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袁鲁仲邀予登列岫楼予自胥台没数年不登矣

袁鲁仲邀予登列岫楼予自胥台没数年不登矣

明代 文徵明

故人湖上有高楼,十载清樽续旧游。飞翠窗中仍列岫,片帆天际见归舟。

依然绿树啼黄鸟,无赖青山笑白头。不尽阿戎淹恋意,渚云江草两悠悠。

诗人文徵明的古诗

先友诗八首 其一 太仆李公应桢

明代 文徵明

太仆在三舍,抗言拒刑臣。平生彊执志,已究未达身。

十年更外制,耿挺标清真。矫矫孤飞鸿,翘翘一角麟。

卿监晚翱翔,白发已盈巾。故国有佳山,长岐多风尘。

终然绝俗姿,逸去畴能驯。

三月廿二日家兄解事还家夜话有感

明代 文徵明

虚堂漠漠夜将分,黯黯深愁细语真。零落尚怜门户在,艰难谁似弟兄亲。

扫床重听灯前雨,把酒惊看梦里人。从此水边松下去,但求无事不妨贫。

次韵履仁春江即事

明代 文徵明

二月江南黄鸟鸣,春江千里绿波平。
朱甍碧瓦参差去,水荇兰波次第生。
风外秋千何处笑,日斜钟鼓隔花晴。
洞庭烟霭孤舟远,茂苑芳菲万井明。
唱断竹枝空复恨,流连芳草不胜情。
何时载酒横塘去,共听吴娃打桨声。

儿子晬日口占二绝句 其一

明代 文徵明

堂前笑展晬盘时,漫说终身视一持。我已蹉跎无复望,试陈书卷卜吾儿。

送钱元抑南归口号十首 其六

明代 文徵明

羡君五十赋归欤,我亦头颅五十馀。把袂不须伤远别,病夫行已厌尘裾。

济上闻笛

明代 文徵明

关山不隔梅花梦,吹破乡愁笛里春。夜水不波残月上,江湖多少未眠人。

咏丽文

明代 文徵明

萧散平生一布裘,纸窗竹榻自夷犹。常贫总坐能诗累,绩学曾为应举谋。

方外老僧邀结夏,山中啼鸟伴吟秋。病妻稚子从侵迫,眉上元来不着愁。

次韵答希哲见怀兼乞草书

明代 文徵明

墙外车音寂不闻,閒缘谁解病中纷。凉风著意吹芳树,落日含情咏碧云。

高谊乍违黄叔度,清篇先枉沈休文。秋来定有临池兴,榻得鹅群傥见分。

潇湘八景 其二 洞庭秋月

明代 文徵明

月出天在水,平湖净于席。安得谪仙人,来听君山笛。

甲戌岁朝明日立春东坡元日诗有土牛明日莫辞春之句因以为韵赋七诗 ...

明代 文徵明

开岁四十五,吾行已云衰。岂乏青云志,老大难为期。

学道苦无成,白首操文辞。东风汎碧草,缅然起遐思。

中秋日同诸友月洲亭看雨有作

明代 文徵明

为爱芳洲绿玉湾,共来沾醉野亭间。一年索莫中秋雨,百匝空亭负郭山。

水竹会心非在远,天时多故不妨閒。独怜日暮移舟去,不得高歌载月还。

岁暮雪晴山斋肆目偶阅谢皋羽诗穷冬疑有雨一雪却成晴喜其精妙因衍 ...

明代 文徵明

阳卉不复腓,研沼冰初结。云日弄寒姿,晶光互明灭。

双扉风自掩,陋巷人迹绝。庭鸟忽自飞,苍松落残雪。

道出淮泗舟中阅高常侍集有自淇涉黄河十二首因次其韵 其三

明代 文徵明

徐淮多往躅,行行入周访。始瞻芒砀云,忽出清泗上。

千秋赏雄图,白发不相放。歌风与戏马,高台屹相向。

张夏山挽词 其六

明代 文徵明

参藩江右寄旬宣,一道清风万口传。底事谗言能乱国,又将书剑下西川。

九日期九逵不至独与子重游东禅作诗寄怀兼简社中诸友

明代 文徵明

东郭名蓝带曲隈,三年行乐两回来。依然旧境墙遮树,久断尘踪砌有苔。

落日怀人流水远,秋风抚掌菊花开。良辰在眼休教负,相对山僧把一杯。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十首 其九

明代 文徵明

飞如有恋堕无声,曲砌斜台看得盈。细草栖香朱点染,晴丝撩片玉轻明。

江风飘泊明妃泪,绿叶差池杜牧情。赖是主人能爱惜,不曾缘客扫柴荆。

九日子畏北庄小集

明代 文徵明

野蔓藤梢竹束篱,城闉曲处有茆茨。主人闉散同元亮,胜日登临继牧之。

踏雨不嫌莎径滑,抚时终恨菊花迟。欲酬良会须沉醉,况有霜螯送酒卮。

王氏溪楼

明代 文徵明

晴云拂栋思悠悠,来上元龙百尺楼。落日正临官渡晚,春江自抱古城流。

夹堤烟火千家市,下水帆樯万斛舟。旧事凄凉芳草满,不知何处是长洲。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十首 其十

明代 文徵明

情知芳事去还来,眼底飘飘自可哀。春涨平添弃脂水,晓寒思筑避风台。

沾衣成阵看非雨,点径能匀衬有苔。秾绿已无藏艳处,笑他蜂蝶尚徘徊。

道出淮泗舟中阅高常侍集有自淇涉黄河十二首因次其韵 其十一

明代 文徵明

冉冉春云度,依依杨柳津。渺渺长风沙,恻恻远游人。

黄金销欲尽,白发日夜新。昨日梦故乡,觉来济水滨。

济水千里驰,去去随漂沦。宁免颜色改,长岐吹暗尘。

文徵明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61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