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游南岩三首 其一 天池

游南岩三首 其一 天池

明代 陈镒

步上岩头路百盘,石梁霜叶满阑干。白牛卧处云飞尽,惟见天池一镜寒。

诗人陈镒的古诗

奉和刘伯温员外漫兴诗韵并自述一十五首 其九

明代 陈镒

我今老矣守林泉,破屋萧然一榻悬。每向秋宵看月色,怀人千里共婵娟。

舟中次友人韵

明代 陈镒

溪头日出晓风生,一片归帆促早程。极浦沙寒冰皓耀,远山云尽雪峥嵘。

君如杜甫犹羁旅,我似冯唐已老成。回首荒城城下路,青苔白骨易伤情。

过子陵滩

明代 陈镒

潮来沙浦深,潦积流波悍。舟行钓台下,老石在天半。

江山领吴越,树木记炎汉。当时罗英雄,高见独殊散。

所幸无缁磷,千载同一旦。区区往来者,几阅洪涛乱。

清风不可攀,搔首复三叹。

游苍山道院

明代 陈镒

松桂苍苍匝道边,林光摇荡拂晴川。桃花流水人间世,石室丹霞洞府天。

一榻清风生竹润,半檐疏雨入茶烟。诗人往往馀吟咏,间剔苍苔看石镌。

次韵胡元帅题夘山

明代 陈镒

夘峰高耸碧孱颜,见素真人此炼丹。古井水寒通远海,紫坛云暖拥大山。

境超大地三千界,天近层楼十二阑。遥想瓣香朝谒处,青霞深护玉宸班。

同友人游龙台山胜因寺

明代 陈镒

三枝藜杖陟秋冈,风露初交野菊香。行到胜因钟巳午,坐延松影过回廊。

再次韵呈天岸长老 其二

明代 陈镒

潇洒禅房近碧郊,短墙重叠盖黄茅。光翻池上千桃树,秀入阶前万柳梢。

水满草生鱼意乐,风微日暖鸟声交。更无馀事跏趺外,从遣棋声昼屡敲。

奉和元帅石末公春晴谩兴诗韵

明代 陈镒

使君惠泽似春阳,田有来牟麦有桑。日暖戟门旗转影,风清玉帐剑狐芒。

深山狐兔潜无迹,旷野黔黎喜欲狂。今日朝廷方倚重,论功应不愧韩张。

庚子岁旦次韵

明代 陈镒

山城兵火经过后,旧业能留有几人。万事从来皆定数,一杯且喜及儿春。

谩怜儿女称吾寿,深荷天公眷此身。坐对青山无愧色,红尘幸不污渔巾。

次韵刘宗保秋怀二首 其二

明代 陈镒

扰扰风尘满眼愁,乍寒天气怯深秋。齑盐况味聊堪守,竹帛功名不用求。

今日闻鸡无祖逖,当年梦蝶有庄周。自惭衰老将归隐,二顷还须为鹤谋。

春日偕杨震卿山长城东散步

明代 陈镒

今晨薄雾散,远峤晴光开。驾言城东策,杖屦相追陪。

花事在桃李,日气浮蒿莱。适与景物会,熙熙在春台。

大哉天地德,万汇出雕裁。玄功不自有,妙化付一杯。

而我与数子,雅好无相猜。及时此行乐,且复寄尊罍。

春日漫兴二首 其一

明代 陈镒

人闲境亦幽,鸟鸣山更静。临流玩落花,清兴与川永。

游南岩三首 其三 妙高台

明代 陈镒

妙高台在诸天上,如入如来不二门。欲把一言参妙处,是心默契己忘言。

上总制胡公次陈伯亮韵 其一

明代 陈镒

安南上将喜来归,路入双溪暑气微。忧国半生心独苦,筹边三载盗外移。

暂分外省纡华选,合向中朝侍衮衣。一道奎光照苍括,深山穷谷被馀辉。

题湖山十景 其六 松岭早行

明代 陈镒

松林曙色未全分,半入青山半入云。落叶钟声何处寺,行人疑在梦中闻。

次韵毛彦明训导过访

明代 陈镒

山斋终日睡昏昏,有客相过夜向分。张烛共谈三载别,读书谩守半冷勤。

自怜冷味齑盐淡,不放冰肠曲蘖醺。明日沙头又分手,小舟撑破一溪云。

奉和刘伯温员外漫兴诗韵并自述一十五首 其十一

明代 陈镒

昔曾游览遍山川,汎汎身如不系船。今日栖迟茅屋下,却怜多病对云眠。

奉和王宪使贺总制胡公得平阳诗韵

明代 陈镒

平阳一旦送降旗,大将威名众所知。聚石江流分八阵,通途海国绝他岐。

许君剑在蛟须斩,韩子文成鳄定移。盖世功勋垂不朽,绣衣使者著声诗。

呈丽水吴明府

明代 陈镒

明廷重守令,茂宰出选抡。公家世簪绂,接踵皆良循。

丽邑虽旷僻,风俗稍朴淳。自公下车来,息彼凋瘵民。

秉公守廉节,敷政从宽仁。眷此垂老年,获睹化瑟新。

熙熙百里内,物象俱含春。行看政治理,飞舄登要津。

莲城感事次韵

明代 陈镒

一自兵戈破栝州,豪华尽付水东流。惟闻夜雨新城柝,不见春风旧田楼。

负郭田荒青草合,依山冢废白杨愁。烟尘满眼何时静,尚说江淮战未休。

陈镒

陈镒

陈镒(?—1456年),字有戒,江苏吴县人,永乐年间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先后任湖广、山东、浙江等地的副使,明英宗时期镇守陕西,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了陕西的饥荒问题,后看到河南等地流民啸聚,建议派人前往抚恤,英宗同意后,但官员却没有施行,导致后来河南等地的叛乱。陈镒共三次镇守陕西,前后十余年,陕人很爱戴他,敬若父母。每次陈镒回朝廷,老百姓总是挡道拥车而泣。他回来时,则欢迎的人群数百里不绝。他之得军民之心,前后镇守陕西的无人可及。景泰四年(1453年)因病致仕。景泰七年(1456年),陈镒去世,获赠太保,谥僖敏。 ► 28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