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韵答友人

次韵答友人

明代 陈镒

青云万里豁雄襟,淮海东边得共临。吴楚地分平野阔,金焦山涌大杨深。

秋风杨柳离亭恨,夜月梅花故国心。试上层楼一怅望,手弦绿绮和高吟。

诗人陈镒的古诗

次韵邓知州会秦邮乾明寺二首 其一

明代 陈镒

特向诗禅觅一参,秦邮寺里听雄谈。政成洛北官方满,家近淮南路竹谙。

春日竹窗多雅趣,暮年蔗境有馀甘。超然跳出尘笼外,风月招邀兴倍堪。

奉和刘伯温员外漫兴诗韵并自述一十五首 其四

明代 陈镒

曾记开尊向夜分,北山堂上共论文。可怜一炬成焦土,空有荒垣锁暮云。

得张脩撰书

明代 陈镒

一冬卧病才方愈,清晓开门起看梅。野服忽然逢驿使,翰林脩撰寄书来。

次韵月明德经历游茅山

明代 陈镒

三峰翠色倚高冥,万壑松声撼百霆。列宿拱垣低月殿,彩云扶毂近芝亭。

紫坛露冷晨幢湿,金阙风微午篆馨。遥想群仙飞佩处,碧霞缥缈玉珑玲。

奉和刘伯温员外漫兴诗韵并自述一十五首 其七

明代 陈镒

未许身闲隐薜萝,府书辟起听鸣珂。知君久佩文章印,问字应多载酒过。

题徐氏贫乐亭

明代 陈镒

人人慕富贵,富贵多危机。不如贫乐者,自得道所资。

卓哉南州士,澹然岩壑姿。洁身事高蹈,心与千载期。

蟾峰飞白云,蟾溪涣清漪。世虑日以淡,道味日以滋。

壶觞自酬献,文字相娱嬉。放怀山水间,此乐知者谁。

次韵伯玉隐君大方上人过访

明代 陈镒

地僻深门傍竹开,一溪流水碧于苔。云边煮茗延僧坐,石上留棋迟客来。

白社闲居宜老境,青云阔步属英才。艰难世故犹如此,且共筵前有限杯。

和周济翁写别韵

明代 陈镒

西风两鬓已苍然,万事无心只任天。细饮黄花新酒味,长吟绿竹旧诗篇。

登高未落龙山帽,尽兴先回剡曲船。后夜定知窗外月,照人凉冷不成眠。

游南岩寺 其二

明代 陈镒

钟梵无声白昼迟,沈沈古殿佛灯微。石崖射日光摇几,林壑藏风冷袭衣。

自昔乾坤钟秀气,至今山水发清晖。何时重到分禅榻,坐看閒云自在飞。

三用韵荅松学诸友 其四

明代 陈镒

万木渐摇落,凉风策策鸣。客愁惊老大,世乱念升平。

虽忝官曹列,难忘丘壑情。故园频入梦,松菊想敷荣。

赋林亭新霁二首 其一

明代 陈镒

潇洒林亭近翠微,雨馀斜日送清晖。茶香细细苍烟起,树影离离翠羽飞。

林下无人敲竹户,水边有客制荷衣。偶来坐石乘凉久,闲看高松野鹤归。

春日次韵罗善先照磨二首 其二

明代 陈镒

绿阴亭馆晓光新,久客秦淮两度春。霏屑雄谈频落麈,轧霄老句更惊人。

游山未可闲安石,耕谷宁容老子真。斛水蛟龙能变化,春雷一鼓到天津。

次韵春日友人过访

明代 陈镒

门前不尽溪,种柳高十寻。时雨忽然过,荡漾春水深。

好鸟鸣间关,动我怀友心。正谋尊酒盈,感子亦远临。

持杯起相酬,清谈豁冲襟。世故尚艰难,思古复慨今。

子乃久羁旅,孤情寄高吟。恋恋未成别,华月生东林。

奉和刘伯温员外漫兴诗韵并自述一十五首 其十四

明代 陈镒

贫病真同涸辙鱼,浇愁幸有酒堪沽。秋来诗骨饶清健,自喜登高不用扶。

赠医人冯英伯

明代 陈镒

一别冯君今十载,重来犹带旧行囊。空窗灸艾消沈疾,新卷编蒲写秘方。

阅世已经三折臂,忧时还转九回肠。餋生道要如相授,分我刀圭换鬓霜。

借漫兴一十五首 其十四

明代 陈镒

买得渔家一尺鱼,床头酒熟不须沽。三杯饮罢斜阳里,行看青山信杖扶。

次韵孀妇叹

明代 陈镒

城东孀妇发未华,半生苦乐随夫家。前年夫戍死锋镝,姑老子幼长吁嗟。

携持幼子独存立,倚帘羞见燕双入。辛勤纺绩得来薪,晨昏奉姑粗供给。

邻家女子瑳素头,压鬓金钗髻相并。下阶自折樱桃花,爱惜娇容时照井。

谁知孀妇拭泪痕,为夫筑坟松树根。此身抱节誓不改,甘守寂寞黄茅材。

春日漫兴二首 其一

明代 陈镒

人闲境亦幽,鸟鸣山更静。临流玩落花,清兴与川永。

秋日偶怀

明代 陈镒

牢落天涯客倦游,尚怜生计事悠悠。二年道路谁青眼,半纸功名人蛩头。

落叶蛩声吴月冷,凉风雁影楚天秋。伤怀处处犹征伐,却忆沧浪旧钓舟。

次韵卲本初题东岩

明代 陈镒

兹岩何穹窿,屹立亘终古。崖厂削剑痕,石髓滴山雨。

天开一罅峡,风响答人语。行登最高处,逸兴眇天柱。

陈镒

陈镒

陈镒(?—1456年),字有戒,江苏吴县人,永乐年间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先后任湖广、山东、浙江等地的副使,明英宗时期镇守陕西,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了陕西的饥荒问题,后看到河南等地流民啸聚,建议派人前往抚恤,英宗同意后,但官员却没有施行,导致后来河南等地的叛乱。陈镒共三次镇守陕西,前后十余年,陕人很爱戴他,敬若父母。每次陈镒回朝廷,老百姓总是挡道拥车而泣。他回来时,则欢迎的人群数百里不绝。他之得军民之心,前后镇守陕西的无人可及。景泰四年(1453年)因病致仕。景泰七年(1456年),陈镒去世,获赠太保,谥僖敏。 ► 28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