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借漫兴一十五首 其七

借漫兴一十五首 其七

明代 陈镒

穷檐阴合翳松萝,迎送都无白玉珂。从此只知田野事,山人溪叟日相过。

诗人陈镒的古诗

次韵吴伯京学正清明拜墓

明代 陈镒

清明拜扫陟山丘,积草荒苔露未收。林鸟纷纷争晓祭,野花寂寂自春愁。

眼前儿女能供奉,身外功名岂用谋。此日归来天渐晚,半痕新月挂城楼。

次韵枯梅

明代 陈镒

苔封藓蚀百年身,雪虐霜饕数点春。留得此花参太极,看来生意是深仁。

罗浮仙子冰魂返,饭颗诗人瘦态真。不许世间儿女比,临风孤艳绝芳尘。

三用韵荅松学诸友 其一

明代 陈镒

此地三年客,登临亦快哉。幸无官长骂,喜有故人来。

把酒捲帘坐,吟诗击钵催。蟾峰青楚楚,时见鹤飞回。

次韵饯别

明代 陈镒

清尊终日共徘徊,苦为吟诗击钵催。脩竹满庭苍雪落,好山当户晚青来。

斜阳林外人相别,流水溪边首屡回。今夜相思知独苦,不禁寒月照窗梅。

次韵友人郡中访旧

明代 陈镒

春日泊舟城外川,故人相会问平安。十年牢落谋家苦,四海乱离行路难。

旅馆青灯宵雨暗,战楼画角晚风寒。豪华往事谁能说,莫向尊前起浩叹。

自题绿猗亭 其四

明代 陈镒

清风动竹声,明月映竹色。风月本无心,于竹乃同德。

外直凛贞劲,中洞含虚寂。作诗为写神,浓墨洒寒碧。

再分韵得百字

明代 陈镒

南阳有客髯如戟,更觉心肠坚铁石。携来旧日书一囊,分坐中斋灯半席。

制龄且学餐菊英,辟世休言种桃核。便当沽酒消穷愁,袖中我有钱三百。

挽道元上人二首 其一

明代 陈镒

久玩林泉月,今乘古峡风。身遗万劫永,道悟一尘空。

寒竹留枯节,幽花落旧丛。惟馀行诵处,山意远无穷。

过溪居次韵

明代 陈镒

玉溪溪上晚春馀,凉樾苍藤日影疏。闲傍竹门南畔过,石阑阴处看鯈鱼。

挽李山甫教授

明代 陈镒

避乱山中白发垂,近闻访旧入城池。芦花月淡人无处,桂子风凉雁过时。

旅衬回程扶道左,举家迎哭向溪湄。他乡莫恨相知少,自有门生奠酒卮。

次韵吴学录春日山中杂兴七首 其七

明代 陈镒

故老相逢竹外村,能谈旧史忆乾元。大儿昨日从军去,惆怅无人给晓昏。

溪楼小宴分韵得头字

明代 陈镒

西风浩荡吹衣裘,天气渐冷黄花秋。山城酒熟方新篘,虽非九日堪追游。

今朝偶出招朋传,携尊采菊登高楼。雕盘乌几罗珍羞,一觞一咏相赓酬。

蟾光当窗青入眸,珠帘倒挂珊瑚钩。晓霞绚彩晴未收,白蘋掩映波光浮。

醉酣更觉忘百忧,胸中世故散不留。诗成复作商声讴,他人能有此乐不。

丈夫命达当封侯,未达自分归林丘。我闻弘景不出休,何须更画金笼头。

秋日登吴山望城东战垒怆然有怀

明代 陈镒

乱后吴山依旧青,登临一望却伤情。长河白骨沈寒水,落日乌鸦噪采城。

湖上采莲无画舫,关东种柳满严营。繁华从此成消歇,潮到空江恨未平。

次韵简周济川山长二首 其一

明代 陈镒

故人辞薄宦,去隐白云乡。溪树春天晚,山泉夜月凉。

携家怜杜甫,齐物忆蒙庄。知尔身和世,于今亦两忘。

再游西峰寺

明代 陈镒

西峰清净地,塔下有僧居。曾见宝花座,多留贝叶书。

禅师能伏虎,长者解观鱼。来此求无相,尘心顿豁如。

次韵答松学诸友二首 其二

明代 陈镒

不嫌官舍毡长冷,酒熟诗温可献酬。剩有禅谈来白足,更无俗事委苍头。

观鱼真乐惟心会,识马天机不色求。我愿买田为隐计,未知造物肯从不。

次韵答友人

明代 陈镒

青云万里豁雄襟,淮海东边得共临。吴楚地分平野阔,金焦山涌大杨深。

秋风杨柳离亭恨,夜月梅花故国心。试上层楼一怅望,手弦绿绮和高吟。

遣怀二首 其一

明代 陈镒

平生赋性本疏顽,拙宦虽縻心自闲。黄菊尚留秋后径,白云长在望中山。

瘦躯多病惟储药,空屋无钱不用关。松下儿童应笑我,鬓毛只为作诗斑。

和吴学正见寄韵二首 其二

明代 陈镒

不见故人久,悠然多所思。郡斋呼茗椀,山馆理桐丝。

望断云凝处,吟残叶落时。风霜岁年晚,还共竹猗猗。

次韵九日同友人小酌

明代 陈镒

忧乐随时道未穷,何须咄咄更书空。艰难老我头添白,富贵从渠面发红。

稍喜得闲诗有债,却怜多病药无功。为君扫取溪轩净,共对寒花酒一中。

陈镒

陈镒

陈镒(?—1456年),字有戒,江苏吴县人,永乐年间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先后任湖广、山东、浙江等地的副使,明英宗时期镇守陕西,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了陕西的饥荒问题,后看到河南等地流民啸聚,建议派人前往抚恤,英宗同意后,但官员却没有施行,导致后来河南等地的叛乱。陈镒共三次镇守陕西,前后十余年,陕人很爱戴他,敬若父母。每次陈镒回朝廷,老百姓总是挡道拥车而泣。他回来时,则欢迎的人群数百里不绝。他之得军民之心,前后镇守陕西的无人可及。景泰四年(1453年)因病致仕。景泰七年(1456年),陈镒去世,获赠太保,谥僖敏。 ► 28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