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曹家达
空涧周遭厉石斑,白云深处鸟间关。不知今夜师雄梦,醉落南荒第几山。
塞门积雪
饮马长城窟,阴山雪尚攒。牧羊人未返,风落节旄寒。
约陆菊裳同年游虎邱欲雪不果菊以诗代简次韵答之二首 其二
遥天擘云絮,终朝息尘虑。山头冻杀雀,梦魂自来去。
为秦伯未之济画梅繫以截句四首 其四
蜀王小苑报春回,杳霭东风动地来。最是不堪追忆处,江南江北旧楼台。
和馀姚章太炎女公子游春郊即事
驱车林野意茫然,一样风情感盛年。垂谢芳心如柳絮,强扶残醉觅花钿。
酒阑村社馀斜景,劫后人家又禁烟。正欲避秦问渔父,池田桑竹有前缘。
行路难拟鲍明远八首 其八
客感倏而至,丛集如猬毛。驰思八表外,举头但听风萧骚。
天阊瞭望远莫致,愿为溟翼将翔翱。出山小草作大木,男儿生当为世豪。
不似金张私第座上客,意气不直千钱刀。
梅花绝句奉果园叟八首 其六
擪笛高楼酒力降,碧天如水泼空江。东风无力绵春思,化作晴云下绮窗。
子夜春歌八首 其三
妾身元夜灯,借郎为灯烛。暂离固无恨,光景两不属。
题梅花美人四首 其四
仙人娟秀绝人寰,野水无心照影閒。却为词人苦相忆,冻云扶下九疑山。
题陈笙镛
慈乌哑哑勤哺儿,儿长母老穷巫医,断肉续骨摧肝脾。
儿剜臂,母心痛,海水欲滥天为冻。愿乞千年万年寿,莱衣粲粲娱觞豆。
从来天性厚古愚,见有生我无滥书,一挥霜刃断尺肤。
断儿肤,延亲寿,颍川孝子年冲幼。孝子呼天天脉脉,娲皇下遗补天石。
题画梅
寒风动茅屋,孤芳自空谷。荒山人迹稀,明月照幽独。
秋夜怨二首 其一
鳏鱼夜觉秋气寒,上忧长漏之高天。下忧穷潦之井阑,游子出门日以远,枯桑海水来日难。
青浦金剑花
冰玉嶒崚照石矼,芳心肯为岁寒降。摩霄黄鹄不知处,玉笛一声凌大江。
儒医徐钰斋七十寿言
流水故不腐,户枢故不蠹。化谷布津液,营卫有常度。
营以浊阴化,卫以清阳注。营运在不息,卫外乃为固。
脾精发云雾,英英下白露。百脉朝华盖,温升仍故步。
理意并瀹养,损益剂其数。春夏调喜怒,秋冬节哀惧。
异彼殚时疠,鯈忽告衰暮。男子期七七,君又三七附。
轩岐亮非妄,所得在太素。
观王石谷倪云林山水拟题各系二绝 其四
归鸦没西岭,群壑暧清景。何处牛羊下,疏树淡无影。
九日登君山二首 其二
茱萸黄菊遍南州,曾记虞山载酒游。楼外微风秋叶冷,满天霜露下汀洲。
十二月初四夜大雪用东坡尖叉韵二首 其二
顿抛残霰噤神鸦,天上惊翻薏苡车。元圃琼蕤初见叶,后庭玉树又生花。
节旄东海怜苏武,词赋南朝有谢家。今夜夜寒愁夜永,几回孤咏手凭叉。
旧画窗帘四今存其二感赋一绝
岁寒驱人去,多时不在家。窗棂留片纸,犹见昔年花。
苏州有僧名虚生者,以诗要结善男女充报馆访员,傥亦所谓善知识也 ...
欢喜缘难问目成,伽陀微密證三生。是谁作此无遮会,四大而今尽有情。
采莲词四首
两桨桥头心事违,门前乌桕伯劳飞。西洲风月无人管,暮雨催归金缕衣。
扬州怀古二首 其一
堪笑隋家令甲严,每缘俊语得猜嫌。杨花垂向东风尽,枉杀当年昔昔盐。
曹家达
曹家达,字颖甫、尹甫,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孝廉(举人),后入南菁书院,研究经书及诗文。废科举后,他深入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二年后取得应手而愈的疗效。以此益信经方之验。► 582篇诗文
集醴泉铭奉张尔常先生
哭黄藜阁同年 其三
咏菊和章耕士二首 其二
二月八日偶成寄祝艾臣同年四首 其二
题章仰苏同年塞上吟次张少泉世叔韵
题梅二首 其二
苏台杂诗四首 其三
白菊二首 其一
将之申浦舟中作
梅花绝句二首 其二
苏州有作耆英会者感而赋之二首 其一
杨花次阜荪韵五首 其二
雪梅篇
子夜春歌八首 其五
表忠录题辞
秋阳篇
庠生严启先妻张孝悯题辞八首 其三
为秦伯未之济画梅繫以截句四首 其一
梅花杂咏二十首仿渔洋秦淮杂诗体为章黻云 其十二
梅花杂题十四首 其五
乱中杂感五首 其四 共和
书赵焕文死节传后
二场题号舍壁
梅花杂题十四首 其十一
出东门行送秦生伯未
踏青词
冬柳次无锡钱茂才瀚生 其四
为简敬画梅率题二绝 其二
子夜夏歌
失约二首 其一
题长沙陈述庐乃勋瞻麓图 其六
冬柳次渔洋山人秋柳韵四首 其一
扁豆二首 其一
题暮江秋色图
清明上冢途中杂兴四首 其四
白莲曲四首 其三
梅花杂咏二十首仿渔洋秦淮杂诗体为章黻云 其八
题月明林下图四首
怨晓月
子夜冬歌八首 其三
和菊裳同年苏站待车
芦墟许盥孚家于八月晦日开绿梅,附家书寄盥孚上海,盥孚有诗纪其 ...
今岁大暑许生盥孚属写梅为制四绝句 其四
晓凉二首 其一
抵汴梁日已向暮,风雨大作,寓居城外草舍中,夜不寐
题画梅四首 其三
题梅花美人四首 其二
凉秋吟二首 其一
前作未尽复集五古以足题面六首 其五
梅花十首 其十
落叶和常熟孙子佩 其二
吴苇青 其二
白荷为郡城谢纯甫作恩灏二首 其一
和果园闲情四咏 其一 咏别
为朱太忙画梅
梅花绝句奉果园叟八首 其一
果园于春前四日来书久不作答为赋寄怀二章 其二
题罗两峰梅花小册十首 其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