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访教谕何宗道

访教谕何宗道

明代 陈献章

树隐肩舆行款款,花催春鸟闹关关。苏公渡口云连水,宗道庐前雨满山。

诗人陈献章的古诗

自伍光宇墓还登蓬莱绝顶

明代 陈献章

故人坟前浇我酒,白日欲西回马首。磴危道险不可跻,下马长须扶两肘。

三步一噫五步停,引吭出舌肺肠鸣。此时平地虑颠踣,昂首十丈梯峥嵘。

以手捉仆肩,以足踏崖颈。跻攀欲上分寸难,又恐翻身落深阱。

山北鸣鸺鹠,山南叫

真乐吟效康节体

明代 陈献章

真乐何从生,觉者不复言。或疑诗语工,或云饮者贤。

或书役心情,或琴以自宣。真乐生于心,乃在至和间。

行如云在天,止如水在渊。静者识其端,此心当乾乾。

次韵世卿再至白沙

明代 陈献章

脚底白云无定方,风流到处贺知章。这回却是无人见,走共渔翁酒处藏。

木犀 其一

明代 陈献章

晓枕东窗睡不来,木犀造次隔篱开。阿田拍手黄鹂到,写尽春风得意杯。

六月十夜枕上

明代 陈献章

岁岁与年年,几见春秋过枕前。有时自放春风颠,尧夫击壤歌千篇,大醉起舞春风前。

碧玉不知今几年,望望衡山眼欲穿,世卿兹来何延缘。

次韵胡提学访

明代 陈献章

今朝黄鸟唤春回,桃李还知帝力栽。昨夜殷雷无意绪,黑云将雨满山来。

得林宪副待用书奉寄

明代 陈献章

午枕起攀庭树株,见戴白笠送君书。开缄快读不见字,世间滚滚终何如。

倾盖一谈未可少,怅望万里徒区区。愿言保此无坏身,烈火不解燔空虚。

南归寄乡旧 其二

明代 陈献章

居士旧茅斋,萧然倚玉台。独寻寺里去,每到日西回。

鱼跃水萍破,风推岩户开。小桥残板在,长讶有人来。

感刘琨与卢谌事

明代 陈献章

越石信英臣,子谅亦文雅。生遭并运微,奔走风尘下。

并阳笑明月,胡雏夜回马。并州困石勒,从事为别驾。

成败非所论,吾怜凿抔者。

对菊 其十

明代 陈献章

菊坡持酒越江滨,御笔亲题与醉巾。丞相九回徵不起,碧虚长揖梦中人。

题梁景行天壶书屋 其二

明代 陈献章

齑粥朝朝长白寺,衣冠夜夜百原山。三年枕席何曾设,一纸家书亦不看。

读胡佥宪访缉熙榄山诗因为三绝句寄题山中书舍兼呈竹斋老丈 其一

明代 陈献章

护法沙门也作人,白衣送酒此山频。天机蚤有胡僧识,算到梅花五百春。

柳渡月下承苕溪翁约赏中秋月于潮连

明代 陈献章

年颜欲比苕溪老,酒盏同挥夜月圆。来共主人秋半醉,更回杨柳渡头船。

赠邹处士还合州 其一

明代 陈献章

人间忧喜也无期,万里间关一马归。莫洒东风别时泪,春光又满老莱衣。

种蓖麻 其六

明代 陈献章

种子蓖麻合种瓜,青山周折两三家。老夫来搆茅茨毕,别种秋风一径花。

社西村 其五

明代 陈献章

社西逢酒伴,埭北有花枝。讵识愚公意,聊同牧竖嬉。

围棋松崦久,度马板桥迟。袖有葳蕤草,还家不告饥。

和杨龟山此日不再得韵

明代 陈献章

能饥谋艺稷,冒寒思植桑。少年负奇气,万丈磨青苍。

梦寐见古人,慨然悲流光。吾道有宗主,千秋朱紫阳。

说敬不离口,示我入德方。义利分两途,析之极毫芒。

圣学信匪难,要在用心臧。善端日培养,庶免物欲戕。

道德乃膏腴,文辞固秕糠。俯仰天地间,此身何昂藏。

胡能追轶驾,但能漱馀芳。持此木钻柔,其如磐石刚。

中夜揽衣起,沉吟独徬徨。圣途万里馀,发短心苦长。

及此岁未暮,驱车适康庄。行远必自迩,育德贵含章。

迩来十六载,灭迹声利场。闭门事探讨,蜕俗如驱羊。

隐几一室内,兀兀同坐忘。那知颠沛中,此志竟莫强。

譬如济巨川,中道夺我航。顾兹一身小,所系乃纲常。

枢纽在方寸,操舍决存亡。胡为谩役役,斲丧良可伤。

愿言各努力,大海终回狂。

讳日有感

明代 陈献章

十二月逢哉生魄,江山为尔生愁色。黄昏庭树乌上啼,一声何处江楼笛。

得廷实报定山谢事归忆东白仲昭诸先生有作 其四

明代 陈献章

各留一影落堪舆,叹息乾坤几丈夫。脱赠藤蓑君亦爱,江门春雨忆皇都。

寄廷实制中

明代 陈献章

东阁摩挲旧雨琴,青山回首又秋深。制中面目今何似,折尽寒灯半夜心。

陈献章

陈献章

(1428—1500)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648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