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曹于汴
美人隔沧海,何当驾苇舸。所隔在山岳,吾将攀藤萝。
高居云冥冥,瞻望可奈何。梦接以为期,庶几涤烦疴。
癸丑村居杂诗 其三
澍雨昨宵涨小池,晓来庭院绿参差。儿童报道蔬堪摘,便好邀宾赏岁时。
癸丑村居杂诗六首 其二
浩浩复浩浩,天地有至宝。此宝人人具,人何不自保。
先贤闵世愚,持钵效丐讨。堪叹悠悠子,愒日甘就槁。
枕璞以为石,长饥羡一饱。一朝悟其真,应悔悟不早。
谁云藐七尺,巍峨陵苍昊。舜年真未央,颜渊同寿考。
黄金北斗齐,校如一芥草。此宝匪难寻,昭昭在大道。
感怀六首 其四
晋史寇诸葛,宾王武瞾贼。汉高不灭楚,耳馀为比翼。
汉高自万乘,勿劳幸不耳。孔明胡所尤,天命如斯矣。
临危悲黄狗,拜相感微时。岂知死与贵,石光忽灭澌。
省躬诗 其一一○
匪拟人相重,不嫌人我轻。察言知不足,从此日兢兢。
省躬诗 其五十七
吾将益人善,因之攻人瑕。区区亦疏耳,如煮水灌花。
榴
共道榴花结子多,百花阶下共森罗。滔滔万派归沧海,胡不中原绝水波。
省躬诗 其九十
一水满不容,一水满欲施。海若乃汪汪,二水小如卮。
苇棚诗
结苇为高棚,清幽障暑酷。袒背卧藜床,稚子供脱粟。
有时爇檀兰,古编可朗读。托身六合中,风光到处足。
还期招所知,兹乐谁能独。
省躬诗 其二十二
良贾以虚殖,殖多更邃藏。祗缘寸铢两,囊箧日周章。
省躬诗 其三十九
小怒不能惩,大怒且相袭。大怒旬日连,小怒时刻戢。
怀昔吟八首 其五 谢朝制先生
谢公当孝廉,骢马宪台扣。五日百雉兴,寇退万家救。
筮仕秉清法,供亿省帝狩。归来遗世氛,贵宦罕能觏。
村墟契胡公,城居翟叟厚。访胡芒履趋,访翟坐圭窦。
寥寥将百年,此风不可又。
省躬诗 其六十七
人亦何容辱,人亦何容欺。我否而人可,貌诺而中携。
杂诗二十二首 其十六
骨骸植丘山,对面燕楚异。赤心赤逾日,谁剖谁以视。
纵令枯其舌,如簧应不翅。所以抱心人,幽怀付掬泪。
吾师固有言,当是诚未至。
题北园十五首 其十二
半生炊黍未全醒,羸体相看便不宁。非是贪官非爱寿,个中不了为惺惺。
初任司理到任日吏用印报云升授吏科给事中虚套取喜何必乃尔走笔题 ...
休饰虚章报吏科,纵成真取便如何。眼前羞作瞒心事,莫把津华觊望多。
癸丑村居杂诗 其四
得请归来恩许閒,细窥书卷饱看山。四郊却道无禾黍,又为饥人不解颜。
良良歌
曹宁夫妇病且老,有子良良行孝道。苦筋竭力得毫釐,奉养双亲常温饱。
我虽峨冠为朝臣,睹此美行感怀抱。世上岂乏峨冠人,上天下地能论讨。
妻罗子绮愁不足,不为父母添布袄。嗟尔良良是我师,愿尔多寿多财宝。
题徐翼所年伯素履图说十二首 其四 率子瞻天
天远不咫尺,宫阙高嶙峋。徘徊耸瞻视,兹地致吾身。
致身未为报,丁宁启后人。而勿忘此日,应更念吾君。
省躬诗 其一○七
止止还止止,休休休坐驰。兀兀固在此,浪浪将何之。
和吕豫石天部儆学诗十首 其八
吾性原从未有孩,五常百行甫成才。太初太始须参也,一欲一为可漫哉。
身濯江流才是洁,眼迷跬步未云开。曾观乡党十篇否,检点衣裳饮馔来。
曹于汴
曹于汴,字自梁,一字贞予,解州安邑(今山西省运城市)人。明代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进士。以淮安推官徵授刑科左、右给事中,转吏科给事中,遇事敢言。擢太常少卿。光宗时,转大理少卿。熹宗立,迁左佥都御史,佐赵南星主京察,进吏部右侍郎。力抉善类,为魏忠贤所斥。崇祯初,拜左都御史,振顿宪规。他平生制行高洁,风节凛然。荆著有《仰节堂集》十四卷,与《共发编》均《四库总目》并传于世。崇祯七年(1634年)卒,年77岁。赠太子太保。► 240篇诗文
和邹南皋先生寄示三诗 其一 共一家
癸亥冬得告西还途次漫赋 其三
得家音
省躬诗 其四十九
南游八首 其四
咏知一张年伯似绿汀年丈
南游八首 其七
题北园十五首 其十一
省躬诗 其七十四
题徐翼所年伯素履图说十二首 其六 奉诏抡材
题史武麟年兄怡怡堂
省躬诗 其二十七
怀思庸先生
题北园十五首 其二
省躬诗 其一一三
癸丑村居杂诗六首 其六
咏乔丹山先生
慎防歌
题徐翼所年伯素履图说十二首 其八 靖海扬戈
平房成
赠别徐明衡天部以请赠薛西原先生得谪 其一
南游八首 其五
杂诗二十二首 其六
省躬诗 其五十九
会堂和杨晋庵先生勉学诗七首 其二
送别戴肩吾
沈颐贞年伯祀乡贤
刘定余先生园亭植杏以肖杏坛招饮花前贶诗扇赋谢四首 其二
寄别张警庵
揭晓前一日有友索歌歌此
贾玉行
省躬诗 其六十五
杂诗二十二首 其二
癸亥冬得告西还途次漫赋 其二
省躬诗 其八十二
省躬诗 其一○二
南游八首 其二
省躬诗 其十九
游北园
省躬诗 其一二○
熊念塘年丈终养毕谒选任婺源
题北园十五首 其九
同王金旸计部回南寿其兄复姓孔氏
省躬诗 其九十八
题徐翼所年伯素履图说十二首 其十一 归田课孙
省躬诗 其六十六
怀昔吟八首 其七 杜勿坞兄
省躬诗 其七十七
省躬诗 其九十三
咏垂杨似座中友
省躬诗 其十三
省躬诗 其二十九
吊丁文堂先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