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画六首 其五

题画六首 其五

明代 文徵明

长松摇日影亭亭,无限江头倚杖情。鸿雁欲来天拍水,白云收尽暮山横。

诗人文徵明的古诗

二月望与次明道复泛舟出江村桥抵上沙遵陆邂

明代 文徵明

十里扶舆渡野塘,旋穿松峤入苍苍。
风吹麦叶平畴乱,日炙草花村路香。
春色酿晴供乐事,岩光摇翠落飞觞。
清忙刚被山灵笑,却笑担夫为底忙。

题渔隐图四首 其二 夏

明代 文徵明

江头夏雨十尺强,晚波摇日空江凉。游鱼瀺灂乐深薮,不谓人间有渔笱。

笱得江鱼不税官,自食自渔终岁欢。输租转赋世途恶,渔家自得江湖乐。

题黄应龙所藏巨然庐山图

明代 文徵明

筠阳文学倦官职,十年归来四壁立。探囊大笑得片纸,不啻琼球加拾袭。

㩦来示我俾品评,谓是名僧巨然笔。涣迹漓踪那辨真,行间双印还堪识。

古篆依稀赣州字,先宋流传非一日。要知源委出珍藏,未论谁何定名迹。

墨渝纸敝神自存,老笔嶙皱况超逸。冈峦迤逦蒙密树,浦溆萦纡带村室。

盘盘细路绕山椒,斜引鱼梁更东出。途穷山尽得幽居,穹宫杰构临清渠。

仙邪佛邪定何处,髣髴胜境如匡庐。还从文学问何如,大笑谓我言非虚。

自言远游真不俗,曾见庐山真面目。五老之峰披白袍,玉虹万丈时飞瀑。

某丘某壑皆旧游,展卷晴窗眼犹熟。秪今老倦到无由,对此时时作卧游。

惭余裹足不出户,闻君此语心悠悠。高怀只尺已千里,眼中殊觉欠扁舟。

答彭寅之见赠

明代 文徵明

弱冠追随渐老成,中间多故各深更。扁舟憔悴横江梦,短榻淹留共砚情。

论学平生愧知己,定盟当日是同庚。赠诗珍重知君意,贫病年来类长卿。

寄陆安甫

明代 文徵明

吾友陆士龙,瑰姿照瑶璧。谁令厄世网,老大媚泉石。

海滨郁相望,无由慰乖隔。萧然点笔馀,千里盈一尺。

飞泉落寒空,细路缘绝壁。如闻犬吠声,不见人行迹。

白云缥缈际,应有神仙宅。阆风吹瑶华,知君有遐适。

顾君庙廊器,岂久在山泽。

潇湘八景 其一 潇湘夜雨

明代 文徵明

湿云载秋声,万籁集篁竹。江湖白发长,独拥孤蓬宿。

闰正月十一日游玄妙观历诸道院晚登露台乘月而归次第得诗七首 其 ...

明代 文徵明

神清殿曲倚阑干,市散人空万井间。莫负仙台今夜月,明朝日出是尘寰。

送彭赴嘉兴训导 其二

明代 文徵明

东望嘉禾近百程,漫随儒牒去亲庭。蝉联宦业承三世,辛苦传家有一经。

我老自怜衰鬓白,汝行不失旧毡青。还应别后钟情处,飞梦时时秀水亭。

雪景

明代 文徵明

愁云灭没无飞鸟,新水微茫有断津。谁识溪南千垒玉,输他高阁倚阑人。

崇义院杂题 其六

明代 文徵明

茗碗垆薰意有馀,日长人散闭精庐。俄然屋角凉风顺,吹起新蝉乱读书。

道出淮泗舟中阅高常侍集有自淇涉黄河十二首因次其韵 其一

明代 文徵明

扬舲入淮泗,春云去閒閒。彭门在何许,仰见云龙山。

逝矣黄楼人,清风邈难攀。坐令千载轻,宇宙俛仰间。

过扬州登平山堂二首 其二

明代 文徵明

平山堂上草芊绵,学士风流五百年。往事难追嘉祐迹,閒情聊试大明泉。

隔江秀色千峰雨,落日平林万井烟。最是登临易生感,归心遥落片帆前。

还家志喜

明代 文徵明

绿树成阴径有苔,园庐无恙客归来。清朝自是容疏懒,明主何尝弃不才。

林壑岂无投老地,烟霞常护读书台。石湖东畔横塘路,多少山花待我开。

道出淮泗舟中阅高常侍集有自淇涉黄河十二首因次其韵 其十二

明代 文徵明

忆我出门时,春风初著柳。行行阻川途,已落阻絮后。

白日感西阻,黄流正东走。河流几百折,时时回鹢首。

南风自何来,吹渡古汴口。须臾走尘沙,奄忽迷九有。

收帆斜日明,青山落吾手。倚杖看春山,不觉立已久。

前临济水清,那堪照衰朽。

题渔隐图四首 其一 春

明代 文徵明

江南雨收春柳绿,碧烟敛尽春江曲。十里蒲芽断渚香,千尺桃花春水足。

溪翁镇日临清渠,坐弄长竿不为鱼。太平物色不到此,安知不是严光徒。

再和昌国游洞庭西山诗八首 其八 游资庆寺

明代 文徵明

老衲深居湖上山,松扉斜掩磬声寒。袈裟对客妨秋定,蔬笋开厨破晚餐。

未愧逡巡留偈子,自缘疏野恋蒲团。归来烟月篇章富,乞与幽人得细看。

新正六日同子重晚步至竹堂

明代 文徵明

佛座香灯竹里茶,新年行乐得僧家。萧然人境无车马,次第空僧有岁华。

几日南风消积雪,一番春色到梅花。坐吟残照归来缓,古树荒烟散晚鸦。

同次明九逵及王氏兄弟汎舟游横山

明代 文徵明

兰桡十里下横塘,漠漠风撩鬓影凉。野水秋来寒玉净,碧山西去暮云长。

行边黄偃禾栖亩,眼底红酣树饱霜。飞尽落霞新月上,空江渺渺白蘋香。

虎丘观雨

明代 文徵明

海涌春岚湿翠鬟,生公台下雨漫漫。风回阴壑奔泉黑,云锁苍池剑气寒。

净洗尘氛开绝境,不妨烟霭是奇观。诗人自得空濛趣,悟石轩前独倚阑。

夏日睡起

明代 文徵明

绿阴如水夏堂凉,翠簟含风午梦长。
老去自于闲有得,困来每梦客相忘。
松窗试笔端溪滑,石鼎烹云顾渚香。
一鸟不鸣心境寂,此身真不愧羲皇。
文徵明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61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