旧韵
和人游雁山家字韵二首 其二
寄朱希颜二首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