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借漫兴一十五首 其十二

借漫兴一十五首 其十二

明代 陈镒

矍哉陋儿笑儒寒,微禄资身已懒干。手种园中千树橘,黄金颗颗露漙漙。

诗人陈镒的古诗

旅愁

明代 陈镒

莽莽深春雨,江花落渐多。客舟偏阻滞,兵甲屡经过。

深逝鱼惊椮,高飞鸟避罗。伤怀逢世乱,吾道竟如何。

题湖山十景 其六 松岭早行

明代 陈镒

松林曙色未全分,半入青山半入云。落叶钟声何处寺,行人疑在梦中闻。

次韵叶训导同饮且怀道元上人

明代 陈镒

人生出处异,所历多悲欢。惓翮恋故林,纵鳞思狂澜。

焉知我辈人,守静心自宽。相逢秋正中,皓月如银盘。

有此尊酒盈,可浣忧恨端。君言方外友,一往骨已寒。

相觞忽不乐,清赏情易阑。余亦重怀感,临风寄长叹。

游西峰寺

明代 陈镒

山绕招提面面青,黄金台殿敞春晴。树分两径参差起,水积方池澹沲清。

并命鸟飞争供食,长生鱼出听钟声。湛然亭上凭阑久,闲看溪云傍塔生。

丁酉八月十二夜武陵对月是日省除青田主簿

明代 陈镒

明月相将满,照人归兴长。清光疑不夜,孤影在他乡。

剩把芳醪酌,从无锦瑟张。桂花偏有意,兹夕送天香。

次韵萧别驾秋怀四首并呈章参谋 其四

明代 陈镒

木叶萧萧下,哀蛩石上鸣。鬓毛衰易白,胸次郁难平。

听雨添乡思,看云识世情。沉吟多感慨,搔首立前荣。

题草堂晚景图

明代 陈镒

远水涵碧波,重山敛暝色。琴客期未来,草堂新月白。

饯别李仲正府推二首 其一

明代 陈镒

栝山峻而高,栝水清且漪。眷此山水郡,民俗易保釐。

府君来司刑,明清如伯尼。坐使狱讼空,青草满圜扉。

棠阴亦蔽芾,载歌南国诗。

过子陵滩

明代 陈镒

潮来沙浦深,潦积流波悍。舟行钓台下,老石在天半。

江山领吴越,树木记炎汉。当时罗英雄,高见独殊散。

所幸无缁磷,千载同一旦。区区往来者,几阅洪涛乱。

清风不可攀,搔首复三叹。

中秋对月次韵

明代 陈镒

屡遭离乱奈愁何,对月今宵感慨歌。万里烟尘连紫塞,九天风露下银河。

无人折桂当秋赏,有女乘鸾或夜过。岁岁青光只如旧,却怜白发满头多。

奉和刘伯温员外漫兴诗韵并自述一十五首 其九

明代 陈镒

我今老矣守林泉,破屋萧然一榻悬。每向秋宵看月色,怀人千里共婵娟。

再游西峰寺

明代 陈镒

西峰清净地,塔下有僧居。曾见宝花座,多留贝叶书。

禅师能伏虎,长者解观鱼。来此求无相,尘心顿豁如。

寿蔡伯玉隐居

明代 陈镒

故人年长周花甲,啸咏溪山乐有馀。世隐一区杨子宅,家藏万卷邺侯书。

歌姬拥座飞琼斝,贺客盈门集翠裾。最好联魁堂下桂,年年开占月明初。

寄题陈此一鍊师寿岩诗卷

明代 陈镒

闻说仙都陈道士,灵书真篆得心传。药炉火暖金丹熟,寿穴云深石髓坚。

鹤趁笙声岩顶月,龙回剑影洞中天。彭篯骨相应难老,且住人间八百年。

借漫兴一十五首 其十

明代 陈镒

一区旧宅带秋林,占断溪南十亩阴。长日坐分鸥鹭席,㗳然忘我亦忘心。

次韵卲本初题东岩

明代 陈镒

兹岩何穹窿,屹立亘终古。崖厂削剑痕,石髓滴山雨。

天开一罅峡,风响答人语。行登最高处,逸兴眇天柱。

次韵叶文范训导杂咏八首 其七 西涧吟

明代 陈镒

有客在涧西,掬泉弄秋月。委心任自然,稍稍忘蕴结。

空山更何有,白云静堪悦。时还掺孤琴,清音随意发。

却复念故庐,州城暮天阔。落叶飞不停,岁月去飘忽。

世道犹崎岖,归计那可决。浩歌一长叹,凉飙激疏樾。

再次韵呈天岸长老 其二

明代 陈镒

潇洒禅房近碧郊,短墙重叠盖黄茅。光翻池上千桃树,秀入阶前万柳梢。

水满草生鱼意乐,风微日暖鸟声交。更无馀事跏趺外,从遣棋声昼屡敲。

次韵魏县尹游云岩小蓬莱轩

明代 陈镒

树入仙岩一径微,公馀到此及春晖。石缸香煖松花酒,云缕光寒槲叶衣。

未向神人求药匕,且从羽士问玄机。山中异境难留客,还向东皋步月归。

次韵刘宗保秋怀二首 其一

明代 陈镒

溪上青山抱郭回,濛濛烟雨暗楼台。平原日暮牛羊返,远路风高鸿砧来。

断续砧声何处响,凄凉菊蕊为谁开。知君独抱忧时苦,我亦深同杜老衰。

陈镒

陈镒

陈镒(?—1456年),字有戒,江苏吴县人,永乐年间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先后任湖广、山东、浙江等地的副使,明英宗时期镇守陕西,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了陕西的饥荒问题,后看到河南等地流民啸聚,建议派人前往抚恤,英宗同意后,但官员却没有施行,导致后来河南等地的叛乱。陈镒共三次镇守陕西,前后十余年,陕人很爱戴他,敬若父母。每次陈镒回朝廷,老百姓总是挡道拥车而泣。他回来时,则欢迎的人群数百里不绝。他之得军民之心,前后镇守陕西的无人可及。景泰四年(1453年)因病致仕。景泰七年(1456年),陈镒去世,获赠太保,谥僖敏。 ► 28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