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子夜夏歌八首 其七

子夜夏歌八首 其七

清代 曹家达

蒸气薄遥夕,暑雨蚊虫飞。妾命如纱縠,安得化郎帏。

诗人曹家达的古诗

春柳四首用渔洋秋柳韵四首 其一

清代 曹家达

津桥三月杜鹃魂,回首春明尚有门。踠地青烟饶舞态,极天浓露化啼痕。

劫馀病马无全荫,乱后荒鸦剩废村。闻道公孙还圣哲,虫书茫昧与谁论。

陈少蘅 其二

清代 曹家达

贫交羞赠行,一掬衣衫尘。将归劝拂拭,厚意犹相亲。

拂拭岂无厌,当我怀故人。寒云蔽秋树,欲涉河无津。

青山江上屏,肠中千辐轮。

梅花杂题十四首 其六

清代 曹家达

落尽杨花不捲帘,早春诗句怕愁沾。江城五月风和雨,玉笛声中昔昔盐。

题读内经图为秦生伯未作二首 其二

清代 曹家达

二家比类合古书,冠以旧号尊绪统。消解群疑始见真,读书贵有明眼人。

又词先生启玄钥,用志不纷凝于神。妙悟阴阳决生死,削除骈拇及枝指。

迄今披图见古心,君子有谷诒孙子。

重九后奉寄章黻云昌平八首 其五

清代 曹家达

榆河近接白浮山,汉将防秋上谷閒。闻道边烽新告急,羽书前夜入南关。

落花五首 其三

清代 曹家达

剑阁西来草不春,马嵬坡下土痕新。可怜凝碧池头月,又照君王夜入秦。

感旧四章 其一 丁叔衡师

清代 曹家达

淄渑不能辨,动与俗流乱。胶漆不能固,适为泥水判。

念我丹徒师,高言瑟玉璨。古道照人颜,进我广陵散。

群阴巧相搆,中道忽冰炭。盈盈一江水,北流无畔岸。

相去不盈咫,风飙路中断。疚怀永不赎,睇古发长叹。

题长沙陈述庐乃勋瞻麓图 其二

清代 曹家达

往事凄凉不可听,合家相聚泣新亭。而今又作江南客,惨忆乡山岳麓青。

别幼涛后伴书福建并示陈生荔亭二首 其二

清代 曹家达

延誉江南玉树庭,元龙湖海久忘形。天精若为诸君动,行见东南聚德星。

女弟章兰修

清代 曹家达

天地一何隘,君生胡不辰。朝设两楹奠,夕与泥土亲。

茫茫大暮中,千载永弗晨。昔为掌中珠,今为泉下尘。

安能复归来,招具空备陈。送君出南郭,伫立徒伤神。

题薛道衡平陈碑残本二首 其二

清代 曹家达

漫漶难将幼妇题,开皇年月尚堪稽。翻嫌椽笔铭功后,传诵空梁落燕泥。

秋海棠次渔洋山人秋柳韵四首 其三

清代 曹家达

晓凉清露渍罗衣,锦瑟韶华转眼非。倩女离魂归未得,汉皋杂佩解瘦稀。

偶邀瘦蝶为寒侣,好语游蜂莫浪飞。一样断肠嫌折取,朱楼才下素心违。

梅花杂题六首 其二

清代 曹家达

一天晴碧晕霜华,缀取生香入酒家。寄语玉人休便折,恐教惊起后栖鸦。

行路难拟鲍明远八首 其七

清代 曹家达

鹏鸟负奇翮,羞与黄雀群。扶遥羊角绝有力,茫洋怒举垂天云。

稿砧鉴此绝裾去,不惜椒兰明镜分。江湖岁晏少舟楫,乱流芳草生夕曛。

星河在天月在树,肠断思君梦来处。

秋阳篇

清代 曹家达

后羿射天九乌死,中逸其一差可喜。寅宾寅饯时燠旸,三百六旬作天纪。

岁在丁卯秋八月,淫威饕虐怨咨起。薰天溽暑土烂人,如鱼在釜略可拟。

朱明无云剧槁暴,高舂直下九万里。安得神龙恤如燬,升天倒下天河水。

昏夜上轮舶,北风猎猎,随潮声上下,俯仰时局,悄焉有陆沈之惧, ...

清代 曹家达

生不用,醉落东海骑长鲸,渺焉一粟浮生轻。荒江月黑北风紧,星火鹘落春潮生。

飞廉冯夷两不让,兀地一喝山为倾。百川呼吸毕万窍,天籁地籁并相耀。

随身宝气压不减,孤剑横飞出匣啸。书生谔谔轻时贤,渡江击楫悲膺填。

狂言高唱动天阙,不作秋蝉鸣可怜。君不见,铁舰铜轮变邃古,夷氛浊乱太和宇。

不恤东人杼柚空,岁币频仍作怨府。愿乘铁甲淩沧溟,责言夜到单于庭。

安得中原息群吠,归来长揖君山青。

大雨行

清代 曹家达

壬寅六月丙午日,黑风倒捲天河溢。天神欲下群鸟翔,东海波涛猝僵立。

指顾苍莽烟尘翻,抉荡万怪迷乾坤。丰隆下劈蛰龙起,飞廉怒挟群山奔。

人人对此神色变,都道年来不曾见。高原下隰咄嗟遍,惧有洪流漂九县。

方今江海群狐嗥,铜轮万里追风涛。陆沉在厄谁能逃,上方劫后荒无毛。

可能粒食需江皋,忧国无聊复静坐。坐觉清凉满怀袖,莫说江南天更漏。

应是仁恩及旱苗,帝怀廑我生民瘦。不然内地奸民多,嗷嗷鸿雁纷关河。

谁与枵腹定干戈,及今倖际太平岁,瘠壤膏沃腾秧歌。

愿挽天河洗铁甲,筹边三策无蹉跎,李唐刘贶今谁何。

梅花杂题六首 其一

清代 曹家达

酒人伴侣今何在,一去浮山相见稀。累日冰霜拦不住,晓窗晴色送将归。

梅花杂题十四首 其十三

清代 曹家达

杈枒老树出垣墙,零落垣衣锁暗香。夜静谁家倚孤笛,茜纱窗外月如霜。

题吴絅斋

清代 曹家达

碎擘春云黯暮愁,酒家难作踏青游。江潮日日征帆远,一夜离魂化石尤。

曹家达

曹家达

曹家达,字颖甫、尹甫,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孝廉(举人),后入南菁书院,研究经书及诗文。废科举后,他深入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二年后取得应手而愈的疗效。以此益信经方之验。► 582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