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曹家达
一片荒塍冻草殷,江鸦乱捲北风还。晚来扶醉向何处,十里寒云雪后山。
为鲤南四弟家修写梅系以八绝句 其七
春归江上最思君,啼鸟邻家怅薄曛。今夜可知明月里,冷香喷醒一窗云。
洞庭秋思
木叶已萧瑟,灵均去国年。芳馨化萧艾,摇落大招篇。
二月八日偶成寄祝艾臣同年四首 其四
新年叨被邀春酌,孤负珍珠一斗红。赚得孔璋好文字,阿瞒原不病头风。
芦花绝句
江潭摇落暗伤神,絮絮团团看不真。斜傍酒旗风雪夜,多应无价玉壶春。
为秦伯未之济画梅繫以截句四首 其四
蜀王小苑报春回,杳霭东风动地来。最是不堪追忆处,江南江北旧楼台。
题流水鸳鸯图
暮寒塘堰烟如沐,芙蓉花下鸳鸯宿。十丈情丝罥柳条,下有幽人感独漉。
涧滨流水清且寒,等闲泻作愁千斛。渺漫芳心不自怜,愿随明月飞上天。
采莲人去流江冷,杜流红泪啼阑干。
如皋顾芾鼎家于八月十五日开红梅寄花朵于女,惠女自沪校得家书后 ...
红罗亭外垂垂树,花发元宵迥不同。秋月便如春月好,天涯回忆试灯风。
陈少蘅
秋风起河梁,野烟寒欲霏。送君出城郭,临流淡忘归。
伫立倏已暝,仰看鸿雁飞。星汉耿夜碧,参辰判夕晖。
素怀自可亮,不恤知音稀。使心如明月,随照归人衣。
梅花十首 其九
历乱交横冒雪开,琼枝仿佛在瑶台。九疑仙子分明道,我到人间又一回。
哭巢梧仲先生八首 其六
草玄亭上生春草,投阁何如返故山。当日从容辞伪职,怕留清议在人间。
梅花绝句八首 其七
江北江南春思多,故人相赠奈愁何。衣冠隔代都消歇,怕向梅花岭下过。
斋中读古十二首 其十
古读贵识字,乃免望文训。不显即丕显,诗意岂容紊。
古言殪戎殷,壹衣并音近。古古多叚借,此例何待问。
索涂求鄦君,或者不于靳。
申浦寄王云裳 其四
小睽盈尺阶前地,明旦从风道上车。一语赠君留后约,清明寒食客思家。
梅花杂题十四首 其六
落尽杨花不捲帘,早春诗句怕愁沾。江城五月风和雨,玉笛声中昔昔盐。
暑夜感言四首 其一
蒸气薄遥夜,高天星汉长。飘风从天来,萤火生微芒。
愿得及良时,寄怀在众芳。申椒杂菌桂,佩之永不忘。
无为遝零节,所得在焜黄。
怡园主人消寒会予自上海归赋此
岁晚意不适,驱车归家园。穷巷多白草,寒门无高轩。
道逢心所欢,得意相忘言。邀我旧游地,劝我彭泽尊。
顾念早春节,气候殊凉温。三淩杀野荠,霜落寒蓬根。
耿耿怀旧情,况复时既昏。芳草随年尽,何处求王孙。
为鲤南四弟家修写梅系以八绝句 其三
当年和靖托良谋,大好湖山占上游。秾李夭桃争后起,任凭经过不回头。
代人题山水三首 其一
夕阳西崦近黄昏,松翠山光化墨痕。一片秋阴收不住,淡云微雨入孤村。
二十一日消寒七集拟陶三首 其三
繄我坠尘网,东游澹海漘。宁忘携手好,嘉会及芳春。
豪素托先期,有怀聊自陈。毋为及良时,挥杯念远人。
为章诚叔同门画梅
燕侨斋里从游侣,四十年来两鬓华。为问当时茅舍外,可能留得几枝花。
曹家达
曹家达,字颖甫、尹甫,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孝廉(举人),后入南菁书院,研究经书及诗文。废科举后,他深入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二年后取得应手而愈的疗效。以此益信经方之验。► 582篇诗文
过潘阳湖堤上
梅花绝句奉果园叟八首 其八
杂诗二首 其二
游毕氏废园五首 其五
题梅三首 其二
观王石谷倪云林山水拟题各系二绝 其四
代人题山水三首 其三
梅花杂咏二十首仿渔洋秦淮杂诗体为章黻云 其十二
春草四首 其三
重九前一日晚眺
章茀云有伤逝四首和以绝句而推广之十二首 其四 吴伟卿希鄂
杨柳枝词六首 其二
青桐歌二首 其二
撰吴缄三年伯家传有感即赠达璋同年
梅花杂题六首 其五
重九日为鲤南死后四十九日赋以志悼四首 其二
秋海棠次渔洋山人秋柳韵四首 其四
子夜秋歌八首 其五
应夔丞锄击革匪宋教仁歌
哭巢梧仲先生八首 其四
暮抵郝家集
秋试和海州席静庵素琨并示丁向卿
梅花十首 其三
题梅二首 其二
初夏登城
代如皋某拈木芙蓉美人二首 其一
采蒪曲四首 其一
潍邑诗人丁三叔言
张公书院废址
励志五首 其二
章茀云有伤逝四首和以绝句而推广之十二首 其八 黄藜阁光照
前作未尽复集五古以足题面六首 其三
哭巢梧仲先生八首 其一
留别鲤南四弟
哭宋芸子先生 其二
旧画窗帘四今存其二感赋一绝
四时田园杂兴四首 其一
大雨行
和果园闲情四咏 其二 咏梦
女弟章兰修
冬柳次无锡钱茂才瀚生 其四
又四首 其一
续正气歌
凉秋吟二首 其二
徐州杂感和半园壁间韵
题罗两峰梅花小册十首 其四
落梅四首 其一
十二月八日散步上海废城西见古木寒鸦与伯未同赋四首 其一
梅花绝句四首 其二
为郭三蓉汀
八月十四日上车还江阴途中作又七绝二首 其二
无锡公园偶题
哭巢梧仲先生八首 其二
十二月八日散步上海废城西见古木寒鸦与伯未同赋四首 其二
拟枚乘杂诗六首 其一
和馀姚章太炎女公子游春郊即事
画梅绝句
梅花杂题十四首 其八
晓凉二首 其一
为简敬画梅率题二绝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