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陈镒
我今老矣守林泉,破屋萧然一榻悬。每向秋宵看月色,怀人千里共婵娟。
次韵友人送别之淮东
万里关河落木秋,又携行李上扁舟。元龙湖海增豪气,司马山川惬乍游。
帆影乍开风浩浩,客程渐远水悠悠。应知别后相思处,明月天涯江上楼。
次韵游城东屠苏
寻僧朝偶出,还似厌尘劳。冰涧泉声细,霜林树影高。
倦行聊解屦,小坐暂旋袍。且喜逢支遁,酬诗染兔毫。
题吴敬夫草亭
草亭幽绝在林端,苍雾丹霞绕石阑。松叶覆山禽自语,苔痕匝地竹成竿。
绕花古井呼儿汲,题画新诗与客看。羡尔风尘能吏隐,听猿时踏岭云寒。
次韵刘宗保秋怀二首 其一
溪上青山抱郭回,濛濛烟雨暗楼台。平原日暮牛羊返,远路风高鸿砧来。
断续砧声何处响,凄凉菊蕊为谁开。知君独抱忧时苦,我亦深同杜老衰。
次韵九日同友人小酌
忧乐随时道未穷,何须咄咄更书空。艰难老我头添白,富贵从渠面发红。
稍喜得闲诗有债,却怜多病药无功。为君扫取溪轩净,共对寒花酒一中。
好溪堰为吴明府作
县公筑堰东九里,大堤横截长溪水。引流下注万顷田,禾稻翻风翠云起。
去年陂堰未曾开,况值亢旱天为灾。城中乱罢正萧索,兼无秋实人民哀。
今年争看决渠雨,龙骨长闲挂梁梠。老农仰卧歌南风,但知欢乐无所苦。
君侯事业如白公,流芳千载无终穷。愿公更展作霖手,均此德泽四海同。
再次韵呈天岸长老 其二
潇洒禅房近碧郊,短墙重叠盖黄茅。光翻池上千桃树,秀入阶前万柳梢。
水满草生鱼意乐,风微日暖鸟声交。更无馀事跏趺外,从遣棋声昼屡敲。
借漫兴一十五首 其七
穷檐阴合翳松萝,迎送都无白玉珂。从此只知田野事,山人溪叟日相过。
再用韵二首 其一
萧条孤馆傍溪湄,榆柳阴阴绿满扉。风挟水声长到枕,雨含林润欲侵衣。
一春客路情怀恶,千里家山音信稀。争似高人乐幽隐,不知人世有危机。
避乱西涧和蔡伯玉饯别韵
携家逃乱世,登君川上楼。自非宿昔心,曷肯为我谋。
开轩纳远山,展席临清流。时游古仙岩,颇忆阮与刘。
世路尚风尘,此地殊深幽。居然欣有托,不觉成迟留。
眷眷终不怠,此意谁能酬。片言写莫既,感戴如山丘。
兹焉动归兴,孟夏麦已秋。握手未忍别,碧云生晚愁。
题湖山十景 其十 东岸渔灯
月黑楼前湖水明,渔灯点点过沙汀。芦风忽起光还灭,疑是寒宵夜燐青。
自题绿猗亭 其三
谡谡含风清,娟娟净秋色。怀哉七贤趣,遗此千载德。
窗虚月未来,林静夜还寂。危梢拂溪云,倒影澄波碧。
和周济翁写别韵
西风两鬓已苍然,万事无心只任天。细饮黄花新酒味,长吟绿竹旧诗篇。
登高未落龙山帽,尽兴先回剡曲船。后夜定知窗外月,照人凉冷不成眠。
次韵游溪南野寺
萧然野寺惬清游,禅老诗人总素流。迎客却从云外入,烹茶少为竹间留。
庭空古桂疏疏雨,池净青莲淡淡秋。欲效渊明同结社,远公还许再来否。
再次韵呈天岸长老 其一
妙法无边竟莫参,洗心只欲听清谈。空门枯淡师能守,行路艰难我惯谙。
芸几半窗烟穗碧,茶瓯一掬井花甘。渊明他日重来此,莲社投盟谅自堪。
次韵友人游吴山别墅二首 其二
主人开宴赏新晴,浓绿阴阴如水清。银瓮碧香浮臈味,锦笺绣句写春情。
倚阑看尽先寻谱,扫石围棋默用兵。款客殷勤忘昼永,夕阳犹隔小溪明。
秋日登吴山望城东战垒怆然有怀
乱后吴山依旧青,登临一望却伤情。长河白骨沈寒水,落日乌鸦噪采城。
湖上采莲无画舫,关东种柳满严营。繁华从此成消歇,潮到空江恨未平。
次韵吴学录春日山中杂兴七首 其六
一溪流水绕山隈,岸草青青长旧荄。鸥鸟不知人事异,自随钓艇去还回。
再次韵述怀二首 其二
击节狂歌酒屡行,栖迟宦况负平生。流年冉冉青春过,衰鬓萧萧白发明。
触事每怜遭语阱,忘机已觉息心兵。飘然归思如风柳,万缕千丝乱晓晴。
次韵答松学诸友二首 其二
不嫌官舍毡长冷,酒熟诗温可献酬。剩有禅谈来白足,更无俗事委苍头。
观鱼真乐惟心会,识马天机不色求。我愿买田为隐计,未知造物肯从不。
陈镒
陈镒(?—1456年),字有戒,江苏吴县人,永乐年间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先后任湖广、山东、浙江等地的副使,明英宗时期镇守陕西,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了陕西的饥荒问题,后看到河南等地流民啸聚,建议派人前往抚恤,英宗同意后,但官员却没有施行,导致后来河南等地的叛乱。陈镒共三次镇守陕西,前后十余年,陕人很爱戴他,敬若父母。每次陈镒回朝廷,老百姓总是挡道拥车而泣。他回来时,则欢迎的人群数百里不绝。他之得军民之心,前后镇守陕西的无人可及。景泰四年(1453年)因病致仕。景泰七年(1456年),陈镒去世,获赠太保,谥僖敏。 ► 284篇诗文
次韵客中送友人归栝苍二首 其一
次韵叶文范训导杂咏八首 其一 想此岩避暑
题湖山十景 其六 松岭早行
上总制胡公次陈伯亮韵 其一
溪上晚步
春日偕杨震卿山长城东散步
送易安道往金陵
游苍山道院
自题绿猗亭 其一
同友人游龙台山胜因寺
次韵友人移居二首 其一
遣怀二首 其一
次韵陈府掾宿治平寺栖云轩
挽李山甫教授
次韵简周济川山长二首 其二
次韵刘彦英教授春日同宴吴元正宅
次韵邓知州会秦邮乾明寺二首 其二
题阎仲彬墨菊
过子陵滩
次韵孀妇叹
八月三日伯玉留饮西涧别馆二首 其二
得张脩撰书
次韵毛彦明训导过访
出■
次韵枯梅
谒张伯雨外史
借漫兴一十五首 其六
借漫兴一十五首 其十
送孔鲁茂录事解官归永嘉
次韵友人过访
再次韵荅周学录
客窗晚望
早过湖南
再游雅山分韵得秋字
拜故参政石末公祠堂
游南岩寺 其二
借漫兴一十五首 其一
次前韵答王子如
三用韵呈天石长老 其一
庚子岁旦次韵
次韵季山父山长月夜见怀二首 其一
再用韵答松阳诸友 其二
和贾县尉秋日往山中诗韵二首 其二
次韵吴学录春日山中杂兴七首 其一
和吴伯京学正立春见寄韵
次韵叶文范训导杂咏八首 其七 西涧吟
春日次韵罗善先照磨二首 其二
次韵魏县尹游云岩小蓬莱轩
游清福寺
呈孙都事 其二
奉和刘伯温员外漫兴诗韵并自述一十五首 其十
送王本立赴京师
挽道元上人二首 其二
谢杨震卿山长惠李息斋枯木竹石图
次韵道元上人远回
次韵叶训导同饮且怀道元上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