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陈邦彦
旧约经年意未平,溯洄犹自系离情。更谁天外传消息,闷倚吴钩愧请缨。
咏雪 其三
倬汉经时轸睿谟,新随环佩列嵩呼。江流不界同云色,池畔如看夜相图。
上客相逢皆越缟,忧人持赠胜鲛珠。凭谁为展秦关道,灞岸行吟跨蹇驴。
韶州旅舍书壁 其二
如何旅梦太模糊,半逐乡关半入都。尽日江船向南去,相思还寄寸缄无。
戏寄
已分生涯付酒徒,有怀今昔愧潜夫。麦秋乍荐馀蔬甲,霜节初迎亦笋厨。
法乘敢论窥宝象,清愁聊以答啼乌。仙人试下云中盖,看取禅心定也无。
中秋储潭江上 其一
章贡千峰入客船,储潭秋好夜无烟。来时刚拟金陵月,未到金陵月已圆。
旅怀次林子同韵 其二
高斋夜说鬼,霍然消旅病。不奈谈深时,满目看飞镜。
厓门吊古四首 其一
万顷烟波接杳冥,双峰如阙控重溟。草藏宋血还馀碧,浪洗胡尘尚带腥。
鱼腹有灵迎玉玺,龙髯无地树冬青。中原极目今戎马,凭吊先朝一涕零。
赠杨杲生
矫矫南国代有雄,将军高躅俨遗风。为筹屯政因成帙,偶托闺词亦几工。
墨垒几人称劲敌,书城如尔是元戎。好凭诗律当师律,勒取登坛第一功。
横石舟夜
野烧平林晚,荒村白苇秋。鸣钲严夜号,藏火辨更筹。
破浪怀空切,闻鸡志未酬。前途看渐近,羁客莫深愁。
中秋储潭江上 其二
病后絺衣怯露寒,娟娟山月掩篷看。故园朋旧多相忆,何处更深独倚栏。
秋风 其三
似较封姨又一家,年年相约待乘槎。巧将丹艧施枫叶,胜有黄金布菊花。
霮䨴夜凝仙掌露,熹微朝绚赤城霞。同游最忆龙山胜,妆点新辞与孟嘉。
樟树阻风 其三
片片帆南指,湝湝水北流。隔船人去蚤,前路也维舟。
樟树阻风 其四
近市醉容易,长年唤不应。客心与江水,日夜向金陵。
次答黎洞石先生
巨浸无堤纵所如,馀波疑欲及吾庐。感时泪尽频看剑,报国身微但著书。
天下尚仍平世习,几时重起故宫墟。丹成一缕同精卫,繇蘖悬知自可嘘。
舟发珠江承诸子携酒饯送用前韵赋别
扬舲挝鼓发江干,变徵声高七月寒。夜竹可能知大汉,日边何处是长安。
杯因惜别兼贤圣,策为忧时杂管韩。燕石自惭仍跃冶,归来休笑旧儒冠。
丙戌冬日山中感事八首 其五
一幅离骚酒一瓶,三竿红日醉初醒。委禽谁与分南晰,负宠饶他自尹邢。
措大行藏终是拙,干戈消息未堪听。宗门较许容强项,不读心经读易经。
清远江上饮故人旅舍
峡江西下水漫漫,山郭当年醉里看。朋好几回悬梦寐,扁舟何意此盘桓。
岁华别去催颜老,时事忧来问路难。能似客秋凉月夜,饼
中宿江上杂诗 其二
水落时添岸,山遥半作云。满帆来片片,斜日照曛曛。
双㹀归前崦,孤鸿入远雯。倚栏谁与语,招手二禺君。
厓门吊古四首 其三
日日扁舟访海滨,莺花寥落度深春。驭戎异代俱无策,汉帝繇来自有神。
荒树几行催蜀魄,怒涛千尺泣波臣。数乘此险惭明发,只恐微丹后古人。
冬闺
颇记南楼待月情,如何今夜较分明。嫦娥不是秋光减,乌鹊桥边意未平。
闻变 其七
重门列雉与云俱,奔溃相仍寂若无。何限鹓鸾随挺鹿,浪传蛇豕是驺虞。
黄巾匝地烽烟断,白羽经年夜月孤。安得昔时颜太守,平原一郡障狂胡。
陈邦彦
陈邦彦(1603年~1647年),字令斌,号岩野,广东顺德龙山人。南明抗清民族英雄,岭南三忠之首,陈恭尹之父。早年设馆讲学,为当时南粤硕儒名师。明亡,年屈四十的陈邦彦疾书《中兴政要策论》万言书,并参加南明广东乡试,中举人,擢升兵部职方司主事,派往赣州参与军事。1647年(永历元年)与陈子壮密约,起兵攻广州,兵败入清远,城破被捕,惨遭磔刑。陈邦彦深具民族气节外,诗文也饮誉当时,与黎遂球、邝露并称“岭南前三家”。 ► 164篇诗文
疏草成 其一
丙戌冬日山中感事八首 其七
中宿江上杂诗 其四
赠郭我示
丙戌冬日山中感事八首 其二
经吉安郡城有感
赠端州符伯清 其一
丁亥元旦寓麟涌
中宿江上杂诗 其六
辛巳元日自题小像因怀邓玉叔 其一
赠新婚者
自奉新抵芦潭舟中口号 其十
西南七夕 其一
古意 其四
次答董才孺 其二
厓门吊古四首 其二
丰城县
丁亥仲春余归自岭右暂憩乡园读杜工部秦州杂咏怅然感怀因次其韵 ...
樟树阻风 其二
七月念五日黄塘道中
辛巳元日自题小像因怀邓玉叔 其三
古意 其三
浩溪雨泊 其二
春日西征杂咏 其二
送叶公士还吴
至日小集
中秋储潭江上 其三
闻变 其十一
自奉新抵芦潭舟中口号 其六
辛巳元日自题小像因怀邓玉叔 其二
旅怀次林子同韵 其三
次郡丞卢缜存先生韵兼答黄子 其一
孟春廿七夜集写叶山房赏灯奉和云淙先生大韵 其二
西南七夕 其二
次答李中郎兼怀邓玉叔
咏雪 其一
闻变 其十
赣关接云淙老师手书兼闻大疏 其二
登回峰寺
哭门人潘幼韩 其一
疏草成 其二
闻变 其二
访同里龙宗尼有周生者呼其爱姬行酒有留髡之志姬通词赋工翰墨坐中 ...
咏雪 其四
闻变 其三
中宿江上杂诗 其八
壬午元旦
丙戌冬日山中感事八首 其八
同云淙相国夜泊 其二
九月六日归龙山同黄秉昭夜泊江上
孟春廿七夜集写叶山房赏灯奉和云淙先生大韵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