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陈镒
夏旱雨有数,聚巫还可求。今年忽大旱,疲民实煎忧。
涧西隐君子,精诚达冥幽。沛然得甘霔,白水满田畴。
持杯会邻里,共贺百谷秋。馆宾栝中彦,亦觉喜气浮。
诗成远相寄,念我儒家流。我昔为冷官,一饭不易谋。
只今愿年丰,买田归偃休。
客中思归
世道艰难转觉危,回头五十五年非。红旗黄纸从无分,白发青山可息机。
二顷稻田环马墅,一区茅屋傍渔矶。西风吹动家乡念,心与孤云稍稍飞。
再次韵呈天岸长老 其二
潇洒禅房近碧郊,短墙重叠盖黄茅。光翻池上千桃树,秀入阶前万柳梢。
水满草生鱼意乐,风微日暖鸟声交。更无馀事跏趺外,从遣棋声昼屡敲。
再次韵答海翁上人 其一
为爱石梁担负山,照心亭上久凭阑。松篁不动云飞尽,清磬一声山月寒。
送王本立赴京师
丈夫有志取侯封,剩喜君家袭世功。腰佩虎符头已雪,胸韬豹略气如虹。
策书此日才名遂,尊酒何时笑语同。若会故人张应奉,为言耕钓老山中。
舟中次友人韵
溪头日出晓风生,一片归帆促早程。极浦沙寒冰皓耀,远山云尽雪峥嵘。
君如杜甫犹羁旅,我似冯唐已老成。回首荒城城下路,青苔白骨易伤情。
钱唐送友人之维扬
潇洒一尊酒,江楼得共倾。相逢俱是客,离别易伤情。
树色迷春绿,云光拂晓晴。还思拄帆处,淮海正潮生。
游南岩三首 其一 天池
步上岩头路百盘,石梁霜叶满阑干。白牛卧处云飞尽,惟见天池一镜寒。
呈丽水吴明府
明廷重守令,茂宰出选抡。公家世簪绂,接踵皆良循。
丽邑虽旷僻,风俗稍朴淳。自公下车来,息彼凋瘵民。
秉公守廉节,敷政从宽仁。眷此垂老年,获睹化瑟新。
熙熙百里内,物象俱含春。行看政治理,飞舄登要津。
郡中会伯玉
不见齐君二十年,旧游何许一茫然。因悲世事如云变,尚喜交情似漆坚。
废市雨深苍树合,严营风静彩旗悬。明朝又作溪头别,遥望岑峰月渐圆。
再分韵得百字
南阳有客髯如戟,更觉心肠坚铁石。携来旧日书一囊,分坐中斋灯半席。
制龄且学餐菊英,辟世休言种桃核。便当沽酒消穷愁,袖中我有钱三百。
次韵叶训导移居
曾向溪南隐一丘,携家今住市西楼。水声通沼凉生袂,山色捲帘青入眸。
竹灶煮茶销白昼,石床压酒醉清秋。安居此外随吾分,可效涪翁赋四休。
游南岩寺 其一
蟾溪南畔小峨嵋,幽磴盘盘上翠微。路转山亭休客驾,林开云屋挂僧衣。
天池水净涵秋月,石笋峰高障夕晖。胜地从来隔烽火,却怜人世劫灰飞。
借漫兴一十五首 其八
渊明归隐成疏懒,谩自题诗责五男。三径盘桓有馀乐,葛巾牢裹弃缨簪。
次韵村居
寂寞三家市,龙钟七十翁。相逢说生理,自诧得农功。
雉雊来牟熟,蚕登桑柘空。时平人意乐,邀我一尊同。
借漫兴一十五首 其十三
百亩新承溪上堰,年荒幸免为饥啼。举家从此无忧色,却笑涪翁悯跛奚。
再次韵 其四
凉气渐凄肃,吟风黄叶鸣。闲庭多雨积,秋草与阶平。
久为伤时乱,都忘玩物情。儒官粗堪守,勇爵是浮荣。
和叶仲和文学见寄韵
马湖桥畔曾分手,五见凉风换葛衫。上国无媒干禄餋,北山小隐免林惭。
石池乘月通泉水,苔径锄云种竹杉。多谢相知为相问,心閒日与野人谈。
次韵春日友人过访
门前不尽溪,种柳高十寻。时雨忽然过,荡漾春水深。
好鸟鸣间关,动我怀友心。正谋尊酒盈,感子亦远临。
持杯起相酬,清谈豁冲襟。世故尚艰难,思古复慨今。
子乃久羁旅,孤情寄高吟。恋恋未成别,华月生东林。
自题绿猗亭 其四
清风动竹声,明月映竹色。风月本无心,于竹乃同德。
外直凛贞劲,中洞含虚寂。作诗为写神,浓墨洒寒碧。
松阳学舍读张修撰诗因用韵述怀二首 其一
冷官无一事,诗思日来添。幽鸟閒窥沼,游丝静挂檐。
煮茶然小鼎,看竹捲疏帘。无怪居连市,盘餐味可兼。
陈镒
陈镒(?—1456年),字有戒,江苏吴县人,永乐年间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先后任湖广、山东、浙江等地的副使,明英宗时期镇守陕西,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了陕西的饥荒问题,后看到河南等地流民啸聚,建议派人前往抚恤,英宗同意后,但官员却没有施行,导致后来河南等地的叛乱。陈镒共三次镇守陕西,前后十余年,陕人很爱戴他,敬若父母。每次陈镒回朝廷,老百姓总是挡道拥车而泣。他回来时,则欢迎的人群数百里不绝。他之得军民之心,前后镇守陕西的无人可及。景泰四年(1453年)因病致仕。景泰七年(1456年),陈镒去世,获赠太保,谥僖敏。 ► 284篇诗文
次韵吴学录春日山中杂兴七首 其二
次韵简周济川山长二首 其二
五月二十四日游平山庵客怀豁然用前韵呈周济川叶诚中
题徐氏贫乐亭
奉和刘伯温员外漫兴诗韵并自述一十五首 其十二
乙酉二月十六日偕杨贯道谒张贞居外史留宿南山登善庵明旦以诗奉别
奉和刘伯温员外漫兴诗韵并自述一十五首 其九
山行至桐川会周山长
再游西峰寺
题宪使单公宁山诗卷
欲至松学连日阻雨再用韵奉简诸友
次韵友人郡中访旧
早过湖南
挽周子符
次韵卲本初题东岩
次韵吴学录春日山中杂兴七首 其六
次韵友人送别之淮东
题方泳道县尹竹石图
次韵叶文范训导杂咏八首 其七 西涧吟
上总制胡公次陈伯亮韵 其一
赠李晋卿葬师归龙泉
次韵赋无言上人盆石
中秋对月次韵
三用韵荅松学诸友 其四
次韵友人游吴山别墅二首 其一
次韵伯玉隐君大方上人过访
借漫兴一十五首 其十二
题松竹梅图
游西峰寺
奉和刘伯温员外漫兴诗韵并自述一十五首 其三
题院判石末公见惠赵仲穆双马图
送易安道往金陵
秋日偶怀
又次韵宿元符宫
次韵吴学录春日山中杂兴七首 其一
次韵荅蔡伯玉
呈黄晋卿学士二首 其二
陪黄晋卿提举杨震卿山长宴张贞居外史竹轩
挽西岩崇上人
游南岩寺 其二
借漫兴一十五首 其六
次韵吴学录春日山中杂兴七首 其四
寄松雪上人
次韵游溪南野寺
三用韵荅松学诸友 其一
奉和元帅石末公春晴谩兴诗韵
奉和刘伯温员外漫兴诗韵并自述一十五首 其四
八月三日伯玉留饮西涧别馆二首 其二
题何子远典史诗卷
次韵叶文范训导杂咏八首 其五 贺西涧主人祈雨有应
游南明山次周子符韵
再次韵呈天岸长老 其一
莲城感事次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