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答刘汉臣见寄

答刘汉臣见寄

清代 陈恭尹

春宵犹忆奉金钟,伏暑书邮久未通。乍有清风来户外,不知新咏出函中。

才高岂但惊人座,年少须邀盖代功。若问老夫同海鸟,姓名将换信天翁。

诗人陈恭尹的古诗

答别季伟公

清代 陈恭尹

十年君作归山思,预算别时无限事。及到君行既有期,匆匆不暇言文字。

君来之日父在堂,一官转侧浮山阳。危疆百战功未录,举家幸脱豺与狼。

客庭诗礼三城下,英妙年中推作者。中郎倒屐赠图书,王孙飞盖同游冶。

岂期留滞事多艰,旅榇悲凉百粤间。浈江南下分台岭,章水东流隔玉山。

四望乾坤何乃狭,西行且欲弹长铗。月中联句共星岩,雪里移舟傍高峡。

循州太守仙人徒,著书日日临丰湖。长歌短韵互赓答,争雄角胜相瑕瑜。

石楼大小闻曾陟,有石如台高百尺。登台列坐拔其梯,不是诗成归不得。

君才峻险多锐思,月胁天心未足奇。马卿善病尚能赋,原宪长贫徒尔为。

乡园昨日传消息,八叶恃君延一脉。三月谁耕墓下田,六桥已废先人宅。

因兹感叹急言旋,及此清秋理客船。章贡滩平收潦后,维扬江静刮风前。

馀杭形胜称都会,好结茅茨向郊外。鹤发慈亲倚杖看,斑衣稚子提携拜。

文章前辈几人存,继起今知有后昆。访旧不妨寻白社,怀才应复向都门。

一言为赠何容苟,况子青年余白首。昔贤汲汲惜分阴,古圣皇皇惟敬口。

时来已怆别离心,避暑贪眠又废吟。酬君长句惭牵率,莫当诗看只当箴。

日重光

清代 陈恭尹

日重光,奈何鸡方鸣。日重光,昨日之日,固当舍我而行。

日重光,懔乎若渊上之春冰。日重光,过中则昃西倾。

日重光,年在壮盛难恒。日重光,譬如大将,背水阵兵。

日重光,照是下土下氓。日重光,追膻逐臭如蝇。日重光,唯有达者成名。

送李尚卿孝廉之官阳江

清代 陈恭尹

卢溪高峡水潺潺,海县经途半在山。养志未嫌求禄远,读书方幸此大闲。

三年大鸟飞鸣地,千里鲲鱼变化间。郡内使君为旧好,到官先得望清颜。

送谭天水入闽

清代 陈恭尹

蓝关秋高草色黄,清溪枫落兼微霜。去棹萧萧荻花下,念君可是徒然者。

周郎千骑三山东,画堂邀客飞银骢。折铛故鼎尚有耳,老夫岂不闻高风。

风尘意气望相识,何况与君心莫逆。心莫逆,吹笙竽。

见故人,乐何如。

赠别王础尘

清代 陈恭尹

昔年与子珠江别,太白有芒宵八月。今来送子五羊城,土木双星守不行。

徘徊往复似有恋,毋乃类我故人情。昔年见子须如漆,今来白发参差出。

死生万变十年中,唯有两心尚如一。不肯低头就一时,不曾失足受磷缁。

只将热酒浇怀抱,下士闻而大笑之。君不见天上之星密如雨,亮天之工才有五。

世间豪杰岂能多,碌碌因人自终古。

题子登感怀示弟诗后并为其尊人澹隐隐君寿二首 其二

清代 陈恭尹

连珠五曜映高旻,偕隐谁人得似君。乌反旧巢元足养,凤翔千仞更能文。

四时白纻歌五首 其二 夏白纻

清代 陈恭尹

草萤本质昔已枯,化身今比明月珠。飞君华堂缀交疏,何况贱妾不肖躯。

能歌巧笑工步趋,长眉的皪承清矑。不敢自许众道殊,幸离下土升阶除。

云房别馆如天居,奉君颜色今夕初。秣君驷马豆以刍,醉君吏士人石醹。

愿因微风达区区,昼长夜促乐斯须。

九日柬崔俞飏

清代 陈恭尹

扁舟晒药古谁同,来往乡城咫尺中。心力自行菩萨愿,须眉元有逸人风。

九还丹火看将熟,七字篇章老愈工。家有菊坡遗本在,愿分新蕊到衰翁。

黎立臣救溺纪事二首 其二

清代 陈恭尹

一棹乘危岂易料,是时风雨正潇潇。知君善庆今无限,及第当年但蚁桥。

送杨宝生北上

清代 陈恭尹

一雪当年处士声,二毛今始慰平生。科名于尔何增损,世俗居然有重轻。

鹏海浪高看直上,燕台路熟好安行。黄门奏赋君家事,为报时来羽猎成。

送家中洲归草堂

清代 陈恭尹

移家归及九江春,旧馆初开事事新。图史暂抛中酒日,桔槔闲作灌畦人。

花兼细雨泥深巷,柳带高莺出近邻。即恋芳菲难得舍,诗篇先许报交亲。

程德基以所著易简方编见惠谢之

清代 陈恭尹

黄山白岳足幽居,好学偏乘历骋车。千里借筹频决胜,一官搔首尚踟蹰。

嵇含每状南中物,抱朴兼成肘后书。安得藉君调燮手,尽回元气到比闾。

次和王础尘辛未岁除八首 其八

清代 陈恭尹

阴阳三食此何时,一月那闻古有斯。雁羽畏炎知北向,斗杓随岁渐东欹。

汉兴近酉年方建,夏厄逢壬历每移。天道即令皆可测,重华不用更陈辞。

西樵道中三首 其一

清代 陈恭尹

山半云生石作根,古墙薜荔自为村。儿童处处皆开塾,流水家家总到门。

赠顾六纪

清代 陈恭尹

三城夜燕共衔杯,日出东方未拟回。海内故人吴地遍,因君一一问年来。

送岑霍山之吴门

清代 陈恭尹

何期更作远行身,已自甘心就隐沦。三楚旧游他夕梦,大江东去白头人。

休耽杵臼依皋庑,好办鱼竿上富春。君善题诗无奈懒,归装须许百篇新。

春夜城西对酒歌

清代 陈恭尹

苍天胡为使我老,百年饮酒苦不早。学书学剑将何求,富贵何如一春草。

西城北郭狐狸穴,一坟未兴一坟灭。英雄事业满丹青,欲向何丘问枯骨。

且当把烛对朋侪,千卮酬酢开中怀。身后那能有知己,有如月坠西江水,万丈光芒终已矣。

题周耐庵匡庐托钵图

清代 陈恭尹

诗人标格老僧装,大地无非选佛场。最是匡庐宜乞食,虎溪前去是柴桑。

送陶虎侯二首 其一

清代 陈恭尹

昨夜明河澹欲流,纤纤凉月报新秋。似君七夕天南路,牛女星边一叶舟。

赠贾中军

清代 陈恭尹

荆郢为都自昔雄,将军威略有儒风。长江独扼三川险,半壁曾高百战功。

近建旌旗沧海上,会题名姓汉台中。从来好士心无极,嘉宴犹招白发翁。

陈恭尹

陈恭尹

陈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931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