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省躬诗 其一○三

省躬诗 其一○三

明代 曹于汴

不识严僮仆,能无畏影衾。心开双目朗,匝地鬼神森。

诗人曹于汴的古诗

挽张年伯母

明代 曹于汴

张郎寿其父,念不忘其母。寿父既承欢,念母转悽苦。

宫袍岂不华,不及北堂舞。空有紫泥章,灰飞一抔土。

人生值亲存,晨昏可莽卤。

赠旷声和

明代 曹于汴

悠悠叹世路,崎岖日侵寻。官常有坠举,民情无古今。

不见循良尹,云阳爱戴深。犹忆分符日,汉吏蚤盟心。

三年报上最,枫陛貤纶音。谁云有盘错,良堪證士林。

省躬诗 其一一三

明代 曹于汴

问路非行路,年年在户庭。果然行路客,问罢即登程。

寄报门霁怀京兆

明代 曹于汴

客从吴江来,遗我尺素书。长跪读君书,问君门为欤。

韬煇官若弃,食贫田无馀。门前环碧水,座上集琼琚。

颜倡孟闵诺,易始书之初。鸣琴对樽酒,一笑意渊如。

门当置其间,孰与梦华胥。

苇棚诗

明代 曹于汴

结苇为高棚,清幽障暑酷。袒背卧藜床,稚子供脱粟。

有时爇檀兰,古编可朗读。托身六合中,风光到处足。

还期招所知,兹乐谁能独。

省躬诗 其一一九

明代 曹于汴

饱食卧北窗,多少恩难补。征人捍边陲,农夫劳畎亩。

癸丑村居杂诗六首 其四

明代 曹于汴

山居何所有,林泉款长日。篱圃杂蔬香,梨枣垂垂实。

笑言对古人,案头联卷帙。比壤有清士,过从挹其苾。

舍此欲何之,世口过于蜜。

和冯慕冈年兄五诗 其五 祭皋陶

明代 曹于汴

昔闻尧阶指佞草,想是今时珥笔人。慢道草多佞全歇,当应佞夥草谳神。

果如谳狱系皋士,何独悲囚痛夏君。安得无佞亦无草,尧皇皋佐乐长春。

赠别刘冲倩

明代 曹于汴

刘生索赋诗,欲赋无可赋。吾喜刘生来,悟言如祛雾。

聊于岁月间,回头试一顾。不行何用言,不行不为悟。

忽忽将百年,抑以将求副。岁月不副犹可图,百年不副真堪怖。

眼前自有相副时,转盼休成千里路。

癸丑村居杂诗六首 其二

明代 曹于汴

浩浩复浩浩,天地有至宝。此宝人人具,人何不自保。

先贤闵世愚,持钵效丐讨。堪叹悠悠子,愒日甘就槁。

枕璞以为石,长饥羡一饱。一朝悟其真,应悔悟不早。

谁云藐七尺,巍峨陵苍昊。舜年真未央,颜渊同寿考。

黄金北斗齐,校如一芥草。此宝匪难寻,昭昭在大道。

省躬诗 其二十

明代 曹于汴

世变人崇斗,几筵列战锋。鸡肋谁我弱,钳口莫相冲。

闻报书怀四首

明代 曹于汴

钝质生来故不奇,科名官位总逾涯。若人刚好投閒地,犹费夕郎夜草辞。

上李大兰先生四首 其一

明代 曹于汴

夫子起南国,开蒙廑辙环。翩翩西山陲,鸣佩双玉珊。

一为仁道言,插架徒矜繁。攫灵自银汉,大河无飞澜。

相看谁可拟,朱凤矫翾翾。

坐思

明代 曹于汴

万军接刃斗纷纭,旗鼓惟闻将帅尊。若道此心更有主,又令将帅主何人。

杂诗二十二首 其二

明代 曹于汴

昊天制厥命,万类共相俟。命之贵绾组,命之贱秉耜。

命之厌膏粱,命之乏糠秕。命之健超乘,命之惫床笫。

命之为彭叟,命之为殇子。命之彝鼎垂,命之秋草萎。

智人达其窍,素位坦如砥。愚蒙罔有窥,营营良苦耳。

和冯慕冈年兄五诗 其一 械系吟

明代 曹于汴

臣工壅主泽,万姓苦如焚。怨气干天怒,重罚夺良臣。

譬如家有谴,贤子应邅迍。有士颈如雪,一朝系黑组。

一组活万人,巨珰亦去楚。木械更不恶,木械真有灵。

能令三湘众,滂沱涕泗横。能令夏畦子,忸怩颜可憎。

能令忠烈士,芳名齐岱恒。亦或唁其忠,亦或贺其祸。

烈士意如何,脉脉不可揣。引袂时掩饰,吾君那械我。

会堂和杨晋庵先生勉学诗七首 其五

明代 曹于汴

眉宇薰人乍欲明,须防鄙吝别来生。利名根蒂缚人急,口说难凭且去行。

省躬诗 其一○二

明代 曹于汴

宗圣终无愆,遵王道如砥。人心真圣君,从心何不理。

怀公周廷诸友

明代 曹于汴

美人隔沧海,何当驾苇舸。所隔在山岳,吾将攀藤萝。

高居云冥冥,瞻望可奈何。梦接以为期,庶几涤烦疴。

题北园十五首 其四

明代 曹于汴

风高犹自怯衣单,华岳峰头四望宽。万国洪垆悲正炽,银潢泻却与清寒。

曹于汴

曹于汴

曹于汴,字自梁,一字贞予,解州安邑(今山西省运城市)人。明代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进士。以淮安推官徵授刑科左、右给事中,转吏科给事中,遇事敢言。擢太常少卿。光宗时,转大理少卿。熹宗立,迁左佥都御史,佐赵南星主京察,进吏部右侍郎。力抉善类,为魏忠贤所斥。崇祯初,拜左都御史,振顿宪规。他平生制行高洁,风节凛然。荆著有《仰节堂集》十四卷,与《共发编》均《四库总目》并传于世。崇祯七年(1634年)卒,年77岁。赠太子太保。► 24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