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九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九

清代 刘鹗

失之要本无,既得乃固有。但知贫为常,未知贱者丑。

贫贱与得失,命矣果谁咎?万态森前陈,凝然袖吾手。

诗人刘鹗的古诗

题许氏兰秀轩

清代 刘鹗

净几明窗春迭荡,湘花剑叶影扶疏。易当妙处花前读,诗到工时叶上书。

旧雨栽培还若此,只今离乱定何如?独怜诸老留题在,恍惚幽芳梦故居。

题刘养直南山书院三首 其三

清代 刘鹗

胸中饱藏书,随地皆可屋。适意即为好,何必重乡曲?

岭南多梅即,亦足慰幽独。既免怀土讥,乔迁岂非福?

异时须昌刘,从君著芳族。

京师会维扬旧友次韵以谢

清代 刘鹗

宵残明月老,不复少年心。最惜平山柳,今无一树阴。

雷塘春水满,海鹤暮云深。无限伤心事,因君发浩吟。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六

清代 刘鹗

曾闻濯足折黥布,供帐俄惊王者同。豪杰尚须如此待,况今不过小夫雄。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一

清代 刘鹗

近城民砦十破九,元戎束手未如何。宜章军马虽无敌,只恐来时风雨多。

拟古七首 其一

清代 刘鹗

万顷日二升,千间夜六尺。所用能几何?何苦悴心力。

牙筹与鞭算,役役夜继日。百年俱苍苔,徒资后人惜。

倪行简由伴读除江陵教授,谭玄之集贤掾除南雄经历。命既下,二公 ...

清代 刘鹗

南风久不竞,天岂薄斯文?宦辙方云远,哀音遽忍闻。

秋空残叶露,夜月断鸿云。苦泪无从洒,题诗独吊君。

偶题二首 其一

清代 刘鹗

阶前榕叶乱如雨,窗外老鸦啼向人。垂老观书偏损目,殊乡哭友倍伤神。

古今生死真常事,家国安危系此身。岭海愿言将息好,天根月窟有馀春。

关武行

清代 刘鹗

关西澒洞风尘起,诸将陈兵耀威武。愿言下教壮军心,揽衣下威东门去。

盈盈野水抱城郭,莽莽寒芜翳沙渚。沙场筑台高十丈,玉节光临有攸止。

微风不动碧油幢,暗尘轻拂银交椅。当轩下威一寓目,云鸟鱼丽俱得所。

帐前骏威矫如龙,帐下健儿猛如虎。五方牙旂按五色,戈戟如林分部伍。

台前独建大将旗,云散天清日当午。宝刀一挥牛首落,血祭旌旄洒红雨。

命官奏喜得吉卜,士卒喧呼发金鼓。旷怀浩荡纳乾坤,老气蓊郁生云雾。

祭馀分胙各有序,旨酒盈樽肉登俎。酒边好语相激昂,世事艰危思共济。

同舟慎勿异秦越,四海相看总兄弟。愿无争气与争功,要在相欢勿相妒。

上下心同铁石坚,城池势若金汤固。黄河如带山若砺,当保初心与初誓。

我言剀切因流涕,忠义推之人肺腑。三军感激各再拜,愿效驱驰报明主。

酒酣跽请献所长,万威争驰置脱兔。舞剑划若掣电惊,扬旗欻见飞星度。

止齐不愆六七伐,练习初非朝夕故。花奴技痒争角逐,干盾纷纷向人舞。

将军一笑挽强弓,百步穿杨骇相顾。固知蒙恬勇无敌,尤信张良素多智。

成都底用说花卿,安西不复歌都护。曲江江头多壮士,官陂小贼奚足数?

会当飞度虎头城,为吊英雄死何苦!生擒贼奴剖心血,洒向忠臣坟上土。

功成扫归献天子,竹帛勋名耀千古。

九日峡江舟中

清代 刘鹗

秋风如此客辞家,重理平生旧帽纱。不是故山无白酒,年年奔走负黄花。

子卿持节图

清代 刘鹗

龙沙茫茫雪如雨,大窖雪寒羝不乳。孤臣持节十九年,忍死不降思报主。

方今世事纷如雨,同安虎头真忠臣。江州太守骨已朽,尚书却作洪都守。

感时抚卷雪漫空,为吊忠魂酹尊酒。

采莲女

清代 刘鹗

采莲本贫女,出身甚寒薇。为因妙歌舞,遍体蒙珠玑。

睹此忽有感,中夜常三思。士当患无实,不患无人知。

南城门外书所见二首 其二

清代 刘鹗

我行荒林翳,道傍卧丰碑。平生颇好古,下马细读之。

卢龙刘节度,生当大唐时。杖策奋威武,勋业开边陲。

人无百年身,既盛还当衰。植此颂功德,亦有千年期。

埋没蔓草间,赫赫谁复知?往者已可叹,来者更可悲。

寄士彦佥宪十绝 其六

清代 刘鹗

自别京华意惘然,浮云过眼十三年。白头太守成何事?又促乘骢瘴海边。

夜坐有感四首 其三

清代 刘鹗

礼乐将兴日,干戈独盛时。圣躬无失德,天道苦难知。

嗟尔民何负,甘心贼忍为?不平徒怏怏,推枕起裁诗。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十

清代 刘鹗

得财纵贼寻常事,为报私雠或灭门。我亦临风长太息,一家富贵百家冤。

寄旧友张汉杰二首 其二

清代 刘鹗

双凤堂前日往来,东坡池上几徘徊?遥知尊酒相逢处,风雨凄凉半是苔。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五

清代 刘鹗

已闻祇候升州判,巡徼俄闻亦佐州。英德只今为外府,官民多怨更多愁。

夜坐有感四首 其二

清代 刘鹗

祸福当求已,行藏欲问天。干戈今更盛,涂炭愈堪怜。

痛恨储胥缺,何由郡国圆?恨无双羽翼,飞诉至尊前。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二十三

清代 刘鹗

抟沙尽力苦难合,谁识同心利断金?白发老臣肠欲断,忍看民社付浮沈。

刘鹗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 279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