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李孝光
城头鼓鼜雨凄凄,溪子牵船上恶溪。会有行人回首处,两边枫树郭公啼。
宿魏仲远宅
每忆君家好兄弟,轻舟远出践深期。春风吹雨曹娥渡,夕照满山虞舜祠。
即问寒暄如梦寐,各言加饭慰相思。重来应记呼灯处,夏盖山前月上迟。
登石头城二首 其一
登高怅望谢家墩,千古风流酒一尊。城郭已非空故国,英雄垂一只游魂。
天围建业山形断,日落淮南海气昏。未信浮云能蔽日,欲占北斗问乾坤。
送周生 其一
二月已暮江水深,春风吹折行人心。山头明月落未落,杜鹃鹃半莫哀吟,泊船上有青枫林。
箫台八景 其七 东塔云烟
海月四更移塔去,天风万里擘松开。烟销日出无人到,独自看云山上来。
白沙早程
听得邻鸡便问程,前涂犹有客先登。官河半落长桥月,僧塔疏先昨夜灯。
古渡潮生鸥浸梦,野田风急浪归塍。雁山喜入新诗眼,踏破秋云最上层。
滁水
滁水兮滔滔,其坎兮有蛟。谓子兮无济,遂济兮无匏,使余兮心惙。
其幽兮有虎,啄害人兮不吐。谓余兮无斧,又无兮强辅。
曾是兮弗顾,独奈何而逢其怒。
鹊桥仙 为邱梅边赋
寄萨天锡二首 其二
二月江城未见花,笛声哀怨起谁家?曲中大半伤离别,马上无人写琵琶。
灵隐十咏 其八 翻经台
高台亦荒芜,云气久己寂。伊人树白业,后来念遗迹。
虫鱼出华言,科斗藏坏壁。嗟然不可见,风雨日易夕。
送宋武臣之桐城
欲霜江气已飕飕,鸿雁南飞木叶愁。好为故人连夜饮,平明笳鼓出扬州。
水调歌头 和韵送公
天台道上闻天香
八月天台路,清风物物嘉。晴虹生远树,过雁带平沙。
日气常蒸稻,天香喜酿花。门前五株柳,定是故人家。
天台谣送人还山
前年过天姥,夜起窥扶桑。碧海三万里。日出吐九芒。
飞光上琼台,琼台与天通。积雪自混沌,却在元气旁。
龙驹啖灵刍,白石皆白羊。神人久不死,奇气陵苍苍。
手把青筠杖,身著云锦裳。倒影照灭没,飘飘渡银潢。
其中学仙子,面白双瞳方。能读八琼书,再迁凋年芳。
暮入雷电室,朝窥朱雀窗。被谪向下土,不使通绿章。
真宰遭其怒,叱咤欲发狂。见我凤凰山,一别忆廿霜。
瞳子照人碧,十日飞电光。自言得赐还,复侍紫极宫。
去君五百岁,共会安期生。别后倘相忆,山头吹玉笙。
寄朱希颜二首 其二
江边鸿雁下年年,客子何由两鬓玄。七十二滩秋月白,荻花风落钓鱼船。
用志能台郎韵寄萨使君今为江南诸道御史台令史
金尽壮士安足惜,酒多好怀聊复开。昨夜东家借生马,升州高处望君来。
箫台八景 其三 双瀑飞泉
雨洗天根云洞幽,黑蛟飞雹舞长湫。只应壮士思酣战,组练相衔夜不收。
次崇禧真人徐景周韵送茅山镇长冯秦卿
与君游久最知我,借问谁能似我閒。即买扁舟过淮去,舒州城上望钟山。
冯秦卿藏书
荣中富贵传,宾客尽能文。属世方櫜武,无人学解纷。
剑成猿接木,围合鹿号群。官作清时好,长吟生白云。
贺梅
水落山空百草乾,天公玉女耐高寒。松根云煖客吹笛,竹外月高谁倚门?
岁晚王孙犹怨色,天寒公主欲归魂。北风端是春消息,吹得雪多花更繁。
过青枫岭王贞妇庙
山下江流幸自清,山头明月已无情。此心若愧王贞节,莫向清枫岭上行。
李孝光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后代学者多称之“李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七年(1347)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1350)辞职南归,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岁。著有《五峰集》20卷。 ► 307篇诗文
登平山堂故址
云之蒸三首
祠宇观登楼三首 其二
湖山八景 其五 竹引流泉
送冯秦卿
过□□□□□□
灵隐十咏 其四 飞来峰
赵汝甫枯木竹石卷
陪萨使君饮酒铁塔寺分题得箨龙轩分韵得而字
与叔夏游石门叔夏很石忽中断势若两虎斗之句余辄足之
和天锡郎中城字韵
送公子赵去疾二首 其一
念奴娇·男儿堕地
和人游雁山家字韵二首 其一
东林废寺
衡门有一士
满江红·烟雨孤帆
祠宇观登楼三首 其三
龙湫行送轩宗冕归山
怀萨使君二首 其一
歙砚歌
题梅石为王集虚尊师书纸屏上
送菜藏主
沁园春·花压双溪
玄真馆饮酒分韵得冲字
次伯雨韵
饮濡须守子衡君宅
五马呈昂夫大尹
湖山八景 其七 龟屿迎潮
次天锡题畅曾伯幽居
鲁氏怡云堂
六月初十日雨止月出坐大桂树旁西风先秋
越州郡庠壁和颜氏子韵
雪屋为通上人作
湖山八景 其一 沙头酒店
郊礼庆成
择木为娄所性作
用观志能韵寄萨使君
和萨天锡秋云海棠韵
冶城飞龙亭诗卷
灵隐十咏 其五 鍊丹井
吴趋曲送萨天锡
次萨使君韵四首 其二
怀萨使君二首 其二
病起用伯循御史韵二首 其一
久客寄刘弘度
竺云为昙上人作
次韵萨天锡杂咏四首 其三
十二月十三日登凤凰台望淮南雪中诸山兼书道上所见二首 其一
笋
念奴娇·江南春暮
水龙吟 与北山觉公
登鸡笼山
舟过吴江二首 其二
有樊
送宋武官尉安康之桐城
华山有泉石沉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