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曹义
除书晓捧出明光,朝罢瑶阶月映霜。积素冷涵环佩莹,清辉晴耀锦衣香。
心悬北阙天恩重,望入东蒙客路长。莫道此时寒气肃,薇垣到日转春阳。
聚星楼为陈循理作
楼倚春风绿树边,高凌霄汉白云连。窗开晴度三茅翠,帘捲寒凝九清烟。
暇日清谈来俊彦,瑶天瑞采应奎躔。太丘芳誉昭青史,千载闻孙忆颍川。
为王德斋题小景山水
树底柴门昼不关,读书人共白云闲。谁知更有清閒客,独立斜阳看晚山。
和月泉咏金山寺诗韵四首 其四
梵刹金山莽苍中,长江四面水涵空。玄厓琼岛霏空翠,雾阁云窗湿绛栊。
蜃气晓凝禅榻润,鲸涛晴涨海潮通。惭予未遂寻幽兴,赓罢新诗恨不穷。
花萼轩
爱弟清时拜好官,难兄千里问平安。蓟门一见生春色,姜被同眠耐夜寒。
池草梦回吟兴逸,乡情谈罢客怀宽。念均□□多和乐,荆树花开应共看。
送赵郎中致仕
两京争羡旧儒臣,致仕南归宠命新。白发萧萧辞玉阙,锦衣烁烁炫晴春。
桂林路指关河迥,枫陛恩深客梦频。想得到家多有忆,鹓行肯忘故交人。
送王公器回乡
解却名缰谢是非,归田活计莫相违。晓开野径宜栽竹,暖逐山童好采薇。
醉后狂歌多得趣,客来清话自忘机。玉堂青琐经游遍,村落从来识者稀。
送性初南还兼简诸故旧
腊日都门雪未消,送君南去路迢迢。马蹄晓踏卢沟月,帆势春过白下桥。
清夜韩檠怜独对,异乡郢曲向谁调。金陵故旧如相问,为说新承雨露饶。
黄金台祖饯送吏部孔员外回杭
送人南归载醁醅,黄金台畔暂徘徊。停杯试问当年事,此地曾招俊异材。
柳外骅骝怜独去,花前弦管谩相催。老年共喜膺褒宠,
题时立铭所藏郭天锡墨竹二首 其二
忆昔潇湘夜,蓬窗醉梦惊。月明天似洗,无处著秋声。
送桃源尹知县
几年清誉达京畿,又喜还官出禁闱。路指淮南烟树迥,马嘶蓟北晚秋微。
一声秋雁随云渡,半幅征帆带雨飞。遥想桃源重到日,桑麻依旧蔼春晖。
挽涑水令吴文昌
鸣琴花县几经年,一梦黄梁隔九泉。三径独存元亮菊,日年谁棹剡远船。
云迷远汉悲辽鹤,春去空山哭杜鹃。惟有棠阴遗爱在,碑铭会见后人传。
口号一首戏呈性初良友
一年一度进灯诗,才薄多惭圣主知。不向同侪争胜负,祗将忠悃荅明时。
善庆堂
闻说君家多积德,高标善庆扁轩居。床头书卷充梁栋,庭下芝兰映玉除。
一篆香烟销昼日,半犁春雨乐耕锄。欲询世泽知何在,瓜瓞绵绵自有馀。
挽龚通政父
令子清时列近臣,褒封锦敕荷君恩。百年正拟荣三釜,一梦俄惊隔九原。
蕙帐夜寒悲吊鹤,兰溪月冷怨啼猿。西风故旧山阳笛,几度闻来欲断魂。
寄邵郎中因其纳宠故戏之 其一
自道精神不似先,好将真汞固丹田。如何尚有风流态,忘却糟糠伴少年。
送陈守道之蕲州
荣棒除书出九重,天香两袖气如虹。双旌晓拂荷亭露,五马骄嘶柳岸风。
总羡襟怀涵壁莹,应知善政蔼春融。公馀不忘词林客,好写新诗寄便鸿。
和前韵
雨歇楼台湿未乾,一轮明月出云端。总誇素女开妆镜,谁识仙家露金盘。
影落金樽清醑滟,光摇银汉露华寒。年年此夜偏堪赏,听彻更筹兴未阑。
寄同年陈行人因彼人来卖茶问及故云
昨来试问卖茶人,为说君家是远邻。欲折梅花寄相忆,一枝老尽故园春。
赋竹
梦忆湘江路渺漫,鹧鸪啼处碧云寒。澹烟疏雨孤舟晚,曾记推蓬醉后看。
白扇白梅为思聪赋
庾岭春初动,孤山雪未消。玉人无处觅,风外暗香飘。
曹义
(1390—1460)明扬州府仪真人,字敬方。正统中以燕山左卫指挥佥事累功至都督佥事,副巫凯守辽东。凯卒,代为总兵官。数与兀良哈战,进都督同知,累官左都督。在边二十年,谨守边陲,辽人安之。英宗复辟,封丰润伯。 ► 361篇诗文
送医人归田嘉兴人为朱脩撰作
送温知县复任
送严寺正归老
送谢郎中彦奎回春晓曲
按察使张公宗政以客中写怀八绝见寄,聊和以荅 其二
和祭酒陈先生留别诗韵
挽张中书父
海印祥瑞诗
送章主簿之江宁侍郎尚文之兄也
冬日独坐口号
和高侍讲先生韵五首时宣德七年也 其二
桃花白头翁
白鹦鹉
送王先赴古田
二白乌
赋得天寒月映霜送黄布政定之山东
送连脩撰归闽焚黄
孝友堂为王评事友人赋
元夕赐观灯诗 其二
送许文勉
寄家因东西南北四韵就寓怀 其三
戏题小扇诸侄各争先以讨走笔以荅之各回物状形十首 其三
中秋病中口号五言十绝遣兴 其七
挽锦衣卫指挥李效良母夫人
送陈主事谟归省分题得任城酒楼
送医官致仕归金华为邵郎中正赋
山水图为华俊作
送陈克让
和靖图为洪中书作
送吏科凌给事中归省
挽诗为中书沈为忠作
送何县丞任建阳
口占送吴公琰兼寄宗濂等友 其二
小景为柏景常赋
独坐感怀悼巳故三兄挥泪成之
送金令尹仲经之平乡
送味道父楚兰翁
小扇梅花为吴友赋
送医官周本庸还家侄婿德贤之族兄
送光禄李少卿归省
送吴惟吉知蕲州
茄
题道士小画二首 其一
送医士归田
送长汀陈检讨
送指挥归绥德为赵编脩作其家忠孝
送陈孟仁还姑苏翰林五经博士先生之子也
送人归田
梅竹二首 其二
寄家因东突南北四韵就寓怀 其一
竹鹤为何太守澄作
和编脩许道中腊月初三日诞诗三首 其一
春日病中感怀四绝戏嘲同年诸知己 其二 嘲彭显仁
代王九皋作送同年连脩撰
送大参刘长谦之广东
送黄璿太守之任河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