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西川归棹图奉寄见素中丞林公

题西川归棹图奉寄见素中丞林公

明代 文徵明

莆阳中丞千人英,怀忠事君老弥贞。向来声华四海倾,一言忤志还归耕。

归来忧世殊未已,况也黑头方壮齿。天子俄县西顾忧,尺一到门投袂起。

卷甲宵驰万里轻,竟剪穷凶报明主。捷书朝入剑门关,高情暮在壶公山。

豺狼满道不可往,锦城虽乐何如还。功成身退古所难,角巾东第畴能攀。

蜀江溶溶日千里,归心更比江流驶。玉垒浮云千万重,不如先生归兴浓。

瞿塘滟滪声撼空,落日惨淡摇长风。鸟道衡绝悲蚕丛,娥眉宛转开芙蓉。

青天一发付回首,江山与我俱无穷。呜呼,江山与我俱无穷,先生一棹岷峨东。

诗人文徵明的古诗

有怀刘协中

明代 文徵明

东风度幽馆,群鸟相和鸣。念子会无期,茫然过清明。

春江芳草会,怀人心目惊。如何多朋友,我独傍山城。

岂无樽酒欢,亦有花木荣。所怜异乡物,徒念心怔营。

白云度水去,日暮山纵横。倚阑咏修竹,千里何当并。

五月

明代 文徵明

径草侵衫色,庭梧生昼阴。时光临角黍,穑事望梅霖。

习静垆薰细,醒烦茗椀深。草堂宾客散,欹枕听幽禽。

有怀观音庵旧游

明代 文徵明

曲巷不容车马到,山人曾是一春留。别来空锁眠云榻,岁晚常怀听雨楼。

窗外梨花应自好,壁间诗草属谁收。似闻黄叶秋逾静,憔悴无心觅旧游。

题沈氏所藏石田临小米大姚江图

明代 文徵明

春云沉空山有无,眼明见此姚江图。图穷烂漫得题字,照人百颗骊龙珠。

平生雅识敷文书,绍兴岁月仍不诬。岂知尤物能媒祸,茧纸兰亭已非故。

石翁信是学行人,能使邯郸还故步。忆昔憸人贿为囿,黩财更假狂阉手。

千里珍奇归捡括,故家旧物那容守。沈氏藏兹二百年,一相掣去心茫然。

谁言物聚必有散,手泽相关常累叹。未能一笑付忘弓,且喜百年还旧观。

岂余钝眼错颜标,抵掌真成孙叔敖。区区不独形模似,更存风骨骊黄外。

一时点笔迥通神,得非小米是前身。从来艺事关人品,敢谓今人非古人。

是夜酌泉试宜兴吴大本所奇茶

明代 文徵明

醉思雪乳不能眠,活火沙瓶夜自煎。
白绢旋开阳羡月,竹符新调慧山泉。
地炉残雪贫陶穀,破屋清风病玉川。
莫道年来尘满腹,小窗寒梦已醒然。

先友诗八首 其七 参议王公徽

明代 文徵明

王公夫何如,侃侃古遗直。一命青琐闱,慷慨思效职。

此身朝阙廷,暮已在绝域。所期言职伸,宁计一身抑。

丘樊乐优游,天子思旧德。陜郊甫旬宣,遄归一何亟。

松菊媚幽人,钟山有佳色。

岁暮斋居即事 其二

明代 文徵明

陋巷萧条少过从,燕閒真味泊然空。荒鸡寂昼深庭院,寒雀西然小树丛。

抚事蹉跎岁云暮,怀人牢落雨其濛。垆香欲歇茶杯覆,咏得梅花苦未工。

闰正月十一日游玄妙观历诸道院晚登露台乘月而归次第得诗七首 其 ...

明代 文徵明

行披荦确履苍虬,曲径穿云古洞幽。只尺风烟千里外,居然人境见丹丘。

上巳日独行溪上有怀九逵

明代 文徵明

郭外青烟柳带柔,洞庭西去水悠悠。
故人不见沙棠楫,燕子齐飞杜若洲。
日落晚风吹宿酒,天寒江草唤新愁。
佳期寂寞春如许,辜负山花插满头。

郁裕州忠节诗

明代 文徵明

仓皇战守强撑支,力尽孤城竟死之。不谓真卿能备寇,终然南八是男儿。

尘昏何处归辽鹤,月黑空山叫子规。不负平生忠孝志,故人亲勒墓前碑。

病中 其二

明代 文徵明

败褐拥残躯,寒檠照屋庐。转怜儿女好,渐觉友朋疏。

药饵恒侵食,胸怀久废书。明朝休览镜,不是旧头颅。

郭西闲泛

明代 文徵明

雨足新蒲长碧芽,野塘十里抱村斜。
青春语燕窥游舫,白日流云漾浅沙。
湖上修眉远山色,风前薄面小桃花。
老翁负汲归何处,深树鸡鸣有隐家。

题画三首 其三

明代 文徵明

轻浪激回渚,光风汎荣条。青天渺何许,中流见仙桡。

修眉落明镜,兰带矞云飘。含情采芙蓉,无那美人遥。

画牡丹

明代 文徵明

粉香云暖露华新,晓日浓薰富贵春。好似沉香亭上看,东风依约可怜人。

张夏山挽词 其五

明代 文徵明

骢马使君前建守,仁恩十载两回施。武夷山下棠千树,尽是张公去后思。

徐州清明

明代 文徵明

新烟一抹起茆茨,翠柳千门映酒旗。此日断魂当客路,谁家溅泪有花枝。

等閒行役轻坟墓,忽漫逢春感岁时。日暮满帆风猎猎,萧然双鬓不禁吹。

风入松 行春桥望月

明代 文徵明

夜凉斜倚赤阑桥,天远碧烟消。酒醒忽见花间影,轻云散、月在林梢。

野火青山隐隐,渔歌绿水迢迢。

当年曾此醉清宵,共棹木兰桡。白头重蹋行春路,同游伴、半已难招。

夜静单衫露冷,玉人何处吹箫。

先友诗八首 其四 文定吴公宽

明代 文徵明

有伟延陵公,居然古明德。道义周一身,文章可华国。

悠悠明堂思,允矣清庙瑟。惜哉晚登庸,位用殊未极。

还能敦薄夫,坐亦消谗慝。德渊物为迁,曾谁睹声色。

圣贤不复生,斯人重吾忆。

张夏山挽词 其七

明代 文徵明

西川戡难策勋名,信是胸中有甲兵。才大恨无施用地,西风吹泪锦官城。

道复西斋偶成

明代 文徵明

风生回渚玉涟漪,秋晚茆檐白日迟。一事不经心境寂,离离松影坐来移。

文徵明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61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