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曹家达
星河耿耿涤残暑,碧月向人如欲语。夜光代烛撤莲炬,美人如花歌白纻。
玉箫四上竞激楚,明日明年在何处,劝君更尽中山醑。
画梅为陆简敬 其四
神人独立藐姑射,绰约容光歌昔昔。怅望寥天无与归,星光照野动寒碧。
微风泠泠摇杂佩,掩抑芳心伫遥夕。荒山无人石路古,悄然何处寻行迹。
谁家处子泠不眠,绿苔珠露生春烟。
落叶和常熟孙子佩 其二
宫槐陌上冻痕斑,乱飐西风不更还。辜负当年培植意,浪随流水到人间。
长沙叶德辉母马太夫人八十寿言次叶公韵四首 其三
瑶草充庭问卷施,盛衰荣替各随时。融红茂苑羁游子,曼绿湘烟写梦思。
看到孙曾筠附竹,老来平淡堇如饴。似闻年谷贫民共,辄感周馀靡孑遗。
哭巢梧仲先生八首 其四
安步当车成结习,锦帆泾上每追随。频年故旧还临吊,又及春风啜茗时。
申浦寄王云裳 其四
小睽盈尺阶前地,明旦从风道上车。一语赠君留后约,清明寒食客思家。
忧乱
何处搀枪起,东南天一隅。危城忌投鼠,丛薄诈鸣狐。
同与名空借,共和道亦殊。练丝悲墨翟,歧路哭杨朱。
廉耻充然丧,纲常不可扶。营营降贼辈,滚滚搢绅徒。
岂有心兵恃,全蒙口惠愚。知交化豺虎,涕泗满江湖。
易水波犹定,钟山气不孤。元戎告三捷,指望造天诛。
七夕次鲤南韵四首 其二
高树微风晕月波,人天离恨入秋多。倘因时难耕桑薄,不许双星夜涉河。
八月十四日上车还江阴途中作又七绝二首 其一
茅檐低覆竹篱斜,密树阴中三两家。时有新红出寒绿,秋深木槿又开花。
暮抵郝家集
孤村烟树紫,行人还未已。却怨暮天云,东风吹不起。
冬柳次渔洋山人秋柳韵四首 其四
膏沐青丝剧可怜,为谁消瘦剩荒烟。未应南国春常在,自别西风力更绵。
大好光阴思去日,再逢华茂定明年。姑苏台略垂垂树,每忆飞花落酒边。
题薛道衡平陈碑残本二首 其一
人鬼荒台梦一场,杨花飘落太荒唐。独怜内史知文翰,书法于今续二王。
行路难拟鲍明远八首 其六
鸡鸣天欲曙,短衣驰马出门去。少年奇气畏摧折,安能废弃等败絮。
朝先鸾皇戒,夕息云霓御。芳时暧暧告将罢,惆怅幽兰独延伫。
白莲曲四首 其四
托生渌水中,纯白无纤瑕。剖心石榴红,不似蚕豆花。
清明上冢途次难咏二首 其一
紫陌东风不上尘,踏青安步过河津。麦苗泥泥撩风蝶,杨柳阴阴见酒人。
梅花绝句八首 其三
碎石山桥苦竹丛,娟娟小影月空濛。他时缟袂重相忆,豆蔻钗头袅娜风。
龙砂道中
岁暮天涯一棹归,川途十里漾晴晖。天光照水水照舰,无数鸳鸯绕岸飞。
梅花杂题十四首 其七
冻香曾泛绮窗纱,飘落西湖处士家。若问江南好风景,多应攀赠亚枝花。
落叶和常熟孙子佩
草间偷活几沉浮,故国河山又送秋。往事今情同此感,萧萧红豆绛云楼。
题月明林下图四首
神人姑射岁寒姿,占尽风光水一池。一捻閒愁收不住,和烟托在最高枝。
重九后奉寄章黻云昌平八首 其七
塞外相违五千里,少从延庆赋兰陔。使君旧治分明在,重见孤儿绕道来。
曹家达
曹家达,字颖甫、尹甫,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孝廉(举人),后入南菁书院,研究经书及诗文。废科举后,他深入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二年后取得应手而愈的疗效。以此益信经方之验。► 582篇诗文
和杨蓉裳先生采菱曲三首 其二
梅花绝句八首 其八
为秦伯未之济画梅繫以截句四首 其二
行路难儗费昶
哭黄藜阁同年
和安吉吴昌硕咏赵文敏书,元觉了义,经付中峰和尚,忏悔管夫人四 ...
冬柳次无锡钱茂才瀚生
秋试和海州席静庵素琨并示丁向卿
哭巢梧仲先生八首 其一
四时田园杂兴四首 其一
怨晓月
落花五首 其五
四时田园杂兴四首 其三
长沙叶德辉母马太夫人八十寿言次叶公韵四首 其二
励志五首 其二
暑夜感言四首 其二
梅花四章 其一
暮山寒雨
过三贤庙吊赵茂才
扁豆二首 其一
春柳四首用渔洋秋柳韵四首 其二
重九日为鲤南死后四十九日赋以志悼四首 其三
梅花十首 其五
寄谢生冶盦
子夜夏歌八首 其五
题画梅四首 其二
章茀云有伤逝四首和以绝句而推广之十二首 其五 刘范庭国模
为鲤南四弟画梅
为秦伯未之济画梅繫以截句四首 其四
白莲曲四首 其三
梅花杂题十四首 其十一
励志五首 其一
儒医徐钰斋七十寿言
张公书院废址
宝剑篇和赵韵臣
苏州有僧名虚生者,以诗要结善男女充报馆访员,傥亦所谓善知识也 ...
先业师陈翔翰先生以庚子十二月朔日讳于今三年矣。秋夜沈沈,怆然 ...
扬州杂诗八首八首 其五
为鲤南四弟家修写梅系以八绝句 其六
拟长相思二首 其二
游毕氏废园五首 其五
秋试和海州席静庵素琨并示丁向卿 其二
二十九日消寒八集代行路难二首 其二
赠静君贰尹即次其赠孙季蠡韵 其二
行路难拟鲍明远八首 其四
赠虞山姚志豪
代人题山水三首 其一
苏台杂诗四首 其二
画梅为陆简敬
怡园主人消寒会予自上海归赋此
枫桥春望二首 其二
杨柳枝词六首 其四
梅花杂题十四首 其九
梅花绝句四首 其二
城南春望二首 其一
扬州杂诗八首八首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