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采莲曲送王伯循

采莲曲送王伯循

元代 李孝光

采莲江之南,采莲江之北。采莲何所有,但采莲中薏。

早闻别离苦当尔,不愿从前作相识。纵令别离,不复相忆。

诗人李孝光的古诗

水调歌底 和韵送公弼

元代 李孝光

酒酣肝胆露,把手共高歌。中年底用离别,作恶渐应多。

春尽江底苦雨,日暮风沙万里,重俯大江沱。行李几时发,别意满琵琶。

仲宣楼,桓公柳,少陵花。别时政自凄断,忍听祢生挝。

宁作丈夫意气,莫作妻孥恋嫪,后会渺无涯。风外柳花急,骏马夹轻车。

次达公晚过钓台韵

元代 李孝光

杳杳青枫江水暗,客星遗庙映江花。空闻使者来持节,犹有祠官祼聚沙。

平日故人多礼数,终身高谊厌纷华。汉家九鼎如山重,霜露凄然在菼葭。

箫台八景 其七 东塔云烟

元代 李孝光

海月四更移塔去,天风万里擘松开。烟销日出无人到,独自看云山上来。

同萨天锡饮凤皇台

元代 李孝光

凤凰高飞横四海,锦袍犹赋凤凰游。天随没鹘低淮树,江学巴蛇入楚流。

勋业何如饮名酒,衣冠未省识神州。天涯芳草萋萋绿,王粲归来更倚楼。

九霞听松图

元代 李孝光

不到茅山又五年,煮茶更试碧云泉。山中百事便静者,惟苦松声搅醉眠。

乐成

元代 李孝光

万叶萧萧独厌听,长江日脚未全晴。豆遗晨垄芽齐白,稻尽秋田孕更青。

偶向前村逢断岸,欲寻古寺傍山行。嫩寒日暮添萧索,无那新来禁酒亭。

天台道上闻天香

元代 李孝光

八月天台路,清风物物嘉。晴虹生远树,过雁带平沙。

日气常蒸稻,天香喜酿花。门前五株柳,定是故人家。

听雪为赵本初作

元代 李孝光

玄冬易萧瑟,积气但清寥。夜严方有觉,天静不成嚣。

深坐愁如见,微闻去已遥。新晖留素魄,妍密属青腰。

声虚如拂竹,花重想封条。高居尔最乐,难拔俗人标。

元代 李孝光

雷公■跎夜鼓噪,惊起龙孙触旌纛。炎沙烧之修尾脱,六丁控抟忽颠倒。

欲落不落虎豹皮,锦绷婴儿笼大帽。斧斤幸贷凌云姿,留以观渠岁寒操。

梅魄

元代 李孝光

处士孤魂不可招,夜深疑与雪俱消。香流东阁风吹树,梦过西湖月满桥。

隔岁冰霜哀契阔,空山玉雪想孤标。萧萧翠袖令人瘦,莫遣尊中一片飘。

灵隐十咏 其五 鍊丹井

元代 李孝光

人生百岁期,乃欲比金石。鬼神守丹火,龙虎泣玄液。

寒泉石已冻,繁露秋易碧。往者汲井生,高举有飞舄。

送菜藏主

元代 李孝光

日日秦淮送客船,江中八月雨如烟。道逢鸿雁东南去,眼见蟾蜍四五圆。

美酒相看不成醉,黄花别后为谁妍。貉裘已弊秋风起,我正思归种石田。

苦竹村

元代 李孝光

篮舆轧轧路高低,苦竹村南古岘西。草舍爨茆留客饭,麦田焚棘断人蹊。

花梢春意关禽语,石磴霜痕印虎蹄。心自爱閒身尚役,好山何处是真栖?

灵隐十咏 其九 高峰塔

元代 李孝光

地势倾东维,华岳持厚载。灵户俯河汉,孤标拔江海。

初日谢芳晖,蜿蜒贯华采。扬舲指吴粤,遥见出晻霭。

箫台八景 其二 盖竹洞天

元代 李孝光

蝙蝠翻云似白鸦,石林玉气乱晴霞。山中鸡犬应相笑,溪上红桃几树花。

送冯秦卿

元代 李孝光

天下承平边事小,将军卧治莫谈兵。公庭吏散无来客,自数阶前挝鼓声。

灵隐十咏 其一 灵隐寺

元代 李孝光

南州绵西极,大山树崇阙。经营缅齐梁,宏丽自吴越。

玉水生虹蜺,金枢孕初月。稍高得纵观,川流净如发。

歙砚歌

元代 李孝光

渴龙夜饮天池水,六丁挥戈断其尾。黑风吹落歙山深,化作玄其石中髓。

山深夜夜飞神光,良工盗发天所藏。凿开苍厓斸寒玉,磨砻秋水归文房。

元气淋漓翠光湿,松花香碎蟾蜍泣。醉扫郇公五色云,倒凤颠鸾秋瑟瑟。

谁能持此归玉堂,经天纬地成文章。月中老兔吹寒芒,与君同上青云乡。

拟妾薄命

元代 李孝光

妾薄命,当语谁,身年二八为娇儿。阿母岁岁不嫁女,二十三十儿色衰。

天公两手抟日月,下烛万物无偏私。奈何丑女得好匹,一生长在黄金闺。

美人如花不嫁人,父母既没诸兄疑。寄书东家小姑道,得嫁莫择君婿好。

他人好恶那得知,失时不嫁令人老。

次王彦谦韵

元代 李孝光

升州逆旅竟何物,安识人间有子房。东野英年空说剑,临邛当日亦求凰。

鱼生春水桃初雨,雉没高原草欲香。寄语归来双燕子,乌衣巷口又斜阳。

李孝光

李孝光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后代学者多称之“李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七年(1347)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1350)辞职南归,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岁。著有《五峰集》20卷。 ► 30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