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陈邦彦
紫极南旋玉历开,春光恰与岁俱回。已看宿雨阴霾尽,喜见新晴淑气催。
万国讴吟怀祖德,中兴勋业仗群材。小臣浪迹江湖远,翘首彤云祝寿杯。
丁亥仲春余归自岭右暂憩乡园读杜工部秦州杂咏怅然感怀因次其韵 ...
南武城犹昨,西归路未难。谁能将桂管,一为度桑乾。
赤羽摩云近,楼船耀日寒。但令怀报主,端合早登坛。
忆家 其一
有客当歌赋式微,关山飞雪满戎衣。严寒最是侵文弱,子夜凭谁问薄帏。
中宿江上杂诗 其三
岁事颇不恶,严霜差未凝。水流低岸月,风捲隔林灯。
烟树无高下,寒香有废兴。遣怀拚一醉,安得酒如渑。
新昌冯中星侍御吾师景仆先生子也闻其遇难投诗瑞河哭之
主忧臣辱是天彝,仗节雠庭也未迟。台柏几留寒岁色,青骢终殉故不移。
啼魂不散应衔恤,碧血堪藏欲倩谁。犹忆鲤庭杯酒会,幽明无路寄相思。
拜疏 其二
晓漏初停雪满林,江皋重趼帝城深。交衢扫屑馀齐卤,檐溜凝澌列汉簪。
寒土独多寒冱色,远臣差有远犹心。银台赖已通微悃,徙倚蘧庐又越吟。
访亦非禅师
卓锡何年自石头,禅心孤迥禁城幽。秪园旧接陶彭泽,芋火曾盟李邺侯。
王气只今回紫极,法轮应借柱阎浮。平乘一涕尘根在,此理吾师见许不。
中宿江上杂诗 其十
浪迹成何事,归心日夜增。年光催爆竹,春色入孤灯。
世态秪如此,他乡未可凭。明朝人献岁,南望意飞腾。
寄吴朝泗崔象垣 其一
菡萏香浮荔火齐,故人遥在二禺西。春来虚有相过喜,时倚蓬门听马蹄。
中宿江上杂诗 其六
北上通湟武,南流会郁黔。蔽江浮巨筏,依岸割馀盐。
汉客波胡贡,吴儿越女缣。熙攘人尽尔,遑问岁时淹。
辛巳元日自题小像因怀邓玉叔 其二
鲜原嘉卉正纷披,双鬓应凭笑猬皮。最是丹青描不尽,芳心无那寄江蓠。
丙戌冬日山中感事八首 其八
乞得藏经一两函,片幡无影自冥探。尘根未遣空愁在,业戒其如绮语酣。
谁悟冤亲皆眷属,刚缘嗔爱失瞿昙。千年大事堪糊突,好向鸦山再一参。
自奉新抵芦潭舟中口号 其十
万峰矗矗水潺潺,浅浅沙堤曲曲湾。独泛轻舟下溪去,西山东望是东山。
三水归舟有怀 其六
旧约经年意未平,溯洄犹自系离情。更谁天外传消息,闷倚吴钩愧请缨。
闻变 其三
羽林北落奉王鈇,入市何人也荷殳。束伍自知存尺籍,餐钱空复饱侏儒。
内廷阅操军声旧,貂贵临戎庙算殊。城社隐谋窥不得,况堪泥首又中枢。
狱中步文丞相韵
生涯少壮但传经,通籍才周两岁星。乡国愁看成陨箨,室家宁计问飘萍。
万言旧疏还谁乙,五木严刑拚备丁。泉路若逢文信国,不知双眼可谁青。
中秋储潭江上 其二
病后絺衣怯露寒,娟娟山月掩篷看。故园朋旧多相忆,何处更深独倚栏。
自奉新抵芦潭舟中口号 其四
故园年少爱风筝,入夜轻弦也自鸣。欹枕忽惊时序似,听来元是水车声。
漫道驰驱苦,翻疑览胜归。雨窗寒对瀑,海日夜生辉。
地迥临蛟穴,峰高碍鸟飞。颇闻骁果在,谁为畅皇威。
同云淙相国夜泊 其二
结客凭将报主恩,相看犹喜鬓毛存。覆巢破卵家何在,风雨孤舟度海门。
自奉新抵芦潭舟中口号 其九
翠浮红敛暮云赊,山霭苍苍见月华。前浦不知投宿处,坐移深树认人家。
陈邦彦
陈邦彦(1603年~1647年),字令斌,号岩野,广东顺德龙山人。南明抗清民族英雄,岭南三忠之首,陈恭尹之父。早年设馆讲学,为当时南粤硕儒名师。明亡,年屈四十的陈邦彦疾书《中兴政要策论》万言书,并参加南明广东乡试,中举人,擢升兵部职方司主事,派往赣州参与军事。1647年(永历元年)与陈子壮密约,起兵攻广州,兵败入清远,城破被捕,惨遭磔刑。陈邦彦深具民族气节外,诗文也饮誉当时,与黎遂球、邝露并称“岭南前三家”。 ► 164篇诗文
延祥寺题壁 其一
古意 其四
登回峰寺
孟春廿七夜集写叶山房赏灯奉和云淙先生大韵 其一
次答罗文昭
清远城陷题朱氏池亭 其三
厓门吊古四首 其三
还自凤城寄谢潘孺文太学
都门晤梁非馨别十七年矣今昔之感情见乎诗 其二
次答曾清仲
和徐巢友咏木绵花 其一
宿豫章有感
厓门吊古四首 其二
自奉新抵芦潭舟中口号 其七
孟春廿七夜集写叶山房赏灯奉和云淙先生大韵 其二
自奉新抵芦潭舟中口号 其二
咏雪 其二
九月十五夜芦潭限韵
孟春廿七夜集写叶山房赏灯奉和云淙先生大韵 其三
三水归舟有怀 其七
秋风 其一
戏寄
疏草成 其二
赠苏宇霖饷部 其一
登吴城望湖亭
旅怀次林子同韵 其一
自奉新抵芦潭舟中口号 其八
夜泊采石
哭门人潘幼韩 其一
怀钟生 其二
除夕赠人新昏
浩溪雨泊 其二
和徐巢友咏木绵花 其三
次答黎洞石先生
丙戌冬日山中感事八首 其二
九日限韵 其五
重别朱少府兼寿其母夫人
雨夜宿吴朝泗江阁
抵京恭赋
次答李中郎兼怀邓玉叔
九日限韵 其四
丙戌冬日山中感事八首 其五
丙戌冬日山中感事八首 其三
东还书白业庵壁 其二
冬闺
晓起 其二
厓门吊古四首 其四
辛巳元日自题小像因怀邓玉叔 其四
咏铁马儿奉和云淙先生用韵
自奉新抵芦潭舟中口号 其五
舟发珠江承诸子携酒饯送用前韵赋别
延祥寺题壁 其二
咏雪 其三
次郡丞卢缜存先生韵兼答黄子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