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曹家达
小睽盈尺阶前地,明旦从风道上车。一语赠君留后约,清明寒食客思家。
为潍邑高旭东画梅
拙巢画梅如转毂,一夕可了三百幅。研墨隆隆水漉漉,中夜呼茶恼顽仆。
旭东先生信此言,直道南人不惮烦。谁知一幅三百日,尘埋素纸蒙奇冤。
笔乾墨秃棘生指,但非素纸已可喜。君不见古来画师懒如牛,十日一石五日水。
代叶事周 其二
大命倏告至,山崖暮萧瑟。光景垂翳翳,瞻望惮林密。
谁将塞石罅,阻此还山日。愿托徐南州,生刍荐堂室。
咏菊和章耕士二首 其一
傲骨经霜强自持,孤芳寥落不逢时。餐英已落骚人后,宋玉墙东剩几枝。
晓渡绿水洋四首 其一
观涛枚叔未成奇,对此汪洋重有思。倒掷浪花翻玉屑,也愁敲破碧玻璃。
代人题山水三首 其三
霜落空山野气宽,西风向暮渐阑干。夕阳衰草六七里,无数荒鸦催早寒。
代人题照二首 其一
白云滉漾如天河,谁欤抱拙居卷阿。新月窥人碧山夜,松风袅袅吹女萝。
赠静君贰尹即次其赠孙季蠡韵 其二
岧峣首阳山,薇蕨生其巅。抗志希黄虞,悲风响秋烟。
愿托采薇歌,一奏清商弦。灵脩既浩荡,照察无良缘。
厉此忠爱心,日夕怀贞坚。但恨尘网羁,未暇求神仙。
结交慕京洛,此意良未然。
题李梓舒秋山图为鄦生感孚作
山木不动风萧骚,山气薄人森毫毛。但觉秋阴满潭壑,日落未落荒烟高。
欲写苍茫万古意,对此椽笔难为操。思训昭道大小李,山水六法誇神皋。
将军孙子苍为庶,抗希先德人中豪。逸情上淩磔栖鹘,大气旁走驱灵鳌。
我苍披图索光景,耳边仿佛来风涛。
梅花杂咏二十首仿渔洋秦淮杂诗体为章黻云 其十一
张镃当日品花宜,微雪山林野水湄。背立东风著寒色,不教吹酒上凝脂。
落花五首 其二
韶华回首鯈经过,惊破南朝玉树歌。何处朱门问王谢,夕阳影里暮山多。
定山上塳
积雨林泉迥,春云四山静。回风山外来,夕阳数峰影。
和章诚叔谢画梅简即话别二首 其二
会向花前忆旧人,小梅初发不胜春。明朝挂席江潭去,旷隔乡园又几旬。
题梅四首 其一
涓涓野水生,冷冷断冰消。荒山不见人,东风吹枝条。
观王石谷倪云林山水拟题各系二绝 其三
秋光入林薄,野桥秋水生。不见买山人,山与斜阳平。
题画七首 其一 蜡梅
晓窗银烛锁清寒,豆蔻梢头露未乾。只恐玉钗春恨袅,天涯人远寄愁难。
秋海棠次渔洋山人秋柳韵四首
延伫玉阶空断魂,萧萧寒草锁重门。风惊弱质含娇态,雨湿芳心化泪痕。
红豆难传榆荚塞,朱丝愁繫苧萝村。乱蛩絮语宵来急,憔悴王孙与细论。
咏菊和章耕士二首 其二
东篱花事一番新,摇落江山独怆神。芜尽田园不归去,野芳应自笑劳人。
庠生严启先妻张孝悯题辞八首 其三
君家家督负贤声,阿大中郎两剂平。好是令人追忆处,内庭趋步最分明。
梅花四章 其一
寒月沉沉隐芳榭,金尊酒满春无价。传言姑射冰雪姿,开颜发色美清夜。
佳人日暮倚修竹,肯为王郎十五嫁。徐熙粉本和靖诗,昔所未信今见之。
秋海棠二首 其一
瘦尽春痕唤奈何,断肠心事更蹉跎。本应弱质惊寒早,终是垂头清怨多。
秋草泥人仍宛宛,小虫无意唤哥哥。漫嫌风露霄来重,天上双星正渡河。
曹家达
曹家达,字颖甫、尹甫,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孝廉(举人),后入南菁书院,研究经书及诗文。废科举后,他深入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二年后取得应手而愈的疗效。以此益信经方之验。► 582篇诗文
送春二首 其一
梅花杂咏二十首仿渔洋秦淮杂诗体为章黻云 其十
哭巢梧仲先生八首 其七
梅花杂题十四首 其三
哭巢梧仲先生八首 其六
折杨柳词二首 其二
梅花杂咏二十首仿渔洋秦淮杂诗体为章黻云
日出东南隅
重九日为鲤南死后四十九日赋以志悼四首 其三
子夜夏歌八首 其二
梅花绝句奉果园叟八首 其六
梅花绝句四首 其一
伤春曲和丁文初
梅花绝句奉果园叟八首 其二
寿太傅陆文端公
拟白香山暮江吟二首 其二
赵焕文茂才挽歌 其二
梅花杂题六首 其三
章茀云有伤逝四首和以绝句而推广之十二首 其四 吴伟卿希鄂
题长沙陈述庐乃勋瞻麓图 其二
扬州杂诗八首八首 其五
行路难儗费昶
和刘季云
李蕴璞 其二
咏怀拟长吉体
梅花绝句端阳后五日作二首 其二
题莫愁图
扬州杂诗八首八首 其六
梅花杂题十四首 其十四
送许盥孚归芦墟
代人挽歌三首 其三
行路难拟鲍明远八首 其八
七月二十日痴盦小卧二首 其一
斋中读书十二首 其十一
梅花杂咏二十首仿渔洋秦淮杂诗体为章黻云 其二
梅花绝句四首 其二
和顽道见寄
拟白香山暮江吟二首 其一
绝句题梅花画箑二首 其一
白荷为郡城谢纯甫作恩灏二首 其二
秋山晚景
子夜春歌八首 其五
果园于春前四日来书久不作答为赋寄怀二章 其一
晓渡绿水洋四首 其三
白荷二首 其二
春夜吟和鲤南
大除夕为本生父身后百日书以志痛二首 其二
梅花杂题十四首 其一
九日登君山二首 其二
章茀云有伤逝四首和以绝句而推广之十二首 其二 缪少修楷
重九后奉寄章黻云昌平八首 其七
十二月初四夜大雪用东坡尖叉韵二首 其二
梅花杂题四首 其一
清明上冢途次难咏二首 其二
兴汉谣
寓楼偶感和半龙二首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