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陈繗
环海生黎半熟黎,一声犬吠一声鸡。雨馀红槿先春吐,露里黄茅向晓低。
拾翠满溪无鸟迹,蹈青随处有霜蹄。熙熙总向阳春化,来自东南北与西。
云路春风
云路门头泮沼东,东君到处总春融。咏归曾点行边趣,煖入光庭座上风。
绕阁玲珑扬晓铎,满门桃李蔼芳丛。文衿济济闲来往,万里青云一路通。
琼台春晓
海环四表一州中,春早壶天景趣同。枯草碧回前度色,好花娇胜往已红。
岚开已见扶桑日,海晏应无飓母风。独有宪台豪迈客,阳春高调韵摩空。
送友人赴试
昂昂志气欲凌云,年少人中几似君。正养池鱼资鲤队,争看野鹤在鸡群。
清门绍述诗书业,彩笔纵横绣锦文。椿府又沾新雨露,桂花早早继清芬。
题画凤
楚狂歌里叙无声,曾向岐山深处鸣。圣主于今邦有道,五云深处好飞腾。
送省祭官还乡 其二
江东城阙楚江东,几度霜华阅历中。头角已看今日变,衣冠不与旧时同。
乌龙潭上三秋月,白鹭洲边一棹风。归去为家来为国,亲恩难掩主恩隆。
上太守二首 其二
四境弦歌处处扬,熙熙千里总春阳。安人每展经纶手,忧国还披铁石肠。
日永蒲鞭空示辱,风清麦陇有馀香。夜来试看城头月,也得寒微一借光。
和周凤斋见寄
四灵七德独称良,周室岐山是故乡。文彩九苞震日焕,翱翔千仞海天长。
时明栖老梧枝冷,春暖餐馀竹实香。正是文明真瑞应,五云深处好飞扬。
金陵胜览二首 其二
高皇建极紫金偎,玉宇琼楼夐绝埃。瑞长仙芝庭下草,艳铺宫锦砌边苔。
龙盘虎踞山河壮,地久天长寿域开。此日臣民凝望处,一天云汉正昭回。
寓金陵寄家书
乡里人归我未归,家书一纸寄阿谁。砚中滴泪浓磨墨,笔下伤心乱北诗。
梦到北堂惟母接,望穿南极只天知。此书莫向堂前读,灵爽如闻也痛悲。
哀提学赵先生
活水源头涩不流,天光云影一时休。鱼龙泣血波成泪,湖海伤情浪谩头。
有本谩劳追孟氏,亟称无复见尼丘。洋洋浩派归何处,空自寒潭日影悠。
晓天见雪二首 其一
因陈柳絮湿还飞,脱却鹅毛乱点泥。只见乌鸦天外过,不知白鹭涧边栖。
谩增水气成冰骨,怕映阳光损玉肌。恨杀绵花飞满地,不堪收拾着寒衣。
响水桥
响水桥头响水桥,苍龙高卧白云霄。半滩涌激骊珠碎,几曲潺湲凤南调。
周道南来平似砥,馀波东下直通潮。登临漫把相如笔,此去升仙竟不遥。
和教习林先生韵
雅韵飘飘兴转赊,风流端合称诗家。春云影里生池草,夜雨香中吐何花。
美丽何殊辉旭日,清奇共赏绮天霞。愧将涓滴添沧海,万顷茫然岂有涯。
奉使馈太常卿未会
有缘千里能相会,咫尺无由得见之。七科不中天留意,四□无闻我使知。
国史使非伯玉使,太常辞岂孺悲辞。不悄教中真教诲,退而脩省是吾师。
别南海何昌先生之南陵
同一年来差一月,先生偏让我先生。孤飞未许接鸾翅,共济也曾陪雁行。
璧水夜寒惭铎警,杏坛春暖听琴鸣。前程早晚都前定,何日重看聚德星。
端午代乡人会约
兰汤一洗俗尘空,万众都归化日中。瑶草翠添争渡雨,锦莲香起乍晴风。
枭羹不用当年贡,鱼腹难追自古忠。此日蒲觞谁不醉,乡歌几曲水流东。
土舍王义官哀挽
抚济黎民日已昏,馀光留得照乾坤。一林风雨寒英气,三岛云烟惨堂魂。
高义堂堂天地久,芳名蔼蔼菊松存。遗孤永抱终天恨,我亦悲歌洒泪痕。
海天春晓十首 其八
火轮初出照寒微,茅屋齐开白板扉。傍晓江山偏有色,向阳花木倍生辉。
游蜂课蜜纷纷去,乳燕离巢数数飞。愿得东君长自在,临风不用听催归。
送梁大尹考绩之京二首 其一
久羡侯心公且清,子民犹有故乡情。仁风早向千家扇,化日光悬五正旌。
柳色正新催晓驾,桃花依旧满春城。祇今报最趋朝去,五色云中蔼令声。
题白雉
顶上芙蓉不用栽,羽衣曾向雪中来。平生不会多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陈繗
陈繗,琼山人。明孝宗弘治六年(一四九三年)进士,翰林院检讨。有《唾馀集》。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六八。陈繗诗,以民国二十四年海南书局印《海南丛书》第五集《唾馀集》为底本。► 170篇诗文
送交三首 其三
题瞻云轩
哭丘一成三首 其一
题成趣园池亭
吴都宪赠两广乡贡举人次韵未揭晓时
题画翡翠二首 其二
舟中偶书所见
送友人还姑苏
挽友二首 其一
夏赏荷池
上娄参议二首 其一
题陈妇程氏贞烈卷
琼台胜览送江右蒋举人还乡 其一
科甲登荣三首
题吴氏义学田 其一
上都帅题凤
皇华胜境
送廷宾先生分教璚台
榕阴对酌
赠梁大尹之京二首 其一
送解户部还乡
悼亡四首 其一
上清理萧宪佥三首 其三
哀朱先生
思乡
和梁大尹途中风景 其一
瞻玉堂
奉和都台忧水患诗即次原韵 其一
送冯叔贵注选还乡
梦亡妻因感邵先生易数鸳帐情初洽鸾衾意已陈之句
送梁大尹朝京三首 其三
寓羊城寄弟
计氏耕乐
送刘汝坚赴春闱
琼台胜览送江右蒋举人还乡 其三
锦衣高户侯石兰
和梁大尹重经赤水道中感怀
赴试白鱼入舟
舟次英德观音石山有作
送李廷玉
群山送青
寄曲江司训周廷重
海天春晓十首 其四
为李世昌挽乃丈人三首 其三
初进南雍
玩鹤子
送李廷玉还横江二首 其二
观修道路有作
海天春晓十首 其十
和梁大尹途中风景 其二
寓中元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