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文徵明
道出淮泗舟中阅高常侍集有自淇涉黄河十二首因次其韵 其六
伊昔东山贤,悠然眷迟暮。常恐儿辈觉,悽其损欢趣。
富贵草露儿,勋猷春电䳱。云胡不暂息,驰身傍荒戍。
潮水绝彭门,扬帆凌北固。何必非故乡,区中本形寓。
况此游目馀,平生赏心处。清川渺无穷,青山不知数。
客梦落遥天,浮云更盘互。
崇义院杂题 其五
白日悠悠抵岁遥,困来书卷暂相抛。马蹄不到松阴下,手弄残棋独自敲。
次韵孙太初秋夜汎月之作
烟敛依依树,鸥飞漠漠田。短箫吹夜月,高兴落江天。
远火摇轻浪,跳鱼惊过船。良辰不易得,吾敢卜明年。
洞庭东山诗七首 其七 游洞庭将归再赋
城中遥指一螺苍,到此依然自一乡。晓鼓隔溪渔作市,秋风吹枳橘连墙。
名山更倚湖增胜,清赏刚临月有光。正尔会心空又去,不如僧住竹间房。
才伯过访
落日生愁地,穷阴欲雪天。归心闻断雁,衰鬓逼残年。
光景陈编里,情怀薄酒边。平生黄叔度,相见即欣然。
人日停云馆小集
新年便觉景光迟,犹有馀寒宿敝帷。寂寞一杯人日雨,风流千载草堂诗。
花枝未动临佳节,菜饭相淹亦胜期。春色到今深几许,小山南畔草痕知。
书昌国忆母诗后 其一
音容杳渺梦中尘,游子空吟寸草春。莫怪掩篇双泪落,就中吾是有心人。
九日閒居用渊明韵
端居念物化,草屋秋风生。白云从东来,因之感浮名。
素发已充领,世欲移聪明。穷无致用资,安事蜚英声。
尘埃失故步,老大怀弱龄。菁华不复妍,白日已西倾。
抚时不能忘,徙倚当前荣。寒花媚幽歜,怅然伤我情。
怆兹霜露早,宁知岁功成。
秋怀 其一
零露瀼瀼陨玉柯,西风吹起洞庭波。江东菰米空愁绝,汾水楼船奈乐何。
万里边声鸿雁急,四檐金气候虫多。伤心最是邯郸道,忍听佳人倚瑟歌。
楞伽寺湖山楼
石湖春尽水交流,来上支公百尺楼。尊酒吟分茶磨雨,疏帘横捲越城秋。
一窗粉墨开图画,葛里风烟入卧游。正是倚阑愁绝处,不禁长笛起沧洲。
荅唐子畏梦余见寄之作
故人别后千回梦,想见诗中语笑哗。自是多情能记忆,春来何止到君家。
丁亥元日次才伯韵二首 其一
东风早晚到天涯,客子逢春正忆家。柏叶漫传元旦酒,江梅应发故园花。
不愁逆旅无亲戚,依旧江湖有岁华。深负郑庄腾荐剡,游岩痼疾久烟霞。
次韵吴德徵先生江南弄
烟霏晓色彤楼开,美人倚醉临妆台。韶华孰驻颜如玉,镜里年光转朱毂。
春风江岸蘼芜绿,落尽閒花绮尘馥。翠屏自度春寒曲,帘箔重重燕双宿。
雪后早朝
月满长安雪未消,分明银海泻秋涛。光迷万里璚珂乱,势压双龙玉阙高。
曙色渐分鳷鹊观,凝寒犹在鹔鹴袍。负薪亦有号饥者,愿得君王发汉廒。
潇湘八景 其一 潇湘夜雨
湿云载秋声,万籁集篁竹。江湖白发长,独拥孤蓬宿。
结草庵僧相邀阻雨不行
城南有约访招提,风雨沧浪只尺迷。惆怅一春能几醉,蹉跎四事苦难齐。
花间细溜沾衣袖,道上丰泥没马蹄。孤负山僧清净供,一窗离思共谁题。
削吴雪洲磨厓神异卷
齐云西来岩壁立,天削芙蓉千仞碧。谁能削字碧云端,吴生袖有如椽笔。
蟠金屈铁纷琳琅,天门慌忽蛟龙翔。梦中神授若有得,觉来信手笔已忘。
坡翁此诗信奇绝,千年似为吴生设。老夫拈笔赠吴生,一笑千峰秋月明。
崇义院杂题
闰正月十一日游玄妙观历诸道院晚登露台乘月而归次第得诗七首 其 ...
道人相见古梅边,为写幽情拂响泉。窗外南枝春尚浅,雪英千片落冰弦。
游西山诗十二首 其十一 玉泉亭
爱此寒泉玉一泓,解鞍来上玉泉亭。潜通北极流虹白,俯视西山落镜清。
最喜须眉摇绿净,忍将缨足濯清泠。马头无限红尘梦,总到阑干曲畔醒。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615篇诗文
柏子潭
同王履约过道复东堂时雨后牡丹狼藉存叶底一花感而赋诗邀道复履约 ...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十首 其一
道出淮泗舟中阅高常侍集有自淇涉黄河十二首因次其韵 其九
兰房曲戏赠王履吉效李贺
汛湖
咏嗣业
先友诗八首 其七 参议王公徽
二月望与次明道复泛舟出江村桥抵上沙遵陆邂
沧浪池上
春日怀子重履约履仁 其三
病起秋怀 其二
重过大云庵次明九逵履约兄弟同游
是晚过行春桥玩月再赋
雨中杂述 其三
郁裕州忠节诗
先大父常有宿汶上之作今日次开河盖汶上地也舟中阅先集敬次其韵
岁莫斋居即事
书吾尹扇 其二
先友诗八首 其一 太仆李公应桢
送钱元抑南归口号十首 其八
与逵甫燕坐小斋为写竹石
端午赐扇
张夏山挽词 其八
与邢丽文登葑门城楼
崇义院杂题 其一
吾尹邀游虎丘奉次席间联句
题画 其五
甲寅除夜杂书 其五
答彭寅之见赠
至定山辱庄先生赠诗次韵奉荅
送王承恩侍讲参政四川
五月十三日种竹
致仕出京言怀 其一
马上口占谢诸送客十首 其三
崇义院杂题 其九
暮春(二首)
癸丑元旦
竹堂
马上口占谢诸送客十首 其八
张夏山挽词 其二
上巳日独行溪上有怀九逵
岁暮雪晴山斋肆目偶阅谢皋羽诗穷冬疑有雨一雪却成晴喜其精妙因衍 ...
张夏山挽词 其十
盛斯显南京司封
厓山大忠祠 其三
咏文信国事四首 其一
寄陆安甫
徐州清明
读于肃悯旌功录有感 其一
人日孔周有斐堂小集
春日游晴硎天平诸山
庭前蜀葵
题画 其三
洞庭东山诗七首 其三 宿静观楼
马上口占谢诸送客十首 其十
游灵岩登琴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