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行路难儗费昶

行路难儗费昶

清代 曹家达

君不见,风吹朝华白日变,春愁如缕复如片。始妾自谓可君意,容光伯仲照阳燕。

流苏白玉香屑霏,葡萄海马精金鍊。衣袂压香囊,裙带双鸳鸯。

物物各殊异,要以永不忘。一朝见宠怜,当无生弃捐。

宓妃椒涂岂速化,陈王豆萁叹急煎。安得东风惜杨柳,从教脱絮飞上天。

兰膏粉黛常自弃,传红写翠为谁妍。长羡江淮尺半鱼,逍遥比目游深渊。

诗人曹家达的古诗

秋阳篇

清代 曹家达

后羿射天九乌死,中逸其一差可喜。寅宾寅饯时燠旸,三百六旬作天纪。

岁在丁卯秋八月,淫威饕虐怨咨起。薰天溽暑土烂人,如鱼在釜略可拟。

朱明无云剧槁暴,高舂直下九万里。安得神龙恤如燬,升天倒下天河水。

题秋江泛棹图二首 其一

清代 曹家达

年来清兴托兰桡,荒渚丛芦生暗潮。閒倚航头风色晚,一天凉晕白萧萧。

落梅四首 其一

清代 曹家达

凛烈岁云暮,北风江上寒。怀人当此夜,曾借一枝看。

香雾侵帘幕,春灯照绮纨。仍怜后庭树,累月未摧残。

晓渡绿水洋四首 其三

清代 曹家达

刺船所向无空阔,大海长鲸跋浪行。自有成连寻不得,蹇修空系伯牙情。

题梅四首 其四

清代 曹家达

江妃灿若霞,宋璟心如铁。刚健含婀娜,画意此两绝。

题李梓舒秋山图为鄦生感孚作

清代 曹家达

山木不动风萧骚,山气薄人森毫毛。但觉秋阴满潭壑,日落未落荒烟高。

欲写苍茫万古意,对此椽笔难为操。思训昭道大小李,山水六法誇神皋。

将军孙子苍为庶,抗希先德人中豪。逸情上淩磔栖鹘,大气旁走驱灵鳌。

我苍披图索光景,耳边仿佛来风涛。

章耕士以五十自吊索和诗以唁之 其三

清代 曹家达

杞人遘心疾,出门求良医。问疾何为来,卢扁无能为。

天地既崩坼,乱离方在兹。岂不念复旦,暮夜难与期。

巢端鸣老鸮,屋上嗥狐狸。所在怵心目,欲默不自持。

独醒良未任,何不餔糟醨。

行路难拟释宝月

清代 曹家达

君不见霜华洗寒月,淩淩砭肌骨。客途岁晏光景沉,幽房夜寒绮思发。

江水连云照黑头,南乌一夕催华发。耿耿么弦秋怨多,绵绵独茧朝机歇。

长绳不系日西飞,最好光阴忽沦忽。行路难,行路难,举头不觉青天远,马迁戴盆发长叹。

送鲤南四弟之苏州

清代 曹家达

暝色上河梁,野草亦离离。人影隔烟树,送子当路歧。

嗟予鲜同气,况在天一涯。自昔别严亲,道路长相思。

今兹复归来,畴念成孤儿。挥手一以别,怆恍不尽辞。

自力爱春华,及此少年时。登高望天末,忧思当告谁。

鹡鸰怀至性,岁寒相与期。

夏日閒居二首 其一

清代 曹家达

春尽了无迹,漫然清兴殊。林阴羃江浒,芳草上城隅。

午梦书为蘖,醉乡天与徒。南风知我意,吹熟北村庐。

四时田园杂兴四首 其三

清代 曹家达

木末秋云飞,凉飙倏已至。寒萤耿草露,光景不自遂。

蟋蟀伤局促,宵征空自累。系彼田家子,芜秽既已治。

奢祝求仓箱,馀资纳官吏。不知身世宽,但觉有馀地。

系歌野亩中,日暮担禾穟。

续正气歌

清代 曹家达

正气自磅礴,发泄初无馀。大者无求生,小者安穷居。

公允首山薇,幼安辽东庐。郑氏铁函经,谢公却聘书。

金臣张天纲,书主从厥初。元臣蔡子英,改正羞拜除。

于事纵无补,趋利异侩狙。试观冯道传,嫠妇殆不如。

杨花次阜荪韵五首 其一

清代 曹家达

飘摇辄感暮天风,淅淅零零閒落红。归思苍茫连塞下,乱愁萧瑟付楼东。

蜂惊尘影投邻巷,鸦抱春烟落故宫。正是无聊言不得,江潭又见雨空濛。

陆涧鹤年伯以和卢彬士金陵绝句见示因次其韵六首 其一 清凉山

清代 曹家达

残山荦确照寒晖,依旧高城瞰四围。欲问萧梁兴替事,寺门黄叶一僧归。

秋试和海州席静庵素琨并示丁向卿 其二

清代 曹家达

天涯此去若比邻,异室芝兰共一春。转憾来时相见晚,西风吹冷酒边人。

二月八日偶成寄祝艾臣同年四首 其二

清代 曹家达

薄采葑菲日易斜,暂凭高卧息纷拿。海风吹下萧萧雨,别梦如云谢到家。

秋海棠次渔洋山人秋柳韵四首 其二

清代 曹家达

薄命为花不耐霜,将荷作镜照回塘。东风台榭曾烧烛,西注星河感服箱。

碧玉小家怜女伴,白头宫女说君王。南朝金粉今何似,寥落当年旧教坊。

十二月八日散步上海废城西见古木寒鸦与伯未同赋四首 其二

清代 曹家达

往日延秋门上呼,夜砧声里每将雏。而今抛弃荒园里,谁省当时尾毕逋。

春感二章 其一

清代 曹家达

昔闻蒌蒿名,载在东坡诗。葱茜閒芦芽,托生水一涯。

曩者昧物色,相视殊等夷。焉知暮春节,乃以登盘匜。

庶草自怀芳,何求路人知。

青桐歌二首 其二

清代 曹家达

良材不在大,俗目交失之。知音在微妙,縆以空同丝。

曹家达

曹家达

曹家达,字颖甫、尹甫,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孝廉(举人),后入南菁书院,研究经书及诗文。废科举后,他深入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二年后取得应手而愈的疗效。以此益信经方之验。► 582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