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陈邦彦
载驱曾傍塞,逐伴却来归。博道成金注,高山负玉徽。
双江援旅绝,五岭戍兵稀。为问谁专阃,经年未解围。
赠苏宇霖饷部 其一
多难今相见,神州半陆沉。有怀劻国步,何意恋朝簪。
扬历皆殊绩,朋交寄素襟。独怜缝掖旧,空负济时心。
咏雪 其三
倬汉经时轸睿谟,新随环佩列嵩呼。江流不界同云色,池畔如看夜相图。
上客相逢皆越缟,忧人持赠胜鲛珠。凭谁为展秦关道,灞岸行吟跨蹇驴。
丰城县
惊沙如舞树如呼,贪看名城不惮劬。沃野并堤千石稼,女墙临水万家垆。
当年紫气干天象,此日星躔傍帝衢。神剑未应稀阔久,只今犹有茂先无。
疏草成 其一
七尺昂藏愧此躯,褐衣徒步一迂儒。未能健翮随鸿鹄,谁与修弧射狂胡。
忧国独馀填海恨,著书何异徙山愚。盈廷此日多长策,为问刍荛定有无。
辛巳元日自题小像因怀邓玉叔 其一
缥缈重溟接太虚,汉台刘苑尽皇舆。凭高欲骋天南目,简点晴岚护草庐。
闻变 其十一
三百年来世泽长,讴吟俄已遍炎荒。反裘未许哀鸿雁,饱宿何当养凤凰。
溪畔渔竿拚啸傲,江城驷介自翱翔。朝廷可是书生责,倚剑酣歌笑尔狂。
延祥寺题壁 其一
宝地何人旧布金,绕檐秪树已成林。千峰回合供禅悟,一水潺湲答可音。
结侣可嫌元亮醉,会心时有惠休吟。新州引望南宗近,欲向风旌證佛心。
自奉新抵芦潭舟中口号 其三
山村水郭夜频谙,信宿官衙梦颇酣。孤棹更从深树出,暮云斜月落江潭。
闻变 其十
荟蔚遥怜季女饥,榛苓长忆美人迟。空教夏屋依荷柱,犹有循良治似丝。
经界似占无妄课,鱼盐宁问土风辞。天家板荡今如此,谁向清宵有所思。
东还书白业庵壁 其二
湛湛千峰紫逻深,谁知泽畔有行吟。投閒合是林居士,居士原来不姓林。
壬午元旦
律转春回候欲暄,自裁椒颂对芳尊。百年天地今强仕,一径轩车尚席门。
谁剪鲸鲵投北裔,颇闻鸿雁半中原。为园敢谓东山似,云物登台且共论。
拜疏 其二
晓漏初停雪满林,江皋重趼帝城深。交衢扫屑馀齐卤,檐溜凝澌列汉簪。
寒土独多寒冱色,远臣差有远犹心。银台赖已通微悃,徙倚蘧庐又越吟。
重别叶公士 其一
萍迹何来此,风尘不可留。报书逾十部,交谊足千秋。
旧业空环堵,归装一蒯缑。相期无限意,休问敝貂裘。
古意 其四
故里苧萝山,夫家吴淞水。合欢未煖席,牵心那如此。
自奉新抵芦潭舟中口号 其六
有约吴城度蠡澜,打头无那北风寒。朅来数日无馀事,赢得西山四面看。
赠新婚者
阳回玉律起春风,游子经年笑转蓬。一曲凤箫听未厌,想君犹在綵楼中。
闻变 其一
漠漠腥风动蓟门,鼓鼙声死日黄昏。殷忧共忆宵衣久,遗泽犹闻血诏存。
满目河山留义烈,故宫黎庶逐啼魂。江流不尽敷天耻,薪胆凭将献至尊。
旅怀次林子同韵 其二
高斋夜说鬼,霍然消旅病。不奈谈深时,满目看飞镜。
咏雪 其二
旅榻宵来半似冰,起看寒色太崚嶒。平铺屋瓦浑无缝,斜点槎枒欲作棱。
远使可烦毡并齧,词流谁为茗相凭。倚栏莫怪频延伫,南士于今得未曾。
次答家珶赤兄 其二
恒干瞿然亦自雄,孤舟横野更飘风。难将幽愤填沧海,剩有悲歌贯王虹。
列镇王师元不战,万邦侯王几来同。传闻征戍防淮北,方叔于今已佩葱。
陈邦彦
陈邦彦(1603年~1647年),字令斌,号岩野,广东顺德龙山人。南明抗清民族英雄,岭南三忠之首,陈恭尹之父。早年设馆讲学,为当时南粤硕儒名师。明亡,年屈四十的陈邦彦疾书《中兴政要策论》万言书,并参加南明广东乡试,中举人,擢升兵部职方司主事,派往赣州参与军事。1647年(永历元年)与陈子壮密约,起兵攻广州,兵败入清远,城破被捕,惨遭磔刑。陈邦彦深具民族气节外,诗文也饮誉当时,与黎遂球、邝露并称“岭南前三家”。 ► 164篇诗文
访同里龙宗尼有周生者呼其爱姬行酒有留髡之志姬通词赋工翰墨坐中 ...
丁亥仲春余归自岭右暂憩乡园读杜工部秦州杂咏怅然感怀因次其韵 ...
和徐巢友咏木绵花 其二
和徐巢友咏雪绵花 其三
九月晦日
舟发珠江承诸子携酒饯送用前韵赋别
赠何时乂
韶州旅舍书壁 其一
访亦非禅师
春日西征杂咏 其二
樟树阻风 其四
至日小集
赠杨杲生
古意 其一
孟春廿七夜集写叶山房赏灯奉和云淙先生大韵 其二
自奉新抵芦潭舟中口号 其二
狱中步文丞相韵
次答黎洞石先生
夜泊采石
中宿江上杂诗 其二
自奉新抵芦潭舟中口号 其一
次答董才孺 其二
七月念五日黄塘道中
拜疏 其一
发芜湖别同舟诸子
送叶公士还吴
和徐巢友咏木绵花 其三
古意 其三
中秋储潭江上 其三
九日限韵 其五
戏寄
题海珠寺次梁文康公韵
秋风 其一
自奉新抵芦潭舟中口号 其八
中宿江上杂诗 其四
闻笛有叹
丙戌冬日山中感事八首 其五
丙戌冬日山中感事八首 其七
九月十五夜芦潭限韵
延祥寺题壁 其二
秋风 其四
丙戌冬日山中感事八首 其八
次答谢伯子 其一
中秋储潭江上 其二
次答李中郎兼怀邓玉叔
次答罗文昭
横石舟夜
孟春廿七夜集写叶山房赏灯奉和云淙先生大韵 其三
宿豫章有感
厓门吊古四首 其三
辛巳元日自题小像因怀邓玉叔 其三
疏草成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