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曹家达
贫来鬻宅素心违,赁庑梁鸿赋式微。岁岁春深乱啼鸟。
竹巢风雨旧人稀。
题吴门袁恂如梨花春雨图三首 其二
天帝一醉呼不醒,巫阳下招天暗暗。啼鹃不向天涯路,衔花燕子怀芳馨。
蛛尘暗雨日复夕,一寸柔肠化百千。
章茀云有伤逝四首和以绝句而推广之十二首 其六 陈敬伯裔仲
此病难将药石祛,闭门六载感沦胥。不堪篝火狐鸣后,又向君家燬旧书。
拟古三首 其二
郁郁园中葵,朝阳白露晞。与君一以别,但惊时节非。
青苔夹长路,高林风叶稀。孟冬行肃令,万物閟光辉。
思君复何益,泪下沾裳衣。
梅花杂题四首 其一
断木溪桥临水村,袅烟和月向黄昏。独怜桃杏追陪晚,狼籍东风涴酒痕。
苏州有僧名虚生者,以诗要结善男女充报馆访员,傥亦所谓善知识也 ...
欢喜缘难问目成,伽陀微密證三生。是谁作此无遮会,四大而今尽有情。
扬州杂诗八首八首 其一
荒址迷楼问有无,不曾馀烬拾江都。可怜今夜邗沟月,犹照琼花玉蕊枯。
冬柳次无锡钱茂才瀚生
摇落当寒弱不支,长条空复袅芳池。经年眉样浑忘却,往日心情感独知。
宫巷萧条催腊鼓,华林颜色黯春旗。剧怜月黑风嘶夜,剩有啼乌借一枝。
为简敬画梅率题二绝 其二
天迥霜高野气昏,放翁清兴与谁论。似闻断角残钟夜,一缕寒香悄闭门。
和杨蓉裳先生采菱曲三首 其二
水作旋涡深复深,菱丝十丈繫郎心。却愁风雨横塘暮,万绪千头何处寻。
重九日为鲤南死后四十九日赋以志悼四首 其二
曾盼秋来腰脚轻,君山青抱暨阳城。登临竟作他生约,又恐相逢记不清。
题青浦陈夏二公祠次陆静涵年伯韵
几社文章重九邱,还凭灏气障东流。招降肯堕阎陈节,临难还同郭星舟。
一夕星辰黯三泖,十朝俎豆足千秋。独怜近代贞风息,坐看中原王气收。
杨柳枝词六首 其三
不胜幽怨只垂头,镇日风光水上楼。却为渔洋感摇落,秣陵烟景似残秋。
子夜秋歌八首 其四
出门望南山,鸟飞日将晏。音书隔年时,怕见南归雁。
苏台秋兴和汪茗生同年 其四
沧桑变后此孤城,况复高秋百感并。开府已非方镇署,栖笳犹类故家营。
烟寒山树连层阜,水漫湖田混太清。几辈遗民寒洒涕,多应凄绝暮蝉声。
二场题号舍壁
豫州墙头绿草肥,芙蓉江上思春晖。扬眉矮屋日傍午,东风乱捲黄埃飞。
黄埃飞驰野马恒,河百丈从天下安。安得春膏净九边,飞龙秋秋游上天。
为鲤南四弟家修写梅系以八绝句 其四
绮窗别后换春晖,两载花时意绪违。花若能言还太息,陇头风雪未曾归。
代人题山水三首 其一
夕阳西崦近黄昏,松翠山光化墨痕。一片秋阴收不住,淡云微雨入孤村。
梅花杂题六首 其二
一天晴碧晕霜华,缀取生香入酒家。寄语玉人休便折,恐教惊起后栖鸦。
芍药二首 其二
閒寻花市写幽怀,婪尾风光强半乖。芳树成荫蝴蝶下,夕阳微雨过苔阶。
赠静君贰尹即次其赠孙季蠡韵
苦李不可餐,弃置官道旁。生性拙逢时,悱恻行自伤。
飒然迨零节,微阳郁清霜。山中鶗鴂鸣,萎此百草芳。
登临送将归,独立心徬徨。徬徨复太息,日暮摧中肠。
曹家达
曹家达,字颖甫、尹甫,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孝廉(举人),后入南菁书院,研究经书及诗文。废科举后,他深入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二年后取得应手而愈的疗效。以此益信经方之验。► 582篇诗文
哭巢梧仲先生八首 其四
和顽道见寄
挽陆文端公追赠太傅凤石先生 其五
题梅二首 其二
行路难拟鲍明远八首 其七
画梅绝句
十二月初四夜大雪用东坡尖叉韵二首 其一
题月明林下图四首 其四
哭黄藜阁同年 其四
秋柳四章次渔洋山人韵 其一
十二月初四夜大雪用东坡尖叉韵二首 其二
七夕词次周韬甫韵同秦许二生作 其二
梅花杂题六首 其一
陈少蘅
辛峰亭歌
章茀云有伤逝四首和以绝句而推广之十二首 其九 刘乙青宗向
挽陆文端公追赠太傅凤石先生 其八
采杞谣
青桐歌二首 其二
落梅四首 其一
题秋江泛棹图二首 其一
申浦寄王云裳 其四
梅花十首 其八
庠生严启先妻张孝悯题辞八首 其六
和上海曹桐庐二十初度感怀 其五
题梅四首 其四
留别鲤南四弟
挽陆文端公追赠太傅凤石先生 其四
偕叶德恭至白衣庵赏雨拟游缪祠不果二首 其一
游毕氏废园五首 其五
七月二十日痴盦小卧二首 其一
梅花绝句奉果园叟八首 其二
一斗才赠谢幼陶
陈肩苍以画意徵题择其近怀古者赋之箕山秋月
为郭三蓉汀
寒雨次裔伯韵
子夜冬歌八首 其三
出东门行送秦生伯未
申浦寄王云裳 其二
题画七首 其二 桃花双钩竹
梅花杂题六首 其四
潍邑诗人丁三叔言
秋兰为吴伟卿题四首 其四
子夜春歌八首 其三
白荷为郡城谢纯甫作恩灏二首 其一
题冯慰联秋耕图
斋中读书十二首 其四
慰留樊须钦二绝 其一
落叶和常熟孙子佩
和杨蓉裳先生采菱曲三首 其三
行路难儗费昶
自苏台旋里青阳道中次渔洋山人韵四首 其一
又四首 其一
题吴絅斋
表忠录题辞
十二月八日散步上海废城西见古木寒鸦与伯未同赋四首 其四
杨花次阜荪韵五首 其四
冬柳次无锡钱茂才瀚生 其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