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刘鹗
已闻祇候升州判,巡徼俄闻亦佐州。英德只今为外府,官民多怨更多愁。
寄士彦佥宪十绝 其十
萧萧木叶落穷冬,倦客翛然况味同。珍重孤根如铁石,少须明日又东风。
寿安山
汉皇遗寺在人间,长使忠臣带泪看。六曲楼台殊壮丽,九天风泪愈高寒。
乘舆血污黄金辇,圆殿苔生碧玉阑。利益福田真浪语,当年共想寿而安。
题南雄府壁二律 其一
榕阴满地草齐腰,官舍如僧更寂寥。隙地风凉人牧马,长廊吏散昼鸣枭。
寸心谩切公家务,两耳惟听使客轺。可是逢迎少蹉跌?谤声载道骨形销。
群公见和又答四首 其三
归来乎,生不必八千秋,爵不必万户侯。饮河得如鼠之偃,买花种作芙蓉殿。
世途荆棘进取难,何况风雨长漫漫。甘心局促笔砚间,时于乐处寻孔颜。
归来乎,山中乔木冬不枯,山前春到花模糊。胭脂梅绽酸于儒,黄金橘熟圆如珠。
四时好景难具道,有客叩门屣颠倒。醉馀吟诗弄明月,醉后从仙拾瑶草。
归来乎,客勿去,客少留。尊空尚堪脱鹴裘,但愿有酒如川流,长使吏部眠瓮头。
山花野鸟自歌舞,樵童牧竖相朋俦。归来乎,四海故人今几存,心事落落谁相论?
迩来赖有揭阁老,亦解为我歌浮云。人生几何钟报酉,行乐舒心聊寓酒。
秋晚溪上
忽忽年华度,茫茫野水流。西风杨柳雨,残照菊花秋。
万事蕉中鹿,浮云海上鸥。功名遂意好,何处有扁舟?
元日,宴集中庆堂。客散后,留鹏飞再酌,用前韵
宴罢惊看晓日晴,共传街市有欢声。故乡休问今奚似?薄酒何妨更尽情。
遣兴赋诗那用好?感时抚事苦难平。尘清共作江南计,旋买荒田趁早耕。
次舍侄尊谦韵三首 其一
灯吐幽花岂我欺,客来惊见墨离离。平安有字诚堪喜,漂泊无离不自知。
此日禁花和露看,何时野鹤与云随?每怀竹下相从乐,煮茗谈诗事事宜。
闻邻哭有感
母哭其子长,妇哭其夫短。子魂不可招,空使母肠断。
母泪似海水,海水亦有岸。人间为母心,怀哉泪瀰旦。
采莲女
采莲本贫女,出身甚寒薇。为因妙歌舞,遍体蒙珠玑。
睹此忽有感,中夜常三思。士当患无实,不患无人知。
哭友兄陈养志二首 其二
讲习常同席,间关共出山。青霄鹤背稳,白昼锦衣还。
雕鹗思腾汉,芝兰竟化菅。知君有遗恨,重我泪潸潸。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十四
象箸与玉杯,其流至亡国。箪瓢陋巷间,千载有遗德。
采采陌上花,岂无好颜色?终然易零落,岁晚愧松柏。
题赣太守文山与曾通判崖山追劄子后
古人重友谊,不计官崇卑。况以桑梓亲,谦厚浮情辞。
节物重稠叠,翰墨光淋漓。不谄亦不渎,二老真吾师。
题诗语薄俗,勿以富贵移。
分司北道留别监宪五首 其五
群盗纷纷苦未休,檄书催我上韶州。已看肥羜供新馔,更泛清尊慰别愁。
天眷老臣恩至渥,君于老友礼殊优。他无补报惟忠义,明日驱车不复留。
寄士彦佥宪十绝 其七
会稽山与白云齐,海阔谁怜雁过稀?犹幸峤南天气暖,免教游子叹无衣。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一
读书冀闻道,何必竞荣名?主宾辨内外,物我孰重轻?
崎岖更尝馀,愈觉兹理明。浮云视富贵,悠然悟深情。
城南饮归
无分骑驴趁早朝,城南饮散雪初销。北风吹酒忽成醉,梦里行过第二桥。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十四
蒙君信是奇男子,誓灭官陂老贼围。尝胆卧薪心独苦,惜无公是与公非。
游南华山
过此不可来,来游必须遍。山色青可掬,溪水甘可荐。
低头拜祖师,妙音满唐殿。云何八百年?生色尚在面。
三生信有缘,世乱能一见。一见了即休,敢作桑下恋。
别师出山门,山云白如练。
九日峡江舟中
秋风如此客辞家,重理平生旧帽纱。不是故山无白酒,年年奔走负黄花。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二
青山五亩园,随意茅三间。竹树发佳趣,好鸟鸣关关。
物情固自乐,聊得开我颜。长歌答天风,以永今夕閒。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 279篇诗文
题罗斗明
题东山高卧图
题礼部尚书巎子山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十七
来诗
夜坐有感四首 其三
香山永安寺二首 其一
乡人杨用甫成家于彼,载酒相劝,因书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二十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四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十七
拟古七首 其四
月夜思家
送孔与之赴乐安尉二首 其一
高佥事招饮于城西门燕山亭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十八
暇日有怀士彦四首 其一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二十二
题刘养直南山书院三首 其二
听琴图
官军破苏村,恶其与贼通。贼兵破白沙,恶民之不相随
明日,鹏飞照磨赐和,再用前韵二首 其一
题朝阳斋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十三
铁马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六
过龙门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九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二十二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三十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三十九
寄士彦佥宪十绝 其六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十一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二十一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二十一
题王志亮元帅草庵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九
度狼山
寄旧友张汉杰二首 其一
玉泉山二首 其二
送李子洁巡按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十二
南城门外书所见二首 其一
宿阳城 时腊月九日,辱和尚司乡访,还因赋
寄友,为红巾破九江府
送邝将军元帅还郴古诗十首 其四
连山县尹吉文曾玉辉没于寇,购得其妻高丽娘子及子燕京驴,为收骨 ...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一
京师会维扬旧友次韵以谢
关武行
请君勿系驴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六
闻新事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