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呈孙都事 其二

呈孙都事 其二

明代 陈镒

薄采泮池芹,终朝不盈手。迩来卧空谷,蓬室甘老朽。

馀生偶然全,当此丧乱后。幸逢治化新,民弊赖绳纠。

我公负经济,乃出群贤首。汇征徵自兹,海内归浑厚。

诗人陈镒的古诗

次韵叶训导兼简徐定甫

明代 陈镒

束书出城闉,来住溪上宅。五年丧乱中,奔走身如客。

今春复远游,相望远东北。冷况虽萧条,文会多旧识。

我亦曾相从,湖海念畴昔。仄闻风月佳,无由分半席。

书楼敞高明,远对群峰碧。主人颇閒暇,登陟时整屐。

君今喜赋归,溪深鲜可食。世道尚艰危,幸此居山泽。

临风接清谈,逍遥寄兹夕。

次韵孀妇叹

明代 陈镒

城东孀妇发未华,半生苦乐随夫家。前年夫戍死锋镝,姑老子幼长吁嗟。

携持幼子独存立,倚帘羞见燕双入。辛勤纺绩得来薪,晨昏奉姑粗供给。

邻家女子瑳素头,压鬓金钗髻相并。下阶自折樱桃花,爱惜娇容时照井。

谁知孀妇拭泪痕,为夫筑坟松树根。此身抱节誓不改,甘守寂寞黄茅材。

三用韵荅松学诸友 其二

明代 陈镒

牢落风尘际,天寒一弊裘。看来官独冷,赢得鬓添秋。

树润烟光合,池深水气浮。乡心日夜切,戍鼓起城楼。

次韵答道元上人

明代 陈镒

久住灵泉学苦空,青青瘦竹伴癯容。朝飞锡杖无惊鹤,夜诵经台有听龙。

说法精微多聚石,洗肠清净更餐松。归来趺坐岩西屋,白月如珠照笔峰。

怀张应奉

明代 陈镒

故人千里外,相见一何难。几度裁书尺,秋云雁影寒。

借漫兴一十五首 其八

明代 陈镒

渊明归隐成疏懒,谩自题诗责五男。三径盘桓有馀乐,葛巾牢裹弃缨簪。

友人移居再用前韵

明代 陈镒

故人移住碧云端,取次寻游兴未阑。地隔城埤沉戍鼓,山连湖水有渔竿。

石边芝草和云采,窗外松枝带雨看。客至尽堪供茗饮,古泓清浸玉泉寒。

溪上晚步

明代 陈镒

散步斜阳外,独行无与期。鱼梁秋水落,沙树夕云欹。

人事有闲日,溪流无尽时。悠然心景会,盘礴得归迟。

武林旧馆

明代 陈镒

寂寞江山旧帝州,重来景物倍萧飕。客窗素月凉如水,子夜清风淡欲秋。

听竹亭空苍石古,种松地冷碧苔幽。老怀正自难消遣,嘹唳江边过雁愁。

呈孙都事 其二

明代 陈镒

薄采泮池芹,终朝不盈手。迩来卧空谷,蓬室甘老朽。

馀生偶然全,当此丧乱后。幸逢治化新,民弊赖绳纠。

我公负经济,乃出群贤首。汇征徵自兹,海内归浑厚。

次韵刘宗保秋怀二首 其一

明代 陈镒

溪上青山抱郭回,濛濛烟雨暗楼台。平原日暮牛羊返,远路风高鸿砧来。

断续砧声何处响,凄凉菊蕊为谁开。知君独抱忧时苦,我亦深同杜老衰。

次韵感事

明代 陈镒

独立西风尘满眼,纷纷鹰隼少文鹓。自怜人世逢多难,谁叩天阍上万言。

黄浊水深龙喷薄,青冥日迥雁联轩。客怀寥落秋将晚,空对黄花忆故园。

次韵吴学录过访二首 其一

明代 陈镒

故人过我宿,青灯夜何其。殷勤接软语,尊俎聊设施。

山寒耿孤月,溪净生微飔。索居负幽意,局蹐谅何为。

况于干戈际,沉郁多幽思。子独心神舒,六学一贯之。

相从岁年晚,慨彼时事非。

夏日周子符过访用杜工部严公仲夏枉驾草堂诗韵二首 其一

明代 陈镒

溪流曲曲路盘盘,远辱高人此驻鞍。别久忽惊诗骨瘦,饮多尚觉酒肠宽。

茅斋雨积晴犹润,竹径云深夏亦寒。坐对棋枰遗世虑,不妨相与尽清欢。

次韵月明德经历游茅山

明代 陈镒

三峰翠色倚高冥,万壑松声撼百霆。列宿拱垣低月殿,彩云扶毂近芝亭。

紫坛露冷晨幢湿,金阙风微午篆馨。遥想群仙飞佩处,碧霞缥缈玉珑玲。

次韵叶文范训导杂咏八首 其八 午溪新堰

明代 陈镒

开堰午溪上,百亩可灌之。长输不尽流,盖有源头为。

兴言百世计,生理始于兹。虽然藉地利,亦用人力施。

禾菽既沾泽,稍稍慰农私。园田久荒者,一旦皆见治。

虽营非我能,废兴乃其时。感君相问劳,为作新堰诗。

游南岩三首 其一 天池

明代 陈镒

步上岩头路百盘,石梁霜叶满阑干。白牛卧处云飞尽,惟见天池一镜寒。

凤凰山怀古

明代 陈镒

舞凤山形无古今,百年王气已销沈。荒凉禁苑经樵采,寂寞歌台贮梵音。

草暗碧桥分野色,石寒白塔锁云阴。伤怀往事空遗恨,落日山前蝉乱吟。

又次韵宿元符宫

明代 陈镒

天风送客到茅山,山叠千重路百盘。松下石碑留玉篆,竹边药灶餋金丹。

声沈万籁乾坤静,气肃九霄风露寒。乞取鼎馀换凡骨,好随仙侣蹑飞鸾。

避乱西涧和蔡伯玉饯别韵

明代 陈镒

携家逃乱世,登君川上楼。自非宿昔心,曷肯为我谋。

开轩纳远山,展席临清流。时游古仙岩,颇忆阮与刘。

世路尚风尘,此地殊深幽。居然欣有托,不觉成迟留。

眷眷终不怠,此意谁能酬。片言写莫既,感戴如山丘。

兹焉动归兴,孟夏麦已秋。握手未忍别,碧云生晚愁。

陈镒

陈镒

陈镒(?—1456年),字有戒,江苏吴县人,永乐年间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先后任湖广、山东、浙江等地的副使,明英宗时期镇守陕西,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了陕西的饥荒问题,后看到河南等地流民啸聚,建议派人前往抚恤,英宗同意后,但官员却没有施行,导致后来河南等地的叛乱。陈镒共三次镇守陕西,前后十余年,陕人很爱戴他,敬若父母。每次陈镒回朝廷,老百姓总是挡道拥车而泣。他回来时,则欢迎的人群数百里不绝。他之得军民之心,前后镇守陕西的无人可及。景泰四年(1453年)因病致仕。景泰七年(1456年),陈镒去世,获赠太保,谥僖敏。 ► 28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