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陈樵
清晨执柯出,负薪薄暮归。岂无登顿劳,独与忧患违。
山深云冉冉,树密芳菲菲。猿鸟久相狎,世事俱忘机。
劝兄弟 其四
鸿雁天边过,脊令原上飞。寻声还顾影,次序不相违。
出塞曲
属镂夜啼光属地,将军一出欃枪死。行尘不动人归市,带甲如云自甲至。
取君甲兵为君洗,分明袖有银河水。手中遗下泥一丸,不封函谷封泰山。
山堂
石甑寒来雪易凝,北峰良夜月盈盈。人离雪外只方丈,月比城头低一程。
息石有棱依砌活,茯苓无种入庭生。白云寒处人踪绝,不是山光说性情。
代答新人
妾来咏柳三月初,美人未字杨柳枯。美人脉脉金芙蕖,不泣前鱼伤黄鱼。
阿娇黄金不复馀,白头曲成银笔书。曲成未用银笔书,相如明日刺相如。
临花亭 其七
雨后金沙入柳阴,紫薇红药正纷纭。客来只道天开画,春去尽将花属人。
越鸟啄残松下子,吴僧寄到水中云。莲红直到梅花发,何处人间不是春。
临花亭 其二
恶雨愁风易结阴,夜游秉烛昼传飧。香添荔子能消日,粥费桃花怕减春。
绿暗有人来折柳,红飞剪纸为招魂。竹间午梦时惊觉,满眼卿云覆锦茵。
少微岩
石丑松寒槲叶乾,振衣又在碧霞边。南州处士星犹近,今岁中秋月未圆。
云叶长黏岩上石,雨苔不满洞中天。麝香眠处休惊起,绿桂初红果欲然。
北山别业碧落洞
听尽东林夏雨声,自携桐几下岩扃。白云持得人谁寄,明月攀来桂引生。
雨后引苔书洞榜,霞边摘叶写山铭。如何地绝重黎后,犹自挑云望玉京。
北山别业三十八咏 其五 五云洞
飞梁压水石苔苍,洞口飞泉泻石梁。屋上春霞常易散,雪中树影不满长。
阴云满地晴飞白,雨蝶依林暗贴黄。手里夫容浑忘却,蓑衣日日钓沧浪。
玉雪亭 其三
冰夷游遍列仙家,片片临风散六花。阴壑有光迷白月,乱山无处觅青霞。
台高渐见石棱长,枝重不禁梅影斜。闻说银河都剪碎,津头几欲问星槎。
霜岩石室 其三
楼阁天然石削成,山为栋宇石为楹。丹砂伏火有光景,石斛依空无死生。
叶落世间多月色,瓢亡林下欠秋声。山中水石皆吾党,竹兔松鸡不用惊。
游丝
兜率宫中拂不开,支机石上乱成堆。超凌尘坱高千仞,束缚虚空断几回。
又逐飞云萦草树,暂随片雨挂楼台。诗成犹忆宣和脚,透过澄心纸背来。
霜岩石室 其二
洞天无暑亦无寒,淑气芳风不出山。扫叶僧归云未湿,卖花人去蝶先还。
满庭修竹下黄叶,千岁古松生绿烟。尽道雪中依裸壤,我疑夏室是冰天。
雪观
绿楚丹荑处处迷,东风吹下万玕琪。月无寸影夜如曙,地有六花春不知。
玉树曾闻后庭曲,天葩别有寄生枝。琼楼银阙知何限,约客瑶池未可期。
北山别业三十八咏 其三十 南轩
石上菖蒲绿满丛,石根水竹傍梧桐。人来此地见山碧,月未冷时如日红。
春水有声通北涧,晚花无信误东风。人间不是高寒地,那得春红入夏中。
送人之乐平
鄱湖千里趣行装,野水閒云路渺茫。解旆旗亭春水薄,不堪回首忆东阳。
临花亭 其五
右挟长镵左带经,蔬畦药圃照衣明。客来青凤穿花去,草尽苍苔上树生。
灵药易荒常检校,繁花无赖枉丁宁。来禽青李成阴后,更觅楞梨日给胜。
霜岩石室 其一
悬流脉脉又涓涓,浣水为花到席前。我为天穿来炼石,僧从雨下度流年。
月中溜洒黄金泪,壁上云生火玉烟。山下四邻皆雨外,天瓢枯槁蛰龙眠。
北山别业三十八咏 其二十一 泰素坛
竹死烟寒树不荣,石坛千仞与云平。春来天上元无色,雨到人间方有声。
梦入松风吹不断,诗如芳草剪还生。陶山北望飞霞散,夜半有时孤鹤鸣。
飞雨亭
飞泉五色映花梢,秋色观前看玉豪。花落空中和月冷,树当湿处见雨消。
依依雨气侵萤火,一一水纹生鹤毛。几度下帘山影动,卧看红日到芭蕉。
陈樵
(1278—1365)元东阳人,字君采,号鹿皮子。幼承家学,继受经于程直方。学成不仕,隐居圁谷。性至孝。为文新逸超丽。有《鹿皮子集》。► 166篇诗文
劝兄弟 其六
题郑仲潜东明山凿池曰灵渊
楼氏云楼
新凉 其二
投李息斋父子 其一
胡伯玉隐趣图四咏 其一 蜀锦屏
蜀锦屏
北山别业三十八咏 其十三 东白草堂
心远庵
北山别业三十八咏 其十七 圁谷涧
石碍楼
北山别业三十八咏 其八 越观
獐谷涧
劝兄弟 其三
书房
送苏吉甫馆于穆千户家归
投李息斋父子 其二
玉雪亭 其一
临花亭 其四
樵隐图 其一
霹雳石
刘山南挽歌 其一
寻春园 其二
北山别业三十八咏 其十九 圁谷涧
越上宝林寺八咏 其一 飞来山
题画丛竹幽禽
三泉
石磴
空碧亭 其五
越上宝林寺八咏 其四 罗汉泉
芦雁四咏飞鸣宿食 其二
涵碧亭 其三
北山别业三十八咏 其二十 少霞洞
芦雁四咏飞鸣宿食 其三
石溪歌
北山别业三十八咏 其二 飞雨洞
石楼草庐
劝兄弟 其七
北山别业三十八咏 其三十八 鹿皮子墓
送张仲举归晋阳举进士 其三
北山别业三十八咏 其三十二 野芳园
劝兄弟 其九
临花亭 其八
送卢经历归北
上虞魏氏湖上精舍图 其二
劝兄弟 其十
空碧亭 其二
次韵黄晋卿见寄之什 其一
临花亭 其六
石笋
越上宝林寺八咏 其二 应天塔
北山别业三十八咏 其三十六 山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