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文徵明
十载招怀自作奸,区区名号等童孱。冥鸿已在虞罗外,残鲔方游鼎釜间。
三计果看从下蔡,一丸那办守函关。笑他李白成何事,便儗金陵作小山。
某比以笔劄逋缓应酬为劳且闻有露章荐留者才伯贻诗见戏辄亦用韵解 ...
不用浮文荐子虚,底须沧海问遗珠。若为尚作稽康累,懒慢难酬满案书。
张夏山挽词 其一
忆随仙侣仕瑶京,几度朝回并马行。回首旧游成大梦,燕山吴水不胜情。
福寿院残碑
秋风尘劫草离离,曾是前元福寿基。愿力未随文字灭,有人下马读残碑。
游西山诗十二首 其二 登香山
指点风烟欲上迷,却闻钟梵得招提。青松四面云藏屋,翠壁千寻石作梯。
满地落花啼鸟寂,倚阑斜日乱山低。去来不用留诗句,多少苍苔没旧题。
先大父常有宿汶上之作今日次开河盖汶上地也舟中阅先集敬次其韵
日暮风霾欲涨天,独临古渡意悽然。春光三月行当暇,客子长途未息肩。
白漫河流还岸岸,绿垂杨柳自芊芊。当年汶上城何处,一抹斜阳万树烟。
题山城图
虞山宛转带层城,正抱幽人旧草亭。朵朵芙蓉浮粉堞,团团桧影落疏棂。
百年形胜夸天设,一代文章属地灵。长日振衣穷眼望,杖头云气接沧溟。
寒食自横金归汎石湖
泽国春深雾雨收,越城桥畔水争流。断烟西去浮苍屿,斜日中川起白鸥。
村店寂寥寒食节,行人迢递木兰舟。芳情满目东风急,欲采汀花不自由。
岁暮雪晴山斋肆目偶阅谢皋羽诗穷冬疑有雨一雪却成晴喜其精妙因衍 ...
初旭射茆檐,枯丛恋寒雀。睡起无馀声,风檐时自约。
展册娱道言,樽酒独斟酌。无人不妨閒,客至亦不却。
失解东归口占
七试无成只自怜,东归还逐下江船。向来罪业无人识,虚占时名二十年。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十首 其二
零落佳人意暗伤,为谁憔悴减容光。将飞更舞迎风面,已褪犹容洗雨妆。
芳草一年空路陌,绿阴明日自池塘。名园酒散春何处,惟有归来屐齿香。
崇义院杂题 其六
茗碗垆薰意有馀,日长人散闭精庐。俄然屋角凉风顺,吹起新蝉乱读书。
西苑诗十首 其六 芭蕉园
小山盘折翠㟏岈,松桧阴阴辇道斜。草长兰亭迷曲水,雨深桃洞自飘花。
紫云依旧围黄屋,青鸟还应识翠华。知是史臣焚草地,文光隐隐结红霞。
送彭赴嘉兴训导 其一
清时一命忝师儒,百里邻州接里闾。志养于今欣有禄,官贫莫里食无鱼。
微名聊足酬初志,多暇何妨读旧书。九十老人须在念,频频书札问兴居。
送陈尚书南京工部
老成闻望压群僚,南去台阶八座高。江左旧都供览胜,国家留务重分曹。
经营列省工惟叙,出入三朝我独劳。最是阙庭忘未得,凤台高处首频搔。
兴隆寺致斋
漠漠香灯佛座前,寝衣相对不成眠。明禋夙奉廷中戒,清净来修物外缘。
竹树湘帘新月色,鬓丝禅榻旧风烟。无端忽忆朝元事,笑隔春风又一年。
竹堂
乘閒上日到僧家,惭愧空门有岁华。满地碧烟新草色,一痕春意早梅花。
题画六首 其三
十月山城雾雨收,江南春浅类清秋。窗前觅得新成句,木叶萧萧杂水流。
书吾尹扇 其一
溪头古树静垂阴,溪水盈盈不受尘。五月江南新雨歇,晚风多少纳凉人。
春日怀子重履约履仁 其三
湖上花枝暖欲然,寺前杨柳绿生烟。凭君莫信春光早,宝积山头有杜鹃。
暮春(二首)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615篇诗文
石湖
题养逸图 其二
忆城西夜游寄履约兄弟
丁巳元旦
先友诗八首 其四 文定吴公宽
答钱孔周
徒步至宝光寺
送袁裕春佥宪之建宁
怀次明
张夏山挽词 其九
题画六首 其五
游灵岩登琴台
再赐银币
陈鲁南将赴试南宫过吴中访别赋诗送之
书昌国忆母诗后 其二
丁亥元日次才伯韵二首 其一
送钱元抑南归口号十首 其六
题渔隐图四首 其三 秋
何蓑衣故迹
题沈氏所藏石田临小米大姚江图
过扬州登平山堂二首 其二
西苑诗十首 其一 万岁山
洞庭东山诗七首 其三 宿静观楼
三月晦日登上方
崇义院杂题 其二
八月初九日见月
是晚过行春桥玩月再赋
承天寺中隐堂
五月十三夜与子重履约履仁石湖行春桥看月
二月望与次明道复泛舟出江村桥抵上沙遵陆邂
乙卯除夕
金陵中秋
上巳日独行溪上有怀九逵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十首 其八
答陈道济
袁鲁仲邀予登列岫楼予自胥台没数年不登矣
秋日再经西苑
暮春斋居即事 其一
翰林斋宿
履中放朝出左掖
閒兴 其三
同履仁濯足剑池
送何元朗南京孔目
追送石潭宗伯次归舟喜雨韵
送胡承之少卿左迁潞州倅
新秋夜坐
扬州道中次九逵韵 其一
忆昔四首次陈鲁南韵 其二
送戴时重佥宪之蜀
病中怀吴中诸寺七首 其六 宝幢寺寄石窝
寄黄泰泉学士
厓山大忠祠 其二
十日游治平寺再叠前韵
辛亥除夕守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