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曹家达
漫天飘泊雨初晴,瘦尽风情百感生。辽塞当年垂老别,长安三月丽人行。
忍抛秾艳供痴蝶,閒话凄凉剩晓莺。二十四番容易过,鬓丝潦倒最分明。
题画七首 其三 桃柳
东风无力袅晴丝,绾住天台第几枝。省识春归无觅处,晓烟斜月立多时。
七夕次鲤南韵四首 其一
昨夜滂沱豕涉波,今宵玉宇早凉多。黄金错铸相思泪,灵匹经年懒渡河。
伤春曲和丁文初
风吹落红上翠翘,楚王宫中怜细腰。回身抱影看不得,对此风花泪沾臆。
山上有山河间河,春归日暮当奈何。镜中前夜老青娥,愁绝蜘蛛结网罗。
斋中读书十二首 其十一
鄦书十二辰,于已训为止。此即已止字,反已乃为己。
古文以同台,女台是为始。姒文列新附,大徐荒厥旨。
近人雷俊书,乃更伪成似。不从古籀求,多端谁能理。
杨花次阜荪韵五首 其一
飘摇辄感暮天风,淅淅零零閒落红。归思苍茫连塞下,乱愁萧瑟付楼东。
蜂惊尘影投邻巷,鸦抱春烟落故宫。正是无聊言不得,江潭又见雨空濛。
失约二首 其二
乘兴而来兴尽休,不因甘草强迟留。山阴访戴有成例,甫到门时雪满舟。
为朱太忙画梅 其一
和羹心事帝王家,天宝由来重物华。自有文章作晖映,宫门朝日九英花。
失约二首 其一
吾爱秦青作好歌,纵然风雨亦来过。冻云要我且休息,一粟庵前暝色多。
梅花杂咏二十首仿渔洋秦淮杂诗体为章黻云 其十六
佳人相照冶城游,桃李风光占上头。横笛玉箫更凄咽,诗成江令不胜愁。
花落二首 其一
重门深锁几斜晖,崔护重来意绪违。输与踏花双燕子,衔泥犹带好春归。
梅花绝句二首 其一
天与清寒冠众芳,冰魂月魄伫昏黄。春来塞上吹芦管,多少征人忆故乡。
芦花绝句
江潭摇落暗伤神,絮絮团团看不真。斜傍酒旗风雪夜,多应无价玉壶春。
梅花杂题十四首 其一
啾啾宿鸟过南枝,冻月春烟好护持。都道试灯风色暖,酒痕昨夜上凝脂。
观王石谷倪云林山水拟题各系二绝 其二
崭石赭其腹,峻坂童其巅。恐是采樵人,斫破秋林烟。
梅花杂题十四首 其十一
倒影低衔野水清,每缘芳树结遥情。鹤声为报霜华晚,山寺焚香待月明。
扬州杂诗八首八首 其六
何郎东阁旧官衙,孤咏宵阑手自叉。借问扬州新令尹,有无清梦寄梅花。
书北宋王逢原令广陵诗钞后
浑沌凿破宙合六,营造怪物古异独。昌黎门中三见之,刘叉卢仝暨昌谷。
广陵异代尤绝奇,鬼伯头角神龙姿。赵宋南北寡侪偶,能以名姓怖小儿。
张惶万态异可掳,风雨怒发鳞之而。飞头海角世所有,参目虎首臣能为。
天生灵物岂有待,罔两问景殊失辞。仅得月岩斋一篇,笔端字字腾蛟螭。
馀子碌碌少光气,异才空使蛇怜夔。
拟白香山暮江吟二首 其二
水云低压柳
舟泊浒墅关梦得两绝句晓起仅记野烟句因足成一绝
昨宵灯落梦还家,关路鸡鸣径转差。梦里有诗还记省,野烟和月落梅花。
梅花绝句端阳后五日作二首 其二
绿叶成阴胜赏空,冷香和梦谢雕栊。除非何氏山林见,折笋风前绽小红。
曹家达
曹家达,字颖甫、尹甫,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孝廉(举人),后入南菁书院,研究经书及诗文。废科举后,他深入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二年后取得应手而愈的疗效。以此益信经方之验。► 582篇诗文
元宵即事
题张少槎太姻丈山水三首 其二
清明上冢途中杂兴四首 其二
行路难拟鲍明远八首 其八
梅花杂题十四首 其十
斋中读书十二首 其六
哭宋芸子先生
白荷为郡城谢纯甫作恩灏二首 其二
申浦寄王云裳 其二
梅花十首 其一
题罗两峰梅花小册十首 其一
杨柳枝词六首 其二
送春二首 其一
十二日消寒六集代白纻词二首 其一
和果园闲情四咏 其二 咏梦
梦中得
四时田园杂兴四首 其二
庠生严启先妻张孝悯题辞八首 其六
秋柳四章次渔洋山人韵四首 其四
和性道人见寄二首 其二
和杨蓉裳先生采菱曲三首 其二
城南春望二首 其一
八夕偶兴
行路难拟鲍明远八首 其七
题梅四首 其三
重九日为鲤南死后四十九日赋以志悼四首 其四
子夜冬歌八首 其六
春柳四首用渔洋秋柳韵四首 其一
集醴泉铭奉张尔常先生
二十九日消寒八集代行路难二首 其二
哭巢梧仲先生八首 其四
陈桂五
早春杂诗二首 其一
杂诗二首 其二
子夜夏歌八首 其八
出东门行送秦生伯未
咏菊和张痴山先生
留别郭三果园二首 其二
清明上冢途中杂兴四首 其四
扬州杂诗八首八首 其七
和上海曹桐庐二十初度感怀 其四
题章仰苏同年塞上吟次张少泉世叔韵
画梅绝句
四时田园杂兴四首 其三
寄谢生冶盦
庠生严启先妻张孝悯题辞八首 其五
书赵焕文死节传后
落花次沈石田韵五首 其四
和安吉吴昌硕咏赵文敏书,元觉了义,经付中峰和尚,忏悔管夫人四 ...
代休洗红二首 其一
秋夜怨二首 其一
题冯慰联秋耕图
雪梅篇
章茀云有伤逝四首和以绝句而推广之十二首 其六 陈敬伯裔仲
申浦寄王云裳 其三
苏台秋兴和汪茗生同年 其四
章茀云有伤逝四首和以绝句而推广之十二首 其五 刘范庭国模
游毕氏废园五首 其二
十二日消寒六集代白纻词二首 其二
秋阳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